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护肤组份皮肤透过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1152发布日期:2024-02-26 17:0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护肤组份皮肤透过性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一种提高化妆品中护肤组份在皮肤中通过率的方法,属于美容护肤。


背景技术:

1、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件等构成,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需达到表皮底层和真皮层才能发挥最好的护肤效果。皮肤屏障主要由亲脂性的角质层和亲水性的活性表皮层组成,尤其是最外层的角质层,是主要由10到20层扁平死亡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砖墙结构”,可以阻止绝大多数外部物质的渗入。护肤品中有效成分经皮吸收主要有3条途径:跨细胞途径、跨细胞间质途径、跨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和皮脂腺)途径。化妆品中护肤组份主要是通过跨皮肤附属器途径吸收,直接涂抹的方式吸收量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难以透过皮肤角质层,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2、化妆品发挥最大功效的前提条件是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活性,提高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但是活性和渗透性通常很难兼顾。目前,市面上大多选用与皮肤相似的有效成分、改变化妆品剂型等来提高化妆品的渗透性,效果单一且促渗透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活性组份渗透率的方法,根据不同功效成分发挥作用的不同位置,既能促进有效成分的渗透吸收,使有效成分实现精准定位,快速发挥护肤作用,又能提高功效成分的稳定性,增加功效成分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功效成分的利用率。

4、为了使护肤品中化妆品中护肤组份有效成分进入皮肤深层发挥作用,现有多种美容方法,包括物理学方法如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导入、微针等。这些方法一是需要专业设备,二是有的需要刺破皮肤,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如何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涂抹方式就实现护肤品中化妆品中护肤组份等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对于提高护肤品功效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涂抹式化妆品中护肤组份护肤品中有效成分吸收受限的不足,所述方法是在化妆品中添加发泡剂类物质,通过物理方法发泡,利用泡沫在皮肤表面的低表面张力优势,改善其皮肤透过性。

2、无需借助专业设备及刺破皮肤的方法即可显著提高化妆品中护肤组份的透皮吸收,使它们在表皮底层和真皮层的蓄积量增加,能够持续为皮肤提供营养,充分发挥美容效果。

3、本发明发泡剂可以是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类发泡剂为复杂糖苷化合物中糖单元大于等于2的糖苷,聚合度n在1.1~3的范围,烷基为为c8至c22的烷基。

4、本发明适用的发泡剂可以是糖脂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鼠李糖脂、槐糖脂或者海藻糖酯

5、本发明适用的发泡剂,可以是是以低缩氨基酸为亲水基的酰基缩氨酸系表面活性剂。

6、本发明适用的发泡剂,可以是是以磷酸基为亲水基的磷脂系表面活性剂。

7、本发明适用的发泡剂,可以是是以羧酸为亲水基的脂肪酸系表面活性剂。

8、本发明适用的发泡剂,可以是是结合多糖、蛋白质及脂的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即生物聚合体表面活性剂。

9、本发明提到的物理发泡方法,是按压式吸液和吸气装置,同频抽出液体和气体,混合后,经过多孔结构,喷射形成丰富泡沫。其特征是在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之间,设有液体容器,按下时进液单向阀关闭,出液单向阀打开,液体容器体积减小,液体流出;松开时,进液单向阀打开,出液单向阀关闭,液体容器体积增加,形成负压,从进液单向阀吸入液体。同时,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之间,设有气体容器,按下时进气单向阀关闭,出气单向阀打开,气体容器体积减小,气体流出;松开时,进气单向阀打开,出气单向阀关闭,气体容器体积增加,形成负压,从进气单向阀吸入气体。

10、所述皮肤护理产品的类型包括精华水、面膜、修复贴。

11、所述化妆品中护肤组份是神经酰胺及其衍生物、烟酰胺及其衍生物、乳酸及其衍生物、吡咯烷酮羧酸钠和吡咯烷酮羧酸锌、原花青素及其衍生物、维生素a酸或者维生素a醇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传明酸及其衍生物、氢醌及其衍生物、果酸及其衍生物、熊果苷及其衍生物、水杨酸及其衍生物、辅酶及其衍生物、羟丙基四氢吡喃三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壬二酸及其衍生物、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产物滤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上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组合复配使用。

12、1:保湿组份

13、1-1:神经酰胺。神经酰胺(ceramide)是皮肤角质细胞间隙存在的细胞间脂质的主要成份,它与胆甾醇、胆甾醇酯、脂肪酸等两亲分子构成细胞间脂质。存在于角质细胞间的脂质对皮肤保持水份和屏障功能起重要作用,神经酰胺成为皮肤护理的关键组分。

