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96192发布日期:2022-08-10 01:4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面霜是专用于面部肌肤的霜状质地护肤产品,可有效改善肌肤各大问题、深层滋养和保护肌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面霜效果的更高追求,能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益生元面霜也就应运而生。
3.相关技术中的益生元组分主要包括β-葡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功能性低聚糖类和基质配方,其在涂覆于面部后能通过功能性低聚糖类为皮肤上的有益菌提供生长的食物,以此在补水保湿、修护滋养的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育。
4.然而上述益生元面霜,其修护滋养效果普遍受限于皮肤原有的菌落情况和外界不利因素干扰,在皮肤环境因过度的清洁、使用抗生素、紫外线、缺乏营养、寒冷等因素发生改变时,益生菌的数量会显著降低;并且由于上述益生元不具备特异性,当益生菌与有害菌严重失衡,有害菌占据主导地位并侵占皮肤表面微生态时,益生元则会被有害菌吸食,又促进有害菌进一步繁殖,产生恶性的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改善上述问题,减少因菌群失衡、益生元被有害菌吸食,所导致的有害菌进一步繁殖,并产生恶性的循环的风险,本技术特提供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益生元面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生元面霜,由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组成;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功能性低聚糖50-60份、益生菌组分8-12份、植物提取物8-12份、乳化助剂3-5份、去离子水20-30份、植物油脂15-20份;并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a1、先将功能性低聚糖与去离子水按对应重量份数混合,并于40-60℃预热,得a相;a2、再将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油脂按对应重量份数,于30-40℃混合,得b相;a3、待a、b相于真空条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a、b相混合,并加入乳化助剂,最后超声拌和,即可制得益生元组合物。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霜在涂覆于肌肤后,其在益生元-功能性低聚糖、植入益生菌-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三者的复配作用下实现了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相比
单独的使用益生元组分,其有利于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而帮助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所得的益生元组合物为双连续相的乳液,其在乳化助剂和超声条件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该微乳体系可将益生菌组分包裹在微乳的相对内侧,而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则分布在微乳体系的相对外侧,从而在有效的保障益生菌组分活性的同时,减少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的损耗和活性丧失。
8.优选的,所述功能性低聚糖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功能性低聚糖,除能作为基础的营养供给,保障益生菌的生长外;其在制备成双连续相的乳液后,可起到辅助成微乳的作用,继而实现对益生菌组分分隔和保护作用的同时,涂覆于肌肤后,还能起到辅助成膜、润湿防护效果,从而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益生菌的影响和干扰。
10.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
11.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3-5):(10-20):(8-15)组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复合而成的益生菌组分,除能作为植入的外来有益菌,促使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外,还能显著改善表皮菌群的生存环境;此外本技术所用的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厌氧菌,会在双连续相乳液的作用下进入痤疮等损伤部位(厌氧环境,与有害菌进行竞争),以此破坏有害菌的繁殖生长环境,达到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的目的;且不易影响到表皮葡萄球菌在表皮的繁衍发育。
13.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裂解物的提取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28-32℃的厌氧条件下培养8-12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0.5-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24-36h,得发酵液;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按重量比1:(0.1-0.3):(0.05-0.10)组成;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8000-12000rpm的转速离心20-30min,取上清液,即得植物乳杆菌裂解物,-20℃冷冻干燥备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上述提取工艺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除其内有益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保有量较高外,还对同属的加氏乳杆菌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可通过加氏乳杆菌去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复配表皮葡萄球菌的正向植入,以此达到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
15.此外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用的培养基为特殊培养基,由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复配而来,上述调整可有效增加最终裂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且黑麦啤酒的加入,可有效保护含有巯基的蛋白质不被氧化,所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活性较高。
16.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红豆粕、红球藻、地黄、核桃仁、紫苏、紫云英、桃花瓣、田菁和天门冬中的一种或多种。
17.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各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红豆粕3-5份、红球藻5-8份、地黄8-15份、紫苏5-8份、桃花瓣3-5份、田菁3-5份和天门冬8-10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原料组分提取而来的植物提取物,除能与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分复配实现了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外,其本身还具有表皮及痤疮修复作用和抑菌作用,可有效破坏厌氧有害菌的生存环境,从而促使益生菌快速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
19.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5倍体积蒸馏水中,再于ph 5.0-6.0、温度46-52℃,有氧发酵60-12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2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2-5

