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1258发布日期:2023-03-31 19:1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头颈肿瘤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肿瘤外科是肿瘤医院的一个外科综合科室名称,具体还分为:头颈科,胸外科,乳腺科,胃肠外科,泌尿科,妇瘤科,甲状腺科等,治疗的疾病可以依据科室的名称来分类,但大部分还是主要针对癌症的手术,在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颈部做完手术后需要利用头颈康复护理器帮助病人更快的痊愈。
3.传统的头颈肿瘤康复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旋转锻炼效果,不能实现对颈部支撑力的调节来实现逐渐康复颈部能力,也不能根据患者的轻重程度来调节旋转幅度,而进行科学的逐步康复,不会出现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以解决的传统的头颈肿瘤康复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旋转锻炼效果,不能实现对颈部支撑力的调节来实现逐渐康复颈部能力,也不能根据患者的轻重程度来调节旋转幅度,而进行科学的逐步康复,不会出现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包括肩部固定体,所述肩部固定体中部开设有用于颈部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外侧的肩部固定体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力度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顶部固定设置有底部主体板,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外侧设置有可带动底部主体板做旋转弯曲运动的功能实现组件,所述底部主体板与功能实现组件之间设置有可调节幅度的第二调节组件并且通过第二调节组件相互连接,所述底部主体板内侧设置有用于头部固定的头部护板、连接杆和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功能实现组件一侧设置有可带动功能实现组件工作的动力组件;
6.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肩部固定体上的储存壳体,所述储存壳体内部设置有可实现高度伸缩的气囊,所述气囊顶部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弧形板并且通过金属定型软管和弧形板与头部护板可弯曲性连接;
7.所述功能实现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外侧的弧形壳体,所述弧形壳体内侧成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竖杆,并且通过连接竖杆与底部主体板之间铰接,所述弧形壳体内部可旋转的设置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内侧固定连接有成螺旋状且可带动多个连接竖杆做上下运动的螺旋限位板。
8.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上均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移动块,处于同一平面的移动块上相邻两个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竖杆,且所述连接竖杆的最大延展量为上下移动块之间距离的两倍,所述移动块与螺旋限位板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气囊为多个相互连通的气囊组成,且其中一个气囊上固定设置有可对气囊进行充气的,所
述设置于功能实现组件外侧,所述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放气阀。
9.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肩部固定体上的l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弧形壳体靠近齿轮的一侧开设有可将齿轮条裸露出来的啮合口,所述齿轮与齿轮条啮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于气囊中最上方气囊的顶部,所述金属定型软管数量设置为多个,并且均固定连接于弧形板上,所述头部护板固定连接于多个金属定型软管上。
11.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与储存壳体之间设置有可限位气囊上下伸缩的限位组件;
12.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弧形板与储存壳体之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
13.优选的,所述头部护板设置于底部主体板内部且为符合人体头部的弧形设置,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头部护板底部一侧,所述连接杆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均铰接与头部护板与底部主体板之间。
14.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成弧形设置固定连接于头部护板底部一侧,所述支撑板顶部头部护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膨胀气囊,两个膨胀气囊之间的头部护板前侧固定设置有可连通两个膨胀气囊的连通细管。
15.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膨胀气囊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充气囊,所述第二充气囊的管道上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充气囊设置于储存壳体外侧,所述膨胀气囊上设置有放气阀。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在不断地康复过程中为了实现逐步对患者颈部进行受力,使颈部逐渐锻炼而实现逐步恢复支撑力,可以不断地利用气囊上的放气阀进行逐步的放气,慢慢地撤销气囊膨胀带来的对头部的支撑,使患者颈部不断地进行替代气囊的支撑力直至最后患者颈部可以独立进行支撑头部,实现对患者颈部的能力逐步的恢复,极大地降低了二次伤害的风险,利用安装槽对连接竖杆进行拿出撤销,进行调节连接竖杆上移动块的位置,实现对底部主体板的旋转角度进行扩大,实现逐步的角度扩大,慢慢地锻炼康复,进一步降低了二次伤害的可能;
18.2、根据弹性绳的最大延展量的设置,可以控制相邻两个连接竖杆的上下偏移的最大量,使旋转符合更加合理,不会出现幅度过大导致患者不适情况发生,安装槽内部两侧设置有橡胶块,可以阻碍连接竖杆跑出安装槽内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调节组件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调节组件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调节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c部局部放大图。
