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3048发布日期:2023-02-04 09:3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可穿戴电子装置
1.本公开文本涉及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被配置为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佩戴的智能手表。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文本涉及一种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或操作状态的方法。另一方面,本公开文本涉及用于确定或检测例如由手持式注射装置设定或分配的剂量大小和/或用于检测或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2.用于设定和分配单剂或多剂液体药剂的药物递送装置本身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通常,此类装置具有与普通注射筒基本相似的用途。
3.药物递送装置(如笔式注射器)必须满足许多用户特定的要求。例如,在患者患有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情况下,患者可能身体虚弱并且还可能视力受损。因此,尤其旨在用于家庭用药的适用药物递送装置需要在构造上具有鲁棒性并且应易于使用。此外,对装置及其部件的操控和一般操纵应当明了且容易理解。此类注射装置应提供可变大小的药剂剂量的设定和随后的分配。此外,剂量设定和剂量分配程序必须易于操作并且必须是明确的。
4.对于机械地实现的药物递送装置,而且还对于电子实现的药物递送装置,例如配备有电驱动装置的注射装置,期望能够在注射装置的使用期间进行精确、可靠且准自动化的药物递送相关数据的监测和/或收集。机械操作的药物递送和/或注射装置可以配备有电子实现的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用作附加装置或数据收集装置并且被配置为监测注射装置的用户引起的操作。此类电子模块在其几何大小方面应是相当紧凑的。通常,此类电子模块可用作记忆辅助工具并且用于精确的剂量历史锁定。
5.诸如手持式注射装置的药物递送装置通常在剂量设定、剂量分配或剂量分配程序完成中的至少一个过程中提供声学或触觉反馈。因此,当药物递送装置或注射装置在操作时,该装置的用户,例如患者,被提供以声学或触觉上可检测的反馈信号。对于机械实现的手持式注射装置,例如机械实现的笔式注射器,通常提供一种咔哒声发生器,在剂量设定、剂量分配或剂量分配程序已经完成的至少一个过程中提供特征性且因此可区分的咔哒声。
6.对于用这种手持式注射装置进行的长期或短期治疗的可靠监测,期望提供这种注射装置的重复使用的自动或半自动记录或监督。据报道,有许多附加或辅助装置可对手持式注射装置(如笔式注射器)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监测。这种适于监测或记录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的附加装置或辅助装置必须机械地连接到相应的注射装置,例如以预定义的方式。对于在其中提供的药剂用完后打算丢弃的一次性注射装置,附加装置或辅助装置必须从一次性注射装置上拆下,并且必须重新连接到另一个注射装置上。
7.为了监测机械地实现的注射装置的操作而重复拆卸和组装附加装置或辅助装置可能会给用户或患者带来负担。
8.此外,包括手持式注射装置和附接到其上的附加或辅助装置的组件与手持式注射装置本身相比具有相对较大的几何尺寸。配备有附加装置或辅助装置的手持式注射装置需要增加的存储空间,当注射装置由用户或患者随身携带时,这可能被认为是缺点。
9.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改进的系统和方法,通过避免上述缺点来监测手持式注射装
置的操作或检测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该解决方案应该具有相当的成本效益,并且应该提供最终用户和患者的高度接受度。一个特别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硬件部件来提供对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设定、剂量分配或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效、精确和可靠的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10.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还包括至少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连接到处理器。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
11.当使用手持式注射装置时,可穿戴电子装置通常由患者或用户佩戴。配备有咔哒声发生器的手持式注射装置通常在由相应的用户或患者操作时握在用户或患者的手中。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伴随着咔哒声发生器的相应反复或定期激活。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典型使用或操作伴随着在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或操作期间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至少一种、通常是一系列可区分和/或可检测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12.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具体地被配置为检测在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使用或操作期间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以这种方式,连接到至少第一传感器并被配置为处理由至少第一传感器产生和提供的电信号的处理器能够记录或监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信号的重复出现。
13.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期间对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一系列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数目进行计数。通过简单地对例如重复咔哒声的许多实例进行计数,可以计算剂量设定的大小或实际分配的剂量的大小。典型地,在剂量的设定期间,每次剂量的大小增加预定义的增量时,咔哒声发生器产生可被至少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14.类似地,并且在分配剂量期间,咔哒声发生器可以重复地产生指示由手持式注射装置实际分配或排出的剂量的增量的特征振动或特征声学噪声。在一些示例中,咔哒声发生器可以仅或特别是在例如剂量注射过程结束时激活,从而在触觉上或声学上指示已经完成了剂量的排出过程。
15.在一些示例中,手持式注射装置配备有至少两个咔哒声发生器。这里,第一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第一机械振动或第一声学噪声。第二信号发生器产生第二机械振动或第二声学噪声。此外,第一机械振动或第一声学噪声可以与第二机械振动或第二声学噪声区分开来。第一传感器和/或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区分第一机械振动和第二机械振动和/或可以被配置为区分第一声学噪声和第二声学噪声。以这种方式,并且当例如第一咔哒声发生器仅在剂量设置期间激活并且第二咔哒声发生器仅在剂量分配期间激活时,当分别检测或记录由第一或第二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第一或第二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时,至少第一传感器和/或处理器能够区分剂量设置和剂量分配。
16.在典型的使用场景中,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和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通过载体介质机械连接,该载体介质提供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从咔哒声发生器向至少第一传感器的传输。载体介质可以包括手持式注射装置的至少一个机械部件和可穿
戴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生物组织,例如人体的骨骼结构或皮肤。
17.通常,当操作手持式注射装置时,手持式注射装置握在用户手中。可穿戴电子装置通常由也携带或握持注射装置的用户的同一只手携带或佩戴。到目前为止,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声学噪声或声学信号以及机械振动可以导致声波或机械振动的产生和/或传输通过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壳体进入和穿过与手持式注射装置机械接触的相应用户的手或手臂的生物组织。
