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突状细胞靶向过敏原纳米疫苗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9130发布日期:2024-01-06 23:3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突状细胞靶向过敏原纳米疫苗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树突状细胞靶向过敏原纳米疫苗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1、过敏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研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迫在眉睫。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immunotherapy,ait)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仍以变应原粗提物作为疫苗,由于其成分复杂、生产难以实现标准化,剂量不能精确控制,由此严重影响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疫苗迫在眉睫。

2、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提呈抗原能力最强的apc,也是唯一能活化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的apc,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出重要作用。dc广泛分布于皮肤真皮层、黏膜固有层和血液,表面表达模式识别受体(如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clr),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等)和粘附分子等,参与dc识别和提呈抗原、迁移和激活t细胞等功能。目前已有多种dc亚型被鉴定,包括浆细胞样dc(pdc)、常规dc(cdc)和炎性dc(idc)。人体内大部分dc处于非成熟状态,抗原刺激可导致dc被诱导成熟,表面共刺激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上调,促使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12、il-6、tnf分泌增加。这些成熟的dc进入淋巴结并激活t细胞为效应t细胞。

3、不仅如此,dc在维持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主要通过诱导treg细胞实现免疫耐受。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摄取抗原能形成耐受型dc(toldc),后者表面低表达共刺激分子,能够诱导t细胞为treg,参与免疫耐受。研究还表明,提高变应原疫苗被apc摄取能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

4、然而,本领域尚无能够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的靶向dc细胞的过敏原疫苗。

5、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靶向dc细胞的过敏原疫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树突状细胞靶向过敏原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靶向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疫苗制剂,所述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含有:

3、(1)疫苗抗原;

4、(2)纳米载体;和

5、(3)dc细胞靶向分子;

6、其中,所述疫苗抗原包封在纳米载体内部,并且所述dc细胞靶向分子修饰于纳米载体外表面。

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疫苗抗原为过敏原。

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原选自:过敏原粗提物、天然纯化的过敏原、单一过敏原提取物、重组过敏原、或其组合。

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原为:螨、德国小蠊、艾蒿、烟曲霉、狗毛屑、猫皮屑、虾、小麦、花生、桃、鱼、蟹、虾、鸡、蛋、牛奶、芝麻、大豆、普通豚草、艾蒿、藜、苍耳的天然提取物、或其单一过敏原提取物、或其重组过敏原组分、或其组合。

1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载体为聚合物纳米粒子、脂质体、介孔氧化硅纳米粒、plga纳米粒、或其组合。

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识别并结合dc细胞特异性受体。

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为未成熟dc细胞(imdc)。

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特异性受体为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抓取非整合素(dc-sign),优选为人dc-sign。

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选自下组:蛋白、肽、多糖、或其组合。

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选自下组:人源抗体、非人源抗体(如鼠源抗体)、嵌合抗体、抗体fab片段、单链抗体、纳米抗体、配体、及其组合。

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为dc-sign的天然配体。

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为lewis聚糖。

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选自下组:lewisx、lewisy、lewisb和lewisa、及其组合。

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选自下组:抗人dc-sign抗体、抗人dc-sign抗体fab片段、人源化抗人dc-sign抗体、单链抗人dc-sign抗体、抗人dc-sign纳米抗体、dc-sign的配体,优选为含高甘露糖寡糖和含岩藻糖的lewis聚糖(lewisx、lewisy、lewisb和lewisa)。

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为dc细胞靶向分子-纳米载体-过敏原三聚物。

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靶向分子通过共价连接或者疏水亲水相互作用修饰于纳米载体外表面,优选为共价连接。

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23、(a)将所述dc细胞靶向分子和纳米载体连接,得到靶向dc细胞的dc细胞靶向分子-纳米载体;

24、(b)使用步骤(a)得到的dc细胞靶向分子-纳米载体包裹疫苗抗原,得到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

25、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26、(a)将所述dc细胞靶向分子和纳米载体连接,得到靶向dc细胞的dc细胞靶向分子-纳米载体;

27、(b)使用步骤(a)得到的dc细胞靶向分子-纳米载体包裹疫苗抗原,得到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

28、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疫苗组合物,所述疫苗组合物含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

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疫苗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或其组合。

3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疫苗组合物还包含其他药物,优选为选自下组的药物:靶向单抗(抗ige抗体、il-4抗体等)、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或其组合。

3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疫苗组合物为单价或多价,即,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包含针对一种或多种疫苗抗原的疫苗。

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疫苗组合物的剂型为液态、固体、或凝胶态。

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疫苗组合物用选自下组的方式施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淋巴管内注射、口服、表皮免疫治疗、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微针注射、或口鼻腔喷入和雾化吸入。

34、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免疫耐受型dc细胞,所述的dc细胞为经过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免疫激活的dc细胞。

3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dc细胞为未成熟dc细胞(imdc)。

3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激活为体外激活。

3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体外激活包括:在所述疫苗制剂存在的条件下,培养所述的dc细胞一段时间(如6-48小时,优选为20小时),从而获得经免疫激活的dc细胞。

3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免疫耐受型dc细胞能够诱导产生treg细胞。

39、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细胞制剂,含有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免疫耐受型dc细胞。

4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细胞制剂为含活细胞的液态制剂。

4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细胞制剂用于静脉回输给药。

42、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疫苗组合物、或如权利要4所述的免疫耐受型dc细胞、或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细胞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疫苗和/或药物。

4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或其组合。

4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性疾病为选自下组的过敏源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螨、德国小蠊、艾蒿、烟曲霉、狗毛屑、猫皮屑、虾、小麦、花生、桃、鱼、蟹、虾、鸡、蛋、牛奶、芝麻、大豆、普通豚草、艾蒿、藜、苍耳、及其组合。

45、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免疫耐受型dc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46、在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疫苗制剂存在的条件下培养dc细胞,从而获得所述免疫耐受型dc细胞。

47、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给有需要的对象施用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dc细胞的疫苗制剂、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疫苗组合物、或如权利要4所述的免疫耐受型dc细胞、或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细胞制剂,从而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

4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或其组合。

4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敏性疾病为选自下组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螨、德国小蠊、艾蒿、烟曲霉、狗毛屑、猫皮屑、虾、小麦、花生、桃、鱼、蟹、虾、鸡、蛋、牛奶、芝麻、大豆、普通豚草、艾蒿、藜、苍耳、及其组合。

50、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