27.图中:1、放置槽;2、第一调节组件;201、金属定型软管;202、弧形板;203、气囊;204、储存壳体;3、肩部固定体;4、头部护板;5、底部主体板;6、连接杆;7、头部固定组件;701、连通细管;702、支撑板;703、膨胀气囊;704、第二充气囊;8、第二调节组件;801、弹性绳;802、移动块;803、连接竖杆;9、功能实现组件;901、弧形壳体;902、啮合口;903、齿轮条;904、安装槽;905、螺旋限位板;10、伸缩杆;11、弹簧;12、电机;13、齿轮;1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3、5、6和图8中所示的一种头颈肿瘤的智慧化管理康复装置,包括肩部固定体3,肩部固定体3中部开设有用于颈部放置的放置槽1,放置槽1外侧的肩部固定体3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力度的第一调节组件2,第一调节组件2顶部固定设置有底部主体板5,第一调节组件2外侧设置有可带动底部主体板5做旋转弯曲运动的功能实现组件9,底部主体板5与功能实现组件9之间设置有可调节幅度的第二调节组件8并且通过第二调节组件8相互连接,底部主体板5内侧设置有用于头部固定的头部护板4、连接杆6和头部固定组件7,功能实现组件9一侧设置有可带动功能实现组件9工作的动力组件;
30.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肩部固定体3上的储存壳体204,储存壳体204内部设置有可实现高度伸缩的气囊203,气囊203顶部设置有金属定型软管201、弧形板202并且通过金属定型软管201和弧形板202与头部护板4可弯曲性连接;
31.功能实现组件9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2外侧的弧形壳体901,弧形壳体901内侧成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安装槽904,多个安装槽904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竖杆803,并且通过连接竖杆803与底部主体板5之间铰接,弧形壳体901内部可旋转的设置有齿轮条903,齿轮条903内侧固定连接有成螺旋状且可带动多个连接竖杆803做上下运动的螺旋限位板905。
32.如图1、5、6、7和图8所示,第二调节组件8包括多个805,多个805上均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移动块802,处于同一平面的移动块802上相邻两个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竖杆803,且连接竖杆803的最大延展量为上下移动块802之间距离的两倍,移动块802与螺旋限位板905相对滑动设置,气囊203为多个相互连通的气囊组成,且其中一个气囊上固定设置有可对气囊进行充气的205,205设置于功能实现组件9外侧,205上设置有单向阀,气囊203上设置有放气阀。
33.如图1、2、3、4、5和图7所示,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肩部固定体3上的l形固定板14,固定板14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齿轮13,弧形壳体901靠近齿轮13的一侧开设有可将齿轮条903裸露出来的啮合口902,齿轮13与齿轮条903啮合连接,弧形板202固定连接于气囊203中最上方气囊的顶部,金属定型软管201数量设置为多个,并且均固定连接于弧形板202上,头部护板4固定连接于多个金属定型软管201上,弧形板202与储存壳体204之间设置有可限位气囊203上下伸缩的限位组件;
34.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弧形板202与储存壳体204之间的伸缩杆10,伸缩杆10外侧套
设有弹簧11。
35.如图1、2、3和图4所示,头部护板4设置于底部主体板5内部且为符合人体头部的弧形设置,头部固定组件7固定设置于头部护板4底部一侧,连接杆6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杆6均铰接与头部护板4与底部主体板5之间,头部固定组件7包括支撑板702,支撑板702成弧形设置固定连接于头部护板4底部一侧,支撑板702顶部头部护板4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膨胀气囊703,两个膨胀气囊703之间的头部护板4前侧固定设置有可连通两个膨胀气囊703的连通细管701,其中一个膨胀气囊703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充气囊704,第二充气囊704的管道上固定设置有单向阀,第二充气囊704设置于储存壳体204外侧,膨胀气囊703上设置有放气阀。
36.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时,如图1、2、3和图4所示,首先患者可以自放置槽1处进入本装置内部,然后后脑与头部护板4贴合,然后通过205对多个气囊203进行充气,然后使多个气囊203逐步膨胀然后进行对弧形板202、金属定型软管201和头部护板4的水平位置的提升,直至符合患者颈部的高度,再通过第二充气囊704的使用对膨胀气囊703和连通细管701进行充气,利用充气膨胀的膨胀气囊703对患者前部下巴进行膨胀挤压固定,实现对头部的固定,而在不断的康复过程中为了实现逐步对患者颈部进行受力,使颈部逐渐锻炼而实现逐步恢复支撑力,可以不断地利用气囊203上的放气阀进行逐步的放气,慢慢地撤销气囊203膨胀带来的对头部的支撑,使患者颈部不断地进行替代气囊203的支撑力直至最后患者颈部可以独立进行支撑头部,实现对患者颈部的能力逐步的恢复,极大地降低了二次伤害的风险:
37.如图1、4、5、6、7和图8所示,启动电机12带动齿轮13进行转动,利用齿轮13与齿轮条903的啮合连接可以带动齿轮条903在弧形壳体901内部进行旋转动作,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带动螺旋限位板905旋转,在螺旋限位板905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其螺旋设置可以带动多个连接竖杆803上的移动块802跟随弧度做上下运动,而移动块802做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可带动连接竖杆803上下,以达到带动底部主体板5做有角度的旋转工作,实现对头颈的锻炼效果,然后再利用连接竖杆803上多个移动块802,可以利用安装槽904对连接竖杆803进行拿出撤销,进行调节连接竖杆803上移动块802的位置,实现对底部主体板5的旋转角度进行扩大,实现逐步的角度扩大,慢慢地锻炼康复,进一步降低了二次伤害的可能;
38.如图6所示,根据弹性绳801的最大延展量的设置,可以控制相邻两个连接竖杆803的上下偏移的最大量,使旋转符合更加合理,不会出现幅度过大导致患者不适情况发生;
39.如图5所示,安装槽904内部两侧设置有橡胶块,可以阻碍连接竖杆803跑出安装槽904内部。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