的纤维素酶、1-3

的果胶酶,再于ph 7-8、温度40-52℃,厌氧发酵4-8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其中c2中所述的提取液由乙醇、聚甘油-5三油酸酯和乙酸乙酯按重量比1:(0.1-0.3):(0.3-0.5)组成。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上述工艺提取而来的植物提取物,其制备方法简易,最终成品无需去除提取液外,其内有效活性物质的保有量较高,可与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分复配实现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外,还可有效破坏厌氧有害菌的生存环境;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是由于c2中提取液为多相提取液,可针对有效活性物质的亲水、亲油性进行分别的萃取;第二方面则是因为本技术采用先短时有氧,后长时厌氧的发酵方式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处理,为植物本身的酶和外加酶提供了良好的分解环境,从而促使了植物原料中有关有效成分的溶出。
21.优选的,所述植物油脂为乳木果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太阳花籽油、白池花籽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组分复配的植物油,除能辅助双连续相为微乳体系的形成,使其能稳定的对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物质进行存储外,还对植物提取物的表皮及痤疮修复及抑菌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且各组分本身均选自绿色天然的植物油脂。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益生元面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生元面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将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真空灌注入乳化锅中,于常温条件均质5-10min,所得拌合产物,即为益生元面霜。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简化了面霜的制备工艺,且无需加热等特殊条件,减少了温度操作对面霜本身性能和其内益生元组合物的影响,且所得益生元面霜的性能稳定均一,均具有优良的润肤和调理效果,因而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适用于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由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三者的复配实现,有利于帮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减少了皮肤表面菌群失衡时所带来的隐患;2、本技术中的益生元组合物以双连续相的乳液形式存在,上述乳液可将益生菌组分包裹在微乳的相对内侧,而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则分布在微乳体系的相对外侧,从而在有效的保障益生菌组分活性的同时,减少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的损耗和活性丧失;3、本技术中由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复合而成的益生菌组分,除能作为植入的外来有益菌,促使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外,还能显著改善表皮菌群的生存环境,使其不利于有害菌定植;4、本技术中的制备工艺较为精简的同时,无需加热等特殊条件,减少了温度条件对面霜本身性能和其内益生元组合物的影响,且所得益生元面霜的性能稳定均一,均具有优良的润肤和调理效果,因而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适用于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制备例和实施例例中所用的原料,除下述特殊说明外,均为市售常见原料;加式乳杆菌,保藏编号cgmcc no.6361;动物双歧杆菌,保藏编号cgmcc no.12942;表皮葡萄球菌,保藏编号atcc12228。
27.制备例制备例1-5一种植物提取物,其制备原料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得: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再于ph 5.0、温度46℃的条件,有氧发酵18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3

的纤维素酶、2

的果胶酶,再于ph 7.0、温度40℃的条件,厌氧发酵12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c2中的提取液由乙醇、聚甘油-5三油酸酯和乙酸乙酯按重量比1:0.2:0.2组成。
28.表:制备例1-5中提取原料各组分及其重量(kg)
制备例6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再于ph 5.0、温度46℃的条件,有氧发酵12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3

的纤维素酶、2

的果胶酶,再于ph 7.0、温度40℃的条件,厌氧发酵8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
29.制备例7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再于ph 5.5、温度48℃的条件,有氧发酵10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3

的纤维素酶、2

的果胶酶,再于ph 7.5、温度46℃的条件,厌氧发酵6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
30.制备例8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再于ph 6.0、温度52℃的条件,有氧发酵6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3