18.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电子装置由用户的手或手臂携带或佩戴,该手或手臂不是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手或手臂,而是用户操作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特定手。举例来说,用户可以用左手握住注射装置,并且可以用右手操作该装置,例如设定或分配剂量。这里,可穿戴电子装置可以由用户的左手或右手佩戴。对于这两个选项,源自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和/或声学噪声将被机械地传递到用户的右手和/或左手。
19.到目前为止,患者身体一部分的皮肤或生物组织可以用作载体介质,用于在使用手持式注射装置期间传递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声学噪声或机械振动。可穿戴电子装置和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具体地配置为检测经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患者或用户的生物组织传输的这种声学噪声或机械振动。
20.到目前为止,可穿戴电子装置周围和/或手持式注射装置周围或附近的环境背景噪声可以容易地消失或被阻挡。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具体地配置为专门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以仅经由例如用户的手或手臂的生物组织到达第一传感器。
21.通常,人或用户的每个身体区域通常适合于传播声学噪声或机械振动,例如皮肤和/或骨骼结构适合于佩戴电子装置。在典型示例中,可穿戴电子装置被配置为佩戴在用户的手腕或手臂上。它通常佩戴在用户的同一手臂或手上,该手臂或手在使用注射程序之前或期间也握住注射装置。
22.典型地,并且根据另一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被实现为智能手表或被配置为在用户的手臂或手的手腕处携带或佩戴的健身追踪器。假设手持式注射装置被携带或握在用户的同一只手或手臂中,当注射装置被用户实际操作或使用时,可穿戴电子装置固有地靠近手持式注射装置。
23.此外,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电子装置如今被终端消费者或患者广泛使用。它们提供与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其他电子装置的互连,通过这些装置,指示实际注射的剂量的时间、日期和/或大小并由可穿戴电子装置收集或存储的数据可以容易地传输给医疗保健提供者以用于评估或监督目的。
24.至少第一传感器的使用被配置为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在智能手表中实现这样的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相当优雅的替代方法来监测和记录操作,特别是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设定或剂量分配。需要与手持式注射装置进行专用机械连接或配对的特定附加装置或辅助装置的使用可以由上述可穿戴电子装置替代,前提是可穿戴电子装置配备有合适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操作以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
25.根据另一个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连接到壳体并被配置为将壳体附接到人身
体的一部分的腕带。腕带可以实现为手环。腕带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壳体上。腕带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可以提供带子,通过带子,腕带可以缠绕在人的身体的专用部分上。典型地,腕带提供壳体的固定,并因此将整个可穿戴电子装置固定到也机械地连接到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的手腕、手和/或手臂上。
26.腕带特别适合于将可穿戴电子装置附接到至少在设定剂量期间或在分配剂量期间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的特定手腕或手。以这种方式,并且通过将可穿戴电子装置紧邻实际携带或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的手附接,可穿戴电子装置固有地紧邻手持式注射装置提供。可穿戴电子装置和手持式注射装置之间的紧密邻近特别有利于在传感器区域中提供具有足够信号强度或强度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27.当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由作为载体介质的用户的生物组织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和咔哒声发生器之间的相对较短的距离以及因此所述可穿戴电子装置和所述手持式注射装置之间的相对较短的距离对于利用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提供可靠且高精度的测量结果特别有利。
28.根据另一示例,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是机械振动传感器、声学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中的一种。利用所有这些类型的传感器,当咔哒声发生器重复激活时,通过实际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人的生物组织的一部分传输的至少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以用至少第一传感器来检测。
29.当被实现为声学传感器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通常被实现为定向麦克风,例如当可穿戴电子装置例如被佩戴在人的身体的特定部分时,定向麦克风被定向到用户的皮肤的一部分上。这样,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检测或甚至定量测量在使用手持式注射装置期间源自咔哒声发生器并在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时通过人的生物组织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30.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每个咔哒声通常产生机械振动,该机械振动可以从咔哒声发生器传递到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壳体。此外,这种机械振动不可避免地从壳体传递到生物组织,例如传递到实际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人的皮肤。因此,当可穿戴电子装置被用户实际佩戴时,传递到人的皮肤或生物组织中或其上的机械振动将通过相应的生物组织传输,直到它到达至少第一传感器的位置。
31.激活或使用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可引起例如用户皮肤的可检测的机械振动。声学噪声,因此咔哒声,同样可以传递到人的生物组织中并通过人的生物组织传输。载体介质的振动或声学刺激,例如生物组织或用户皮肤的振动或声学刺激通常可由至少第一传感器检测,特别是当至少第一传感器被实现为机械振动传感器或声学传感器时。
32.用户的生物组织的机械或声学激励也可以在超声频谱范围内被检测到。以这种方式并且当实现为超声传感器时,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同样能够检测在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使用期间由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超声信号,并且该超声信号已经传递到可穿戴电子装置所附着的用户的生物组织中并通过该生物组织传输。
33.以类似的方式,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实现为电容传感器。例如人的皮肤的声学或机械激励也可以通过静电电容感测布置,例如通过可以与皮肤的一部分直接接触的电容传感器,被电检测到。
34.此外,用户皮肤部分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刺激也可以光学检测到。这里,例如由可穿
戴电子装置提供的光源和光检测器可以被配置成发射电磁辐射并将电磁辐射传递到用户皮肤的一部分上。光学传感器,也即光学检测器,可以被配置成记录或检测由皮肤反射的电磁辐射的至少一部分。如果皮肤受到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导致特定皮肤部分反射的光的方向和/或强度的可测量的改变。