14、1-2:乳酸和乳酸钠乳酸(lactic acid)是人体表皮的天然保湿因子(nmf)中的主要水溶性酸类,含量为12%,乳酸分子的羧基对头发和皮肤有较好的亲合作用。乳酸钠(sodium lactate)是效的保湿剂,其保湿性比甘油强。乳酸和乳酸钠组成缓冲溶液,可调节皮肤的ph值(ph 4.5)6.0。在ph值4.0)4.5范围内,可达到乳酸分子和电离乳酸基的平衡,即达到最合适的吸附和润湿的平衡,构成具有亲合作用的皮肤柔润剂。

15、1-3:吡咯烷酮羧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pyrrolidone carboxylic acid-na,pca-na)是表皮的颗粒层丝质蛋白聚集体的分解产物,皮肤天然保湿因子中pca含量为12%。角质层pca含量减少,皮肤会变得干燥和粗糙,pca是真正的具生理作用的角质层柔润剂。

16、还有透明质酸、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等保湿组份

17、2抗皱成分

18、2-1原花青素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简称pc)是由不同数目的黄烷-3-醇或黄烷-3,4-二醇聚合而成,其中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oligomers,简称opc),五聚-十聚为高聚体(proanthocyanidin olymers,简称ppc)。原花青素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生理活性,在护肤品中起到多重作用,如抗衰老、抗紫外线、抗辐射、增白、保湿等,对多种因素造成的皮肤老化都有独特的功效。

19、2-2维生素a酸(tretinoin),一种视黄酸的异构体,外用处方药,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皱纹的药物。虽然维生素a酸的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但在改善皮肤健康方面效果是无可置疑的。

20、2-3:维生素e:是生物学上最重要的抗氧化剂。它是自由基的去除剂,阻止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又能保护sod,降低可溶性角鲨烷向不可溶性角鲨烷的转化速度,从而保持皮肤的弹性,减少皮肤皱纹。

21、2-4: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同维生素e一样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外,它还可以刺激角鲨烷的合成,同时又具有美白作用。由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易氧化,在化妆品中使用时,常常将其包裹在微囊或一定的载体中,与氧、光线隔离以防止过早氧化。

22、2-5:激动素(kinetin),学名为传明酸(n6-furfuryladenine),是一种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护肤品成分,市场上宣称它可以抗老化,改善紫外线伤害、减少毛细血管扩张。最新的研究发现,激动素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更新与分化,特别是有钙离子作为诱导剂参与时,它的效果最显著。

23、2-6烟酰胺(niacinamide),又称维生素b3、烟酸、尼克酸,这种水溶性物质在高温和强光中不易分解,性质比较稳定。外用烟酰胺能增加皮肤中神经酰胺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防止皮肤流失水分,刺激真皮层的微循环。当烟酰胺作用浓度为0.25mg/ml和1.25mg/ml时,黑素细胞中黑素小体的运动速率明显增加(p<0.05),同时细胞中黑素小体密集度随烟酰胺浓度增加而下降。烟酰胺参与黑素的转运过程并能加快黑素细胞中黑素小体的运动速率。

24、2-7果酸(aha),全名为alpha hydroxy acid,果酸可以从多种植物或牛奶中提取,而化妆品中99%的果酸是合成的。有非常多的研究报告发现,在皮肤上使用果酸(包括羟基乙酸和乳酸)具有抗老化的效果。果酸可以去除皮肤表面遭受阳光损害的角质细胞,但这层角质细胞具有一定的阳光防护效果,因此在使用果酸后皮肤比较容易被晒伤。不过,涂上防晒产品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25、2-8熊果苷是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具有激活免疫和生物调节器作用,它通过与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其它细胞携带的熊果苷受体结合而激活这些细胞,从而产生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由此可刺激皮肤细胞活性,增强皮肤自身的免疫保护功能,高效修护皮肤,减少皮肤皱纹产生,延缓皮肤衰老。

26、2-9辅酶q10是组成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成分之一,其本身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类似于维生素e,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辅酶q10外用主要取其高皮肤的生物利用率,调理皮肤,抑制皮肤老化。

27、本发明将单独或者复配的化妆品中护肤组份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物理方法发泡,利用泡沫在皮肤表面的低表面张力优势,改善其皮肤透过性。远超涂抹方式的透过性无需借助专业设备及刺破皮肤的方法,有效成分可以直达皮肤表皮和真皮层,且在表皮和真皮层蓄积,持续为皮肤提供营养,充分发挥护肤美容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