的纤维素酶、2

的果胶酶,再于ph 8.0、温度52℃的条件,厌氧发酵4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
31.制备例9
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2中的提取液由乙醇、聚甘油-5三油酸酯和乙酸乙酯按重量比1:0.1:0.3组成。
32.制备例10一种植物提取物,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2中的提取液由乙醇、聚甘油-5三油酸酯和乙酸乙酯按重量比1:0.3:0.5组成。
33.制备例11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32℃的厌氧条件下培养12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30h,得发酵液;发酵培养基由mrs培养基和牛乳按重量比1:0.1组成;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10000rpm的转速离心25min,取上清液,即得植物乳杆菌裂解物,-20℃冷冻干燥备用。
34.制备例12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28℃的厌氧条件下培养12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30h,得发酵液;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10000rpm的转速离心25min,取上清液,即得植物乳杆菌裂解物,-20℃冷冻干燥备用。
35.制备例13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32℃的厌氧条件下培养8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24h,得发酵液;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10000rpm的转速离心25min,取上清液,即得植物乳杆菌裂解物,-20℃冷冻干燥备用。
36.制备例14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3.5度)按重量比1:0.1:0.05组成。
37.制备例15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3.5度)按重量比1:0.2:0.10组成。
38.制备例16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3.5度)按重量比1:0.3:0.10组成。
39.制备例17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3.5度)按重量比1:0.3:0.20组成。
40.制备例18一种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156。
41.制备例19-26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其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并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a1、先将功能性低聚糖与去离子水以800r/min混合30min,并于40℃的条件预热,得a相;其中功能性低聚糖由低聚果糖、低聚壳聚糖和低聚异麦芽酮糖按重量比1:0.2:1.5组成;a2、再将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油脂,于30℃的条件,以2000r/min的转速混合10min,得b相;其中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按重量比1:5:8组成;植物提取物由制备例1制得;植物油脂由乳木果油和葡萄籽油按重量比1:2组成;a3、待a、b相于真空条件冷却至室温(25℃)后,再将a相和b相以2000r/min预混5min,并加入乳化助剂,最后以2.0kw的功率、70um的振幅超声拌和20min,即可制得益生元组合物。
42.表:制备例19-26中益生元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kg)26中益生元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kg)制备例27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性低聚糖由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异麦芽酮糖按重量比1:1:0.5:0.3组成。
43.制备例28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性低聚糖由低聚果糖、低聚
木糖和低聚异麦芽酮糖按重量比1:1.2:0.5组成。
44.制备例29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制备例11中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3:10:8组成。
45.制备例30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制备例11中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4:12:12组成。
46.制备例31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制备例11中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5:20:15组成。
47.制备例32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制备例11中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5:5:5组成。
48.制备例33-40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29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组分中所用植物乳杆菌裂解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49.表:制备例33-40中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使用情况对照表40中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使用情况对照表
制备例41-49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组分中所用植物提取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50.表:制备例41-49中植物提取物使用情况对照表组别植物提取物制备例41由制备例2制得制备例42由制备例3制得制备例43由制备例4制得制备例44由制备例5制得制备例45由制备例6制得制备例46由制备例7制得制备例47由制备例8制得制备例48由制备例9制得制备例49由制备例10制得制备例50一种益生元组合物,与制备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油脂由乳木果油、葡萄籽油和白池花籽油按重量比1:2:0.5组成。
51.性能检测试验选取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的益生元面霜(100g/瓶)进行检测,受试对象为440名年龄25-50岁的成年人,每组10人,受试者涂抹益生元面霜前需清洁面部,并保持面部含水率不高于20%;然后按每日三次、每次1
±
0.2g进行涂抹使用,然后分别对其涂抹当天、连续涂抹30天后的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和参照标准如下: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先分别对受试前、涂抹当天、连续涂抹30天后的面部进行取样,即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棉签按在面部,无菌棉签与擦拭表面呈45
°
,再擦拭面部(取样面积4cm2)约30s,并用生理盐水制得10ml样液;然后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各样液中的菌落总数,并根据涂抹后的菌落总数与涂抹前的菌落总数之差的比值,求得皮肤菌群抑制率δq%,用以表征面霜对皮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上述检测的皮肤有害菌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两种典型致病菌为例,检测结果和评判标准如下:

:60《δq值(视为显著抑制);