35.根据另一个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包括皮肤接触面。皮肤接触面被配置成与佩戴电子装置的人的皮肤的一部分机械接触。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嵌入所述皮肤接触面中,或者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皮肤接触面上。典型地,皮肤接触面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外表面上。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通常包括与底部相对的顶部或顶面。在顶部,可穿戴电子装置通常包括显示器,以可视地向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用户指示各种信息,例如时间、日期或其他健康相关或生理数据,例如心跳率等。
36.通过将至少第一传感器布置或嵌入皮肤接触面中或皮肤接触面上,当患者或用户适当佩戴可穿戴电子装置时,至少第一传感器固有地朝向皮肤上,或者甚至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通过将第一传感器嵌入或布置在皮肤接触面上或皮肤接触面中,一旦用户或患者佩戴可穿戴电子装置,就可以为第一传感器提供即时的皮肤接触。
37.根据另一示例,至少第一传感器从皮肤接触面突出。典型地,至少第一传感器位于距皮肤接触面的外边缘预定义距离处,因此位于距壳体底部的侧边缘或所有侧边缘特定距离处。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从所述皮肤接触表面沿指向基本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的方向突出。以这种方式,并且当可穿戴电子装置适当地附接到用户的皮肤部分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
38.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补偿可能由皮肤的不均匀或粗糙部分引起的有害影响,否则该有害影响可能导致皮肤和至少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稍微松散的接触。通过使至少第一传感器从底部的外表面至少稍微向外突出,并且因此通过使至少第一传感器从皮肤接触表面突出,可以有效地提供至少第一传感器和皮肤的相应部分之间的全面和可靠的直接接触。
39.根据另一个示例,壳体包括皮肤接触面中的凹陷。凹陷包括特定的深度。它可以平行于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的方向延伸。典型地,凹陷还设置为偏离壳体底部的侧边或外边。此外,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凹陷中。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通常布置在所述凹陷的底部。以这种方式,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不从皮肤接触面向外突出。相反,至少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凹陷内部。以这种方式,当可穿戴电子装置附接到相应的皮肤部分时,有效地保护至少第一传感器不与皮肤的一部分直接接触。
40.当应该避免至少第一传感器和皮肤之间的直接接触时,这样的配置可能是特别有益的。例如可以是这种情况,其中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包括光源和光检测器的组合。利用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皮肤接触面的凹陷布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与用户的皮肤部分之间的直接接触。这也可以特别有利于实现检测例如由于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的操作引起的皮肤部分的振动的替代方式。对于皮肤的振动测量,至少第一传感器和皮肤的相应部分之间的间隙可能是有益的。
41.根据另一示例,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包括具有最大灵敏度的方向。具有最大灵敏度的方向基本上平行于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确保,当可穿戴电子装置被人适当地佩戴时,并且当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皮肤接触面与皮肤的相
应部分直接接触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对人的皮肤具有最高的灵敏度。以这种方式,环境影响,例如由其他环境或周围影响引起的背景噪声或皮肤振动,可以被忽略或无视。当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被实现为声学传感器时,其可包括定向麦克风,其中所述定向麦克风的最大灵敏度通常平行于所述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定向。
42.通常,定向测量的第一传感器的最大灵敏度的方向也可以稍微偏离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的方向。在典型的例子中,至少第一传感器的具有最大灵敏度的方向与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之间的角度偏移应该小于45
°
、小于30
°
、小于20
°
、小于15
°
或小于10
°
。当可穿戴电子装置配备有多个传感器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的最大灵敏度方向可以特别偏离皮肤接触面的表面法线,所述多个传感器例如彼此相邻地布置在皮肤接触面中或皮肤接触面上,其中当可穿戴电子装置适当地附接到用户身体的所述部分时,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被有效地引导到皮肤部分的公共虚拟点或区域。
43.根据另一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连接到处理器的至少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声学地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以提供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作为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的补充。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可以包括麦克风。它可以包括定向麦克风。
44.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位于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的预定距离处。第二传感器可布置并位于壳体内部。它可以封装在壳体内。第二传感器可以布置在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侧壁中或邻近该壳体的侧壁。可替换地,第二传感器可以位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的正面上或者可以嵌入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壳体的正面中。第二传感器可以布置在正面上,而第一传感器可以布置在可穿戴传感器的壳体的底部中或底部上。
45.第二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检测或测量通过作为载体介质的空气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到目前为止,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以根据配置用于传输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特定类型的载体介质来区分感测能力。
46.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专门检测由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并通过生物组织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可以特别地配置成检测或测量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并通过作为载体介质的空气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47.以这种方式,并且通过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传感器,可以以冗余的方式记录、监测或检测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或引起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由此可以提高检测精度以及可穿戴电子装置关于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灵敏度。
48.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电子装置没有第一传感器,并且仅包括实现为麦克风的第二传感器。
