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螺钉、钉棒系统及丝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7476发布日期:2024-03-12 20:5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骨螺钉、钉棒系统及丝锥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螺钉、钉棒系统及丝锥。


背景技术:

1、在创伤骨科手术中,通常需要将骨螺钉植入患者的骨骼中,并将骨螺钉与接骨板、连接棒等固定部件连接,以实现对骨骼的固定。在将骨螺钉植入患者的骨骼之前,一般先在患者的骨骼上开设螺钉孔,然后通过工具将骨螺钉拧入螺钉孔内,以将骨螺钉与骨骼螺纹连接在一起。

2、但是,由于患者骨骼的皮质骨一般比较硬,在将骨螺钉植入骨骼的螺钉孔内时,骨螺钉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骨螺钉的初始置钉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骨螺钉、钉棒系统及丝锥,旨在解决现有的骨螺钉或丝锥植入患者骨骼的螺钉孔内时,骨螺钉或丝锥容易打滑,导致骨螺钉或丝锥的初始置钉较为困难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骨螺钉,所述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所述螺钉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钉头设置于所述螺钉杆的第一端,所述螺钉杆包括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靠近所述螺钉头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外螺纹远离所述螺钉头一端的外径,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5°≤α≤12°。

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骨螺钉,所述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所述螺钉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钉头设置于所述螺钉杆的第一端,所述螺钉杆包括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外径在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包括曲线段和/或直线段,所述曲线段至少一点的切线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θ,其中,5°≤θ≤12°;所述直线段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γ,其中,5°≤γ≤12°。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mm,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0m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多线螺纹。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双线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四线螺纹。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钉杆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螺钉头之间的第二螺纹段和第三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和所述第三螺纹段在所述第一螺纹段向所述螺钉头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三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的螺纹线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线数量;所述第三螺纹段包括自所述第二螺纹段向所述螺钉头延伸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内径相同。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螺纹段还包括自所述过渡段向所述螺钉头延伸的加强段,在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加强段的内径逐渐增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段的外径和所述第三螺纹段的外径相同。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螺纹为双线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为四线螺纹;至少一条螺纹自所述螺钉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螺纹段靠近所述螺钉头的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及所述第三外螺纹的一部分。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条螺纹自所述螺钉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螺纹段靠近所述螺钉头的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所述第二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及所述第三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螺钉为椎弓根钉。

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钉棒系统,所述钉棒系统包括:

14、螺钉组件,包括螺钉座,及与所述螺钉座连接的骨螺钉,所述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所述螺钉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钉头设置于所述螺钉杆的第一端,所述螺钉杆包括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靠近所述螺钉头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外螺纹远离所述螺钉头一端的外径,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5°≤α≤12°;或者,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外径在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包括曲线段和/或直线段,所述曲线段至少一点的切线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θ,其中,5°≤θ≤12°;所述直线段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γ,其中,5°≤γ≤12°;

15、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用于穿过所述螺钉座;

16、螺塞,所述螺塞用于与所述螺钉座连接,所述螺塞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棒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连接棒、所述螺钉座和所述骨螺钉锁紧在一起。

1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丝锥,所述丝锥包括把手和锥杆,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锥杆的一端,所述锥杆包括第四螺纹段,所述第四螺纹段自所述锥杆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向所述把手延伸,所述第四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攻丝螺纹,所述攻丝螺纹的外径在远离所述把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攻丝螺纹的齿顶线与所述锥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β,其中,5°≤β≤12°。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骨螺钉通过在螺钉杆的第二端设置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螺纹段,使第一外螺纹靠近螺钉头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一外螺纹远离螺钉头一端的外径,且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与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α在5-12°之间;或者,使第一外螺纹的外径在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且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包括曲线段和/或直线段,曲线段至少一点的切线与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θ在5-12°之间;所述直线段与所述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γ在5-12°之间,以使骨螺钉的第二端伸入对应的螺钉孔后,第一外螺纹的至少半圈螺牙位于螺钉孔内,当螺钉孔内未设置内螺纹时,第一外螺纹的螺牙位于螺钉杆径向两侧的至少两处牙顶与螺钉孔的内壁抵接,第一外螺纹的牙顶比较容易切入到螺钉孔的内壁中,或者,当螺钉孔内设有内螺纹时,第一外螺纹能够快速的旋入到螺钉孔的内螺纹中,以使骨螺钉能够快速的植入到螺钉孔内,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19、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丝锥通过在锥杆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第四螺纹段,使第四螺纹段的攻丝螺纹的外径在远离把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使攻丝螺纹的齿顶线与锥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在5°与12°之间,以使丝锥的锥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伸入对应的螺钉孔后,攻丝螺纹的至少半圈螺牙位于螺钉孔内,从而使攻丝螺纹螺牙位于锥杆径向两侧的至少两处牙顶与螺钉孔的内壁抵接,当通过把手拧动锥杆转动时,第四螺纹段的攻丝螺纹的牙顶比较容易切入到螺钉孔的内壁中而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而当通过丝锥的第四螺纹段拧入到螺钉孔内后,可以在螺钉孔内攻出内螺纹,使骨螺钉植入螺钉孔内时,骨螺钉的外螺纹能够直接旋入到螺钉孔的内螺纹中,而无需通过骨螺钉的外螺纹在螺钉孔内另外攻出内螺纹,骨螺钉植入螺钉孔更加方便,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所述螺钉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钉头设置于所述螺钉杆的第一端;

2.一种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所述螺钉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钉头设置于所述螺钉杆的第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mm,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多线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双线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外螺纹为四线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杆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螺钉头之间的第二螺纹段和第三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和所述第三螺纹段在所述第一螺纹段向所述螺钉头的方向上依次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纹段还包括自所述过渡段向所述螺钉头延伸的加强段,在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加强段的内径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螺纹为双线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为四线螺纹;至少一条螺纹自所述螺钉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螺纹段靠近所述螺钉头的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及所述第三外螺纹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两条螺纹自所述螺钉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螺纹段靠近所述螺钉头的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所述第二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及所述第三外螺纹的两条螺纹线。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螺钉为椎弓根钉。

11.一种钉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棒系统包括:

12.一种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锥包括把手和锥杆,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锥杆的一端,所述锥杆包括第四螺纹段,所述第四螺纹段自所述锥杆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向所述把手延伸,所述第四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攻丝螺纹,所述攻丝螺纹的外径在远离所述把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攻丝螺纹的齿顶线与所述锥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β,其中,5°≤β≤1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骨螺钉、钉棒系统及丝锥,骨螺钉包括螺钉杆及螺钉头,螺钉头设置于螺钉杆的第一端,螺钉杆包括自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靠近螺钉头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一外螺纹远离螺钉头一端的外径,且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与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在5°‑12°之间;或者,第一外螺纹的外径在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且第一外螺纹的齿顶线至少一点的切线与螺钉杆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在5°‑12°之间,以使骨螺钉能够快速的植入到螺钉孔内,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曾超,周康,石杜芳,刘梦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