:10《δq值《60(视为有抑制作用);
×
:δq值《10(视为基本无抑制作用)。
52.还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受试人员主要人员为我司员工,连续涂抹30天后未返回进行检测的人员,该人员数据舍弃不计。实施例
53.实施例1-6一种益生元面霜,其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
得;将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真空灌注入4kw的乳化锅中,于常温25℃、搅拌转速80rpm的条件均质10min,所得拌合产物,即为益生元面霜。
54.其中益生元组合物由制备例19制得。
55.表:实施例1-6中各组分及其重量(kg)6中各组分及其重量(kg)对比例1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益生元组合物仅为功能性低聚糖。
56.对比例2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益生元组合物仅为益生菌组分。
57.对比例3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益生元组合物仅为植物提取物。
58.对比例4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益生元组合物仅包括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组分和植物提取物,并由三者以2000r/min的转速混匀制得。
59.抽取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60.表:实施例1-6、对比例1-4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8-43.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2-46.6%,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7-82.3%、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9.1-89.5%,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61.可见通过益生元-功能性低聚糖、植入益生菌-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三者的复配可有效实现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相比单独的使用益生元组分,其减少了因菌群失衡、益生元被有害菌吸食,所导致的有害菌进一步繁殖,并产生恶性的循环的风险。
62.此外由上表实施例1-6中数据还可以看出,随着益生元组合物用量的增加,其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也相应增加,当益生元组合物的占比为30-50%时,其效果趋近于饱和,继续增加用量,对其效果的提升也较为微弱,故综合实际生产成本和效果,将实施例4-5作为优选例。
63.进一步的,由对比例1-3还可以看出,缺少了益生元-功能性低聚糖、植入益生菌-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三者的任一后,其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对比例1基本丧失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8.1%、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6.5%,视为无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7.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6.1%,视为无抑制效果。
64.对比例2-3仅具有一定的肌肤表面微生态改善效果,对比例3长期涂抹的效果较优: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11.2-17.2%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
为18.3-24.5%,视为具有一定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25.8-31.2%、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38.2-43.2%,视为具有一定抑制效果。
65.进一步的,由对比例4还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涂抹当天的抑菌水平相当,而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仅为42.2%、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仅为52.4%,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66.可见仅特定的双连续相乳液体系能保障其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稳定改善效果,相比常规的油包水乳液和水包油乳液具有更优使用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功能性低聚糖普遍亲水,而益生菌组分由于同时包含活菌和裂解产物,其分别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同理于植物提取物,其内组分兼具疏水性和亲水性;因而无论是油包水乳液和水包油乳液其对上述组分起到的分隔效果均是有限的,当益生元与益生菌接触均会导致某单一组分的大量消耗,甚至由于该组分的大量消耗,丧失其原有的复配效果,而双连续相乳液显然不具备上述缺陷,由于其两侧分别亲水亲油,且无序性的特点,即使发生部分组分的损耗,其损耗量也是均衡且少量的,不会影响到复配效果。
67.其次就是面霜的质地比较稠厚,是要适合干性皮肤使用的,因此仅能采用油包水体系,但根据本技术中的亲水、亲油的各组分配比,可以发现其内亲水组分较多,显然不适用于油包水体系。
68.实施例7-13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69.表:实施例7-13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组别益生元组合物实施例7由制备例20制得实施例8由制备例21制得实施例9由制备例22制得实施例10由制备例23制得实施例11由制备例24制得实施例12由制备例25制得实施例13由制备例26制得抽取上述实施例7-13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70.表:实施例7-13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7-13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8-34.2%、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2-45.3%,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7-73.3%、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9.1-88.8%,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71.可见当益生元组分总用量的一定的情况下,还可通过调整各组分的比例,以此增强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效果,结合上表数据不难看出,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组分及植物提取物的增加均可强化对有害菌的抑制效果,且达到一定量后会趋于饱和,而余量组分对性能的影响较少。
72.实施例14-15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73.表:实施例14-15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组别益生元组合物实施例14由制备例27制得实施例15由制备例28制得抽取上述实施例14-15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74.表:实施例14-15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14-15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6-33.0%、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2-41.5%,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4-62.1%、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9.1-79.8%,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75.可见当益生元组分总用量以及其他组分不改变的情况下,功能性低聚糖的选择对实际性能的影响较为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但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越多,其供给效果相对越优,可优选保障益生菌的生长。
76.此外其在制备成双连续相的乳液后,还均可起到辅助成微乳的作用,继而实现对益生菌组分分隔和保护作用的同时,涂覆于肌肤后,则能起到辅助成膜、润湿防护效果,从而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益生菌的影响和干扰。
77.实施例16-19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78.表:实施例16-19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19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抽取上述实施例16-19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79.表:实施例16-19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16-19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8-35.7%、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2-48.8%,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7-71.0%、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9.1-90.1%,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80.可见由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复合而成的益生菌组分,除能作为植入的外来有益菌,促使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外,还能显著改善表皮菌群的生存环境。
81.此外所用的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厌氧菌,会在双连续相乳液的作用下进入痤疮等损伤部位与有害菌进行竞争,以此破坏有害菌的繁殖生长环境,达到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的目的;而不易影响到表皮葡萄球菌在表皮的繁衍发育。
82.所掺入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则能通过对同属的鼠李糖乳杆菌进行促进生长,并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复配表皮葡萄球菌的正向植入,以此达到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
83.实施例20-27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6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84.表:实施例20-27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组别益生元组合物实施例20由制备例33制得实施例21由制备例34制得实施例22由制备例35制得实施例23由制备例36制得实施例24由制备例37制得实施例25由制备例38制得实施例26由制备例39制得实施例27由制备例40制得抽取上述实施例20-27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85.表:实施例20-27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6、20-27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4.8-35.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7.8-48.6%,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8.5-69.1%、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86.8-88.1%,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86.可见经上述提取工艺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其内有益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保有量较高,均能对菌种的生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由实施例23-26易知,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复配而来的培养基,可有效增加最终裂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黑麦啤酒的加入可有效保护含有巯基的蛋白质不被氧化,以及牛乳中的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使得所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活性较高。
87.实施例28-36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的使用情况不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88.表:实施例28-36中益生元组合物使用情况对照表组别益生元组合物实施例28由制备例41制得实施例29由制备例42制得实施例30由制备例43制得实施例31由制备例44制得实施例32由制备例45制得实施例33由制备例46制得实施例34由制备例47制得
实施例35由制备例48制得实施例36由制备例49制得对比例5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不同,具体制备方法如下:c1、先将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洗净、粉粹,并置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再于ph 5.0、温度46℃的条件,厌氧发酵180min,然后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和滤渣分别冷藏备用;c2、将c1中所得的滤渣置于1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后,先加入占提取液3