49.根据另一示例,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或测量用户皮肤的振动,其中当手持式注射装置在由用户操作或通过用户操作时与用户机械接触时,皮肤的振动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在典型的使用场景中,注射装置在由用户操作时握在用户手中。注射装置的操作包括剂量设定和剂量分配以及开始或完成剂量设定或剂量分配程序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这些动作中的每一个都伴随着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产生。
50.典型地,并且当可穿戴电子装置附接到实际握持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的同一只手或手臂时,可穿戴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与咔哒声发生器之间的空间距离相对较
短。对于这样的短距离,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并在第一位置传递到生物组织中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以通过生物组织至少传输到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所在的第二位置。
51.在生物组织内或穿过生物组织的相对较短的行进距离上,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阻尼或衰减程度相对较小,使得至少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相应的信号,例如在第二位置。在本示例中,至少第一传感器典型地实现为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可以实现为声学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52.根据另一个例子,当所述手持式注射装置在操作时与用户机械接触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或测量由所述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并通过所述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传输的声波。这里,至少第一传感器通常被实现为声学传感器或超声传感器。由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声波可以通过生物组织传播,例如通过用户的皮肤或通过用户的骨骼结构。在一些示例中,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声波可以进入用户的生物组织,并且可以在第一位置进入骨骼结构。声波可以通过骨骼结构传播到骨骼结构的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位于距第一位置一定距离处。在第二位置,声波或其一部分可再次向至少第一传感器传播穿过生物组织。
53.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声波可以通过或沿着用户的骨骼结构、结缔组织、真皮组织或肌肉组织中的至少一种传播,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传播。通常,用户的生物组织可以用作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声波的载体介质,并且当附着到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时,可由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检测到。
54.根据另一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姿势识别器。姿势识别器可操作以分析由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加速度传感器和姿势识别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或嵌入到处理器中。以这种方式,并且当连接到例如用户的手、手腕或手臂并且用户移动其身体的相应部分时,姿势识别器可以识别相应身体部分的特征性运动。典型地,由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由姿势识别器永久地分析。
55.用户身体的一部分的特征性姿势或运动导致从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特征性电子信号序列。姿势识别器被配置成识别这样的特征序列,以便确定例如人是否实际上正在抓握或举起笔式或手持式注射装置。典型地,姿势识别器能够识别用户在使用手持注射装置时的手或手臂的运动的姿势。
56.由加速度传感器和/或姿势识别器提供的姿势识别可以帮助优化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电能消耗。姿势识别还可以提高检测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精度和可靠性。此外,通过姿势识别,可以触发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唤醒或激活例程。
57.根据另一个示例,姿势识别器和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可操作以响应于检测到或识别出例如由用户执行的预定义姿势中的一个来激活至少第一传感器。当可穿戴电子装置连接到用户身体的相应部分时,通常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生成和从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来执行预定义姿势的检测或识别。
58.对于一些示例,并且默认情况下,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例如由处理器去激活。如果响应于例如由姿势识别器或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的姿势识别或姿势鉴别,则处理器可以执行唤醒例程,通过该唤醒例程,至少第一传感器和/或可穿戴电子装置被设置为激活状态。在激活状态下,与非激活或默认状态相比,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表现出增加的能量消耗
水平。
59.默认情况下,当切换到激活状态时,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在预定义的时间间隔期间保持在激活状态。当在该预定时间间隔期间,如果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没有检测到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时,相应的传感器可自动切换到默认或非活动状态。它可以响应于进一步的姿势识别或姿势鉴别而再次唤醒。
60.根据另一个示例,处理器可操作以导出或确定由手持式注射装置设定或分配的剂量大小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或附加地,处理器可操作或能够确定或导出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处理器可以识别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例如空闲或激活状态。处理器可以例如确定剂量设定过程和剂量分配过程中的至少一者的完成或开始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处理器基于从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来进行对所述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的导出或确定,所述操作状态的导出或确定还可以包括对设定或分配的剂量的大小的导出或确定。
61.可选地或附加地,可以基于由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产生和从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来进行操作状态的导出或确定和/或剂量大小的导出或确定。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从第一传感器和从第二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的组合来导出和/或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或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62.对于进一步的示例,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区分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不同操作状态。为此,用手持式注射装置进行的不同操作状态或不同操作可能会引起不同类型的机械振动或由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不同声学噪声,或者由不同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不同声学噪声。
