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3193204发布日期:2023-02-04 09: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部、制冷部和换热部,所述储存部的结构包括一压力腔,用于储存纯脲酶,所述换热部的结构包括一流体通道,用于使透析液从其中通过,所述制冷部采用半导体制冷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的冷端用于将冷量传导给所述压力腔,为所述纯脲酶提供低温储存环境,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的热端用于将热量传导给所述流体通道,对透析液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部成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内活动装配有自驱动件,所述压力腔形成于所述自驱动件与管状结构之间,自驱动件用于将纯脲酶从压力腔中定量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的结构包括制冷单元,其结构为:若干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列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侧通过若干内导电片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两连接成一体,环形的外侧通过若干外导电片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两连接成一体,且沿周向相邻的内导电片与外导电片之间通过同一个p型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串联,构成一系列串联的pn结,使内导电片、外导电片分别构成冷端和热端;若干所述制冷单元沿环形结构的轴向通过导电件依次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括外陶瓷管和内陶瓷管,所述内陶瓷管设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内导电片连接,所述外陶瓷管设置在所述环形结构的外侧,与所述外导热片连接,所述储存部设置在所述内陶瓷管的内侧,所述换热部设置在所述外陶瓷管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片和所述外导电片均为弧形铜片,使整个半导体制冷组件呈圆环形,所述外陶瓷管和内陶瓷管截面均为圆形,外陶瓷管内壁与所述外导热片键合,内陶瓷管外壁与所述内导电片键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的结构为螺旋盘管,其两端接口分别与透析液储存袋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盘管的截面为半圆形,内侧与所述外陶瓷管紧密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出口与人工肾中透析液再生系统相连。9.一种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纯脲酶溶液储存在储存部的压力腔中,利用制冷部的半导体制冷组件的冷端对储存部进行冷却,为纯脲酶提供低温保存环境,利用制冷部的半导体制冷组件的热端对换热部进行加热,使流经换热部的透析液升温以达到进入腹腔的温度条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进行透析液再生处理时,利用自驱动件将所述压力腔中的纯脲酶定量输出至人工肾中透析液再生系统中,利用纯脲酶溶液对透析液中的尿素进行分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析液再生系统的脲酶引入装置及方案,装置包括储存部、制冷部和换热部,储存部的结构包括一压力腔,用于储存纯脲酶,换热部的结构包括一流体通道,用于使透析液从其中通过,制冷部采用半导体制冷组件,其冷端用于将冷量传导给压力腔,为纯脲酶提供低温储存环境,热端用于将热量传导给流体通道,对透析液进行加热。本发明创造性了纯脲酶的低温保存条件,实现了透析液再生系统的纯脲酶实时、定量引入,保证了脲酶溶液在人工肾中使用期间的活性和处理效率。利用纯脲酶来处理尿素,具有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化脲酶引入方式所无法达到的高效性。且回收制冷部的热端热量用于透析液加热,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沙菁 张淦 秦广乐 陈大鹏 梁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