的纤维素酶、2

的果胶酶,再于ph 7.0、温度40℃的条件,继续厌氧发酵12h,然后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弃去滤渣,合并c1中的滤液,真空蒸馏除水,即得植物提取物。
89.抽取上述实施例28-36和对比例5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90.表:实施例28-36、对比例5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28-36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4-35.5%、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0-47.1%,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1-67.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8.1-83.6%,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91.可见上述原料组分提取而来的植物提取物,除均能与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分复配实现了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外,其本身还具有表皮及痤疮修复作用和抑菌作用,可有效破坏厌氧有害菌的生存环境,从而促使益生菌快速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
生态的主导地位,具体参见实施例1、28-31;且经上述工艺提取而来的植物提取物,其内有效活性物质的保有量较高,可与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分复配实现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外,还可有效破坏厌氧有害菌的生存环境;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是由于c2中提取液为多相提取液,可针对有效活性物质的亲水、亲油性进行分别的萃取,参见实施例1、35-36;第二方面则是因为本技术采用先短时有氧,后长时厌氧的发酵方式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处理,为植物本身的酶和外加酶提供了良好的分解环境,从而促使了植物原料中有关有效成分的溶出,参见对比例5,相比直接厌氧发酵其提取效果更优。
92.实施例37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由制备例50制得,即植物油脂由乳木果油、葡萄籽油和白池花籽油按重量比1:2:0.5组成。
93.对比例6一种益生元面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益生元组合物中不包含植物油脂。
94.抽取上述实施例37和对比例6中益生元面霜,按上述测量步骤和测量标准测试其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记入下表。
95.表:实施例37、对比例6皮肤有害菌抑制率δq%的性能检测结果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7中制得益生元面霜均具有优良的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效果,可通过抑制有害菌、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达到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其涂抹当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32.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41.2-41.3%,视为具有抑制效果;连续涂抹3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δq%为61.7-61.8%、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率δq%为79.1-79.3%,视为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96.可见由上述组分复配的植物油,除能辅助双连续相为微乳体系的形成,使其能稳定的对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物质进行存储外,还对植物提取物的表皮及痤疮修复及抑菌效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参见对比例6。
9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