63.因此,处理器和/或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配置成区分不同类型的机械振动和/或引起或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声学噪声,例如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不同操作模式,或者源自不同的、即来自手持式注射装置的至少第一和至少第二咔哒声发生器。
64.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由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的电信号可以经受电子滤波,例如频谱滤波。为此,相应的传感器和/或处理器可以配备有合适的电子滤波器,该电子滤波器可操作以区分由相应的传感器响应于第一和第二类型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检测而产生的第一和第二类型的电信号。
65.根据另一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接口通常可操作以与外部电子装置交换数据。通信接口通常实现为无线通信接口。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通信接口通常被配置为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电子装置的通信链路。外部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或固定电子装置中的一个。在一些示例中,外部电子装置是能够经由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通信接口与可穿戴电子装置建立通信链路的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
66.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连接到处理器。以这种方式,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获得的电信号可以直接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可以传输到外部电子装置。此外,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处理器可操作以直接处理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获得的电信号。
67.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直接导出或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
的至少一个。剂量大小和/或操作状态可以直接传输到外部电子装置,或者可以本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68.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电子装置还包括时钟,通过时钟,要存储在存储器中或传输到外部电子装置的数据可以被提供时间或日期指示。以这种方式,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提供与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和/或使用相关的信息的监测和/或记录。
69.根据另一示例,可穿戴电子装置被实现为智能手表或健身追踪器。除了上述特征和功能之外,可穿戴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心跳传感器或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以在由相应用户佩戴时获取用户的生理数据。可穿戴电子装置可以向用户提供诸如时间和日期的信息。
70.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文本涉及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或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可穿戴电子装置附接到用户身体的一部分,使手持式注射装置与用户的身体机械接触,其中手持式注射装置包括咔哒声发生器。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注射装置由用户操作时,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个。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在所述剂量设定、剂量分配中的至少一个期间或当开始或终止剂量分配或剂量设定过程中的至少一个时提供。
71.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源自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检测可以包括在振动或声学噪声已经被生物组织(例如用户或患者身体的皮肤或骨骼结构)传播之后的检测。
72.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响应于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检测而从至少第一传感器获得的信号来确定或导出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73.通常,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或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装置来实现。到目前为止,上述与可穿戴电子装置相关的所有特征、效果和益处同样适用于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反之亦然。
74.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文本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确定设定或分配的剂量的大小和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这里,手持式注射装置包括咔哒声发生器,其被配置成在剂量设定期间、剂量分配期间或手持式注射装置操作期间,例如在剂量设定或剂量分配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开始或完成的过程中,产生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75.当在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处理器中实现时,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操作以分析在注射装置的用户诱导或用户控制的操作期间从所述至少第一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所述操作例如设定或分配剂量。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还可操作以确定或导出当前由所述手持式注射装置设定或分配的剂量的大小和/或确定或导出所述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操作状态。基于对从至少第一传感器获得的电信号的分析,由进一步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提供操作状态和/或剂量大小的导出或确定。
76.典型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成部署在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装置中。它通常被配置为由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特别地,在计算机程序的帮助下,上述方法是可执行的。到目前为止,上述与可穿戴电子装置和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相关的所有特征、效果和益处同样适用于计算机程序;反之亦然。
77.总体上,本公开文本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注射装置不限于具体实施方案或例子,而是包括不同实施方案或例子的元件的任何组合。就其而言,本公开文本涵盖权利要求的任何组合以及结合不同例子或实施方案所公开的特征的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
78.在本文中,术语“远侧”或“远端”是指注射装置的面向人或动物的注射部位的一端。术语“近侧”或“近端”是指注射装置的相对端,其离人或动物的注射部位最远。
79.术语“药物”或“药剂”在本文中同义使用,并且描述了如下药剂制剂,其含有一种或多种活性药剂成分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从最广义上来说,活性药物成分(“api”)是对人或动物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结构。在药理学中,将药物或药剂用于治疗、治愈、预防或诊断疾病或者用于以其他方式增强身体或精神健康。药物或药剂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或者定期用于慢性疾病。
80.如下文所述,药物或药剂可以包括用于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在各种类型的制剂中的至少一种api或其组合。api的例子可以包括小分子(具有500da或更小的分子量);多肽、肽和蛋白质(例如,激素、生长因子、抗体、抗体片段和酶);碳水化合物和多糖;以及核酸,即双链或单链dna(包括裸露和cdna)、rna、反义核酸如反义dna和rna、小干扰rna(sirna)、核酶、基因和寡核苷酸。可以将核酸掺入分子递送系统(诸如载体、质粒或脂质体)中。还设想了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混合物。
81.可以将药物或药剂容纳在适于与药物递送装置一起使用的初级包装或“药物容器”中。药物容器可以是例如药筒、注射筒、储器或其他坚固或柔性的器皿,其被配置成提供用于储存(例如,短期或长期储存)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合适腔室。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腔室设计成将药物储存至少一天(例如,1天到至少30天)。在一些情况下,腔室可以被设计成将药物储存约1个月至约2年。可以在室温(例如,约20℃)或冷藏温度(例如,从约-4℃至约4℃)下进行储存。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容器可以是或可以包括双腔室药筒,其被配置为单独储存待施用的药物制剂的两种或更多种组分(例如,api和稀释剂、或两种不同的药物),每个腔室中储存一种。在这些情况下,双腔室药筒的两个腔室可以被配置为允许两种或多种组分之间在分配到人体内或动物体内之前和/或期间混合。例如,可以将两个腔室配置成使得它们彼此处于流体连通(例如,通过两个腔室之间的导管),并且允许用户在需要时在分配之前混合两种组分。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两个腔室可以被配置为允许在将组分分配到人体或动物体内时进行混合。
82.可以将如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中包含的药物或药剂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许多不同类型的医学障碍。障碍的例子包括例如糖尿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栓栓塞障碍(如深静脉或肺血栓栓塞)。障碍的另外例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绞痛、心肌梗塞、癌症、黄斑变性、炎症、枯草热、动脉粥样硬化和/或类风湿性关节炎。api和药物的例子是如以下手册中所述的那些:诸如rote liste 2014(例如但不限于,主要组(main group)12(抗糖尿病药物)或86(肿瘤药物))和merck index,第15版。
83.用于治疗和/或预防1型或2型糖尿病或与1型或2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api的例子包括胰岛素(例如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或衍生物);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glp-1类似物或glp-1受体激动剂、或其类似物或衍生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或其任何混合物。如本文所用,术语“类似物”和“衍生物”是指具有如下分子结构的多肽,所述分子结构可以通过缺失和/或交换在天然存在的肽中存
在的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和/或通过添加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而在形式上衍生自天然存在的肽的结构(例如人胰岛素的结构)。所添加和/或交换的氨基酸残基可以是可编码氨基酸残基或其他天然存在的残基或纯合成的氨基酸残基。胰岛素类似物还被称为“胰岛素受体配体”。特别地,术语“衍生物”是指具有分子结构的多肽,所述分子结构形式上可以衍生自天然存在的肽的结构,例如人胰岛素的结构,其中一个或多个有机取代基(例如,脂肪酸)与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结合。任选地,天然存在的肽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可能已被缺失和/或被其他氨基酸(包括不可编码的氨基酸)替代,或者氨基酸(包括不可编码的氨基酸)已被添加到天然存在的肽中。
84.胰岛素类似物的例子是gly(a21)、arg(b31)、arg(b32)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lys(b3)、glu(b29)人胰岛素(谷赖胰岛素);lys(b28)、pro(b29)人胰岛素(赖脯胰岛素);asp(b28)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人胰岛素,其中在位置b28处的脯氨酸被asp、lys、leu、val或ala替代并且其中在位置b29处的lys可以被pro替代;ala(b26)人胰岛素;des(b28-b30)人胰岛素;des(b27)人胰岛素和des(b30)人胰岛素。
85.胰岛素衍生物的例子是例如b29-n-肉豆蔻酰-des(b30)人胰岛素,lys(b29)(n-十四酰)-des(b30)人胰岛素(地特胰岛素,);b29-n-棕榈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肉豆蔻酰人胰岛素;b29-n-棕榈酰人胰岛素;b28-n-肉豆蔻酰lysb28prob29人胰岛素;b28-n-棕榈酰-lysb28prob29人胰岛素;b30-n-肉豆蔻酰-thrb29lysb30人胰岛素;b30-n-棕榈酰-thrb29lysb30人胰岛素;b29-n-(n-棕榈酰-γ-谷氨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ω-羧基十五酰-γ-l-谷氨酰-des(b30)人胰岛素(德谷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b29-n-(n-石胆酰-γ-谷氨酰)-des(b30)人胰岛素;b29-n-(ω-羧基十七酰)-des(b30)人胰岛素和b29-n-(ω-羧基十七酰)人胰岛素。
86.glp-1、glp-1类似物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例子是例如利西拉肽艾塞那肽(exendin-4,由毒蜥(gila monster)的唾液腺产生39个氨基酸的肽)、利拉鲁肽索马鲁肽(semaglutide)、他司鲁肽(taspoglutide)、阿必鲁肽杜拉鲁肽(dulaglutide)rexendin-4、cjc-1134-pc、pb-1023、ttp-054、兰格拉肽(langlenatide)/hm-11260c(艾匹那肽(efpeglenatide))、hm-15211、cm-3、glp-1eligen、ormd-0901、nn-9423、nn-9709、nn-9924、nn-9926、nn-9927、nodexen、viador-glp-1、cvx-096、zyog-1、zyd-1、gsk-2374697、da-3091、mar-701、mar709、zp-2929、zp-3022、zp-di-70、tt-401(pegapamodtide)、bhm-034、mod-6030、cam-2036、da-15864、ari-2651、ari-2255、替泽帕肽(ly3298176)、巴马度肽(sar425899)、艾塞那肽-xten和胰高血糖素-xten。
87.寡核苷酸的例子是例如:米泊美生钠它是一种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胆固醇还原性反义治疗剂或用于治疗alport综合征的rg012。
88.dpp4抑制剂的例子是利拉利汀(linagliptin)、维达列汀、西他列汀、地那列汀(denagliptin)、沙格列汀、小檗碱。
89.激素的例子包括垂体激素或下丘脑激素或调节活性肽及其拮抗剂,如促性腺激素(促滤泡素、促黄体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生育素)、促生长激素(somatropine)(生长激素)、去氨加压素、特利加压素、戈那瑞林、曲普瑞林、亮丙瑞林、布舍瑞林、那法瑞林和戈舍
瑞林。
90.多糖的例子包括葡糖胺聚糖(glucosaminoglycane)、透明质酸、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超低分子量肝素或其衍生物、或硫酸化多糖(例如上述多糖的多硫酸化形式)、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多硫酸化低分子量肝素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例子是依诺肝素钠。透明质酸衍生物的例子是hylan g-f 20它是一种透明质酸钠。
91.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体”是指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结合部分的例子包括f(ab)和f(ab')2片段,其保留结合抗原的能力。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重组抗体、嵌合抗体、去免疫抗体或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抗体、非人类(例如,鼠)抗体或单链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具有效应子功能并且可以固定补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具有降低的或没有结合fc受体的能力。例如,抗体可以是同种型或亚型、抗体片段或突变体,所述抗体不支持与fc受体的结合,例如,它具有诱变的或缺失的fc受体结合区。术语抗体还包括基于四价双特异性串联免疫球蛋白(tbti)的抗原结合分子和/或具有交叉结合区取向(codv)的双可变区抗体样结合蛋白。
92.术语“片段”或“抗体片段”是指衍生自抗体多肽分子的多肽(例如,抗体重链和/或轻链多肽),其不包含全长抗体多肽,但仍包含能够结合抗原的全长抗体多肽的至少一部分。抗体片段可以包含全长抗体多肽的切割部分,尽管该术语不限于这种切割的片段。可用于本发明的抗体片段包括例如fab片段、f(ab')2片段,scfv(单链fv)片段、线性抗体、单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片段(如双特异性、三特异性、四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例如,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四链抗体))、单价或多价抗体片段(如二价、三价、四价和多价抗体)、微型抗体、螯合重组抗体、三抗体或双抗体、胞内抗体、纳米抗体,小模块化免疫药物(smip)、结合域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驼源化抗体和含有vhh的抗体。抗原结合抗体片段的另外的例子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93.术语“互补决定区”或“cdr”是指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两者的可变区内的短多肽序列,其主要负责介导特异性抗原识别。术语“框架区”是指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两者的可变区内的氨基酸序列,其不是cdr序列,并且主要负责维持cdr序列的正确定位以允许抗原结合。尽管框架区本身典型地不直接参与抗原结合,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但是某些抗体的框架区内的某些残基可以直接参与抗原结合或可以影响cdr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与抗原相互作用的能力。
94.抗体的例子是抗pcsk-9mab(例如,阿利库单抗(alirocumab))、抗il-6mab(例如,萨瑞鲁单抗(sarilumab))和抗il-4mab(例如,度匹鲁单抗(dupilumab))。
95.本文所述的任何api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也预期用于在药物递送装置中的药物或药剂中使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例如酸加成盐和碱性盐。
96.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全部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述的api、制剂、仪器、方法、系统和实施方案的各种组分进行修改(添加和/或去除),本发明涵盖包括此类修改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物。
9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文本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文本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此外,应注意,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文本的范围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98.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可与手持式注射装置组合使用的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示例,其中:
99.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一个示例,
100.图2示意性地以分解视图示出了手持式注射装置的许多部件,
101.图3示出了可穿戴电子装置的逻辑部件的框图,
102.图4是用户将手持式注射装置握在手中的示意图,其中可穿戴电子装置附接到相应手的手腕,
103.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可穿戴电子装置的至少第一传感器检测和/或测量的来自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咔哒声发生器的机械振动和/或声学噪声的传播,
104.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另一示例,
105.图7示出了可穿戴电子装置的另一示例,
106.图8示出了图7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107.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咔哒声发生器的一个示例,并且
108.图10示出了确定手持式注射装置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9.在图1和2中,仅示出了手持式注射装置的众多示例中的一个,其通常可与可穿戴电子装置组合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是预填充的一次性注射装置,其包括壳体10,注射针15可以固连到所述壳体上。注射针15由内针帽16和外针帽17或保护帽18保护,该保护帽被配置为包围并保护注射装置1的壳体10的远侧区段。壳体10可包括并形成主壳体部分,该主壳体部分构造成容纳如图2所示的驱动机构8和/或剂量设定机构9。注射装置1可以进一步包括被标注为药筒保持器14的远侧壳体部件。药筒保持器14可以永久地或可释放地连接到主壳体10。药筒保持器14典型地被构型为容置填充有液体药剂的药筒6。药筒6包括圆柱形或管状筒体25,该筒体通过位于筒体25内的塞子7在近侧方向3上密封。塞子7可通过活塞杆20相对于药筒6的筒体25在远侧方向2上位移。药筒6的远端由可刺穿的密封件26密封,该可刺穿密封件被配置成隔膜并且能够被注射针15的朝向近侧的尖端刺穿。药筒保持器14在其远端包括螺纹插口28,以与注射针15的相应螺纹部分螺纹接合。通过将注射针15附接到药筒保持器14的远端,药筒6的密封件26被穿透,从而建立到药筒6内部的流体输送通路。
110.当注射装置1被配置为施用例如人胰岛素时,由注射装置1近端的剂量拨盘12设定的剂量可以以所谓的国际单位(iu,其中1iu是约45.5μg纯结晶胰岛素(1/22mg)的生物当量)显示。剂量拨盘12可以包括或可以形成剂量刻度盘。
111.如图1和图2中进一步所示,壳体10包括剂量窗口13,所述剂量窗口可以是壳体10中孔隙的形式。剂量窗口13容许用户查看数字套筒80的有限部分,所述数字套筒被配置为在转动剂量拨盘12时移动,以提供当前设定剂量的视觉指示。当在设定和/或分配或排出剂量期间被转动时,剂量拨盘12相对于壳体10在螺旋路径上旋转。
112.注射装置1可以被配置为使得转动剂量旋钮12引起机械咔哒声,以向用户提供声学反馈。咔哒声通常由咔哒声发生器45产生。通常,咔哒声发生器45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实现。数字套筒80与胰岛素药筒6中的活塞以机械方式相互作用。在将针15刺入患者的皮肤部分中时并且在推动触发器11或注射按钮时,将从注射装置1排出显示窗口13中显示的剂量。当在推动触发器11后注射装置1的针15在皮肤部分中保留一定时间时,所述剂量实际上被注射至患者体内。一定剂量的液体药剂的射出也可能引起机械咔哒声,然而这不同于使用剂量拨选盘12时产生的咔哒声。为此,注射装置一可以包括单独的、即第二咔哒声发生器(未示出)。
113.在该实施方案中,在胰岛素剂量的递送期间,剂量拨盘12在轴向运动中转到其初始位置,也就是说不旋转,同时数字套筒80旋转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例如显示零单位的剂量。
114.注射装置1可以用于若干次注射过程,直至药筒6排空或注射装置1中的药剂到达有效期(例如,首次使用后28天)为止。
115.图2中更详细地展示了驱动机构8的例子。它包括多个机械相互作用的部件。壳体10的凸缘状支撑件包括带螺纹的轴向贯通开口,其与活塞杆20的第一螺纹或远侧螺纹22螺纹接合。活塞杆20的远端包括支承件21,压力脚23可自由地在所述支承件上以活塞杆20的纵向轴线为旋转轴线旋转。压力脚23被配置为轴向地邻接抵靠药筒6的塞子7的面向近侧的推力接收面。在分配动作期间,活塞杆20相对于壳体10旋转,从而经历相对于壳体10并因此相对于药筒6的筒体25的朝向远侧的推进运动。结果,由于活塞杆20与壳体10的螺纹接合,药筒6的塞子7在远侧方向2上位移了明确限定的距离。
116.活塞杆20在其近端还设有第二螺纹24。远侧螺纹22和近侧螺纹24旋向相反。
117.还设置了驱动套筒30,其具有中空内部以接收活塞杆20。驱动套筒30包括与活塞杆20的近侧螺纹24螺纹接合的内螺纹。此外,驱动套筒30在其远端包括外螺纹区段31。螺纹区段31被轴向地限制在远侧凸缘部分32与另一凸缘部分33之间,所述另一凸缘部分位于距远侧凸缘部分32的预定轴向距离处。在两个凸缘部分32、33之间,设置有半圆形螺母形式的最后剂量限制器35,其具有与驱动套筒30的螺纹区段31配合的内螺纹。
118.最后剂量限制器35在其外圆周处进一步包括径向凹陷或突起,以与壳体10侧壁内侧处的互补形状的凹陷或突起接合。通过这种方式,最后剂量限制器35通过花键连接到壳体10。在连续剂量设定过程中,驱动套筒30在剂量递增方向4或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导致最后剂量限制器35相对于驱动套筒30的累积轴向位移。还提供了环形弹簧40,其与凸缘部分33的面向近侧的表面轴向邻接。此外,提供了管状接合器60。在第一端,接合器60设有一系列周向朝向的锯齿。朝向接合器60的第二相对端定位有径向向内的凸缘。
119.此外,提供了剂量刻度套筒,也称为数字套筒80。数字套筒80设置在弹簧40和接合器60的外侧,并且位于壳体10的径向内侧。螺旋凹槽81围绕数字套筒80的外表面设置。壳体10设置有剂量窗口13,通过剂量窗口可以看到号码8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壳体10进一步在插入件62的内侧壁部分处设有螺旋肋,所述螺旋肋将座接于数字套筒80的螺旋凹槽81中。管状插入件62插入壳体10的近端。其可旋转地轴向固定到壳体10。在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以限制剂量设定程序,在所述剂量设定程序期间,数字套筒80相对于壳体10以螺旋运动旋转。
120.剂量拨选手柄形式的剂量拨盘12围绕数字套筒80的近端的外表面设置。剂量拨盘12的外直径通常对应并匹配壳体10的外直径。剂量拨盘12固定到数字80以防止其间的相对
运动。剂量拨盘12设有中心开口。
121.触发器11,也称为剂量按钮,基本上为t形。其设置在注射装置10的近端。触发器11的柄64延伸穿过剂量拨盘12中的开口,穿过驱动套筒30的延伸部的内直径,并进入活塞杆20的近端的接收凹陷。柄64被固持以在驱动套筒30中进行受限的轴向移动并且防止相对于驱动套筒旋转。触发器11的头部总体上是圆形的。触发器侧壁或裙部从头部的外围延伸,并进一步适于安置在剂量拨盘12的近侧可接近的环形凹陷中。
122.为了拨选剂量,用户旋转剂量拨盘12。在弹簧40也用作咔哒声发生器45并且接合器60接合的情况下,驱动套筒30、弹簧40、接合器60和数字套筒80与剂量拨盘12一起旋转。拨选剂量的听觉和触觉反馈由弹簧40和接合器60提供。扭矩通过弹簧40和接合器60之间的锯齿传输。数字套筒80上的螺旋凹槽81和驱动套筒30上的螺旋凹槽具有相同的导程。这允许数字套筒80从壳体10和驱动套筒30伸出,以相同的速度攀爬活塞杆20。在行程极限处,数字套筒80上的径向止挡件与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一止挡件或第二止挡件接合,以防止在第一旋转方向(例如,在剂量递增方向4)上的进一步运动。由于活塞杆20上整体螺纹和驱动螺纹的相反方向,防止了活塞杆20的旋转。
123.通过驱动套筒30的旋转,键合到壳体10的最后剂量限制器35沿着螺纹区段31推进。当到达最终剂量分配位置时,形成在最后剂量限制器35的表面上的径向挡块邻接驱动套筒30的凸缘部分33上的径向挡块,防止最后剂量限制器35和驱动套筒30进一步旋转。
124.如果用户无意中拨选超过所需剂量,则配置为笔式注射器的注射装置1允许在不从药筒6分配药剂的情况下拨小剂量。简单地反向旋转剂量拨盘12来完成这一点。这导致系统反向运行。弹簧或棘爪40的柔性臂充当棘轮,防止弹簧40旋转。通过接合器60传输的扭矩使得锯齿相互重叠,从而产生对应于所拨选的剂量减少的咔嗒声。典型地,锯齿布置成使得每个锯齿的圆周延伸范围对应于单位剂量。在此,接合器可以用作棘齿机构。
125.作为替代方案或另外地,棘齿机构9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棘齿特征91,诸如在管形接合器60的侧壁上的柔性臂。至少一个棘齿特征91可以包括例如在所述柔性臂的自由端上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突起被配置为与数字套筒80的内侧上的相应形状的反向棘齿结构接合。数字套筒80的内侧可以包括以锯齿形轮廓为特征的纵向成形的凹槽或突起。在拨动或设定剂量期间,棘齿机构90允许并支持数字套筒80相对于接合器60沿第二旋转方向5旋转,所述旋转伴随有接合器60的柔性臂的有规律的咔嗒声。沿第一旋转方向施加到数字套筒80的角动量不变地传送到接合器60。在此,棘齿机构90的相互对应的棘齿特征提供了从数字套筒80到接合器60的转矩传输。
126.当已经拨选了期望的剂量时,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压下触发器11分配设定剂量。这使得接合器60相对于数字套筒80轴向位移,导致其爪齿脱离。然而,接合器60保持与驱动套筒30键合转动。数字套筒80和剂量拨盘12现在可以自由地根据螺旋凹槽81旋转。
127.轴向移动使弹簧40的柔性臂变形,以确保在分配期间锯齿不会被翻修。这防止了驱动套筒30相对于壳体10旋转,尽管其仍然可以自由地相对于壳体轴向移动。该变形随后被用于沿着驱动套筒30将弹簧40和接合器60推回,以在从触发器11移除朝向远侧的分配压力时恢复接合器60和数字套筒80之间的连接。
128.驱动套筒30的纵向轴向运动导致活塞杆20旋转通过壳体10的支撑件的贯通开口,从而在药筒6中推进塞子7。一旦已经分配了所拨选的剂量,就通过从剂量拨盘12延伸的至
少一个止挡件与壳体10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止挡件的接触来防止数字套筒80进一步旋转。零剂量位置可以通过数字套筒80的轴向延伸边沿或止挡件之一与壳体10的至少一个或几个对应止挡件的邻接来确定。
129.如上所述的排出机构或驱动机构8仅是通常可在一次性笔式注射器中实现的多个不同配置的驱动机构之一的示例。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在例如wo 2004/078239 a1、wo 2004/078240 a1或wo 2004/078241 a1中更详细地解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130.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1和腕带102。腕带102连接到壳体101,并提供壳体101以及因此整个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到用户身体202的专用或选定部分204的附接。典型地配置为手环并且典型地包括柔性带的腕带102用于可拆卸地将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固定到用户的身体部分204,使得壳体101至少与用户的皮肤200机械接触。
131.如图5-8的顺序所示,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壳体101包括皮肤接触面103。皮肤接触面103可以设置在壳体101的底部105上。皮肤接触面103可以与壳体101的底部105重合。壳体101还包括与底部105相对的顶部106。顶部106和底部105可以整体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壳体101的侧壁107互连。在皮肤接触表面103中嵌入或布置有至少第一传感器160。至少第一传感器连接到布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处理器140。
132.至少第一传感器160被配置为检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咔哒声发生器45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通常在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声学噪声或机械振动通常经由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壳体10传递到皮肤200和/或传递到用户的身体202。然后,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可以通过用户的身体202和/或皮肤200向至少第一传感器160传输。至少第一传感器160能够检测在通过或经由身体202传输之后源自咔哒声发生器45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
133.该至少第一传感器具体地被配置为专门检测已经通过用户的身体202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具体地,至少第一传感器160可操作以检测或定量确定已经通过皮肤200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者。特别地,至少第一传感器可以仅对通过用户的皮肤200或身体202中的至少一者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敏感。它可以对可穿戴电子装置周围或附近的背景噪声基本不敏感。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忽略不相关的背景噪声。因此,响应于通过用户的身体202传输的声学噪声或机械振动的检测,由第一传感器160生成的电信号可以表现出优异的信噪比。
134.该至少第一传感器通常实现为机械振动传感器161、声学传感器162、超声传感器163、电容传感器164和光学传感器165中的一个。至少第一传感器160和处理器140之间的组合和交互还可以提供对源自咔哒声发生器45的随后产生的一系列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计数。对于典型的手持式注射装置,在设定剂量期间或在分配剂量期间,对于每个增量步进将产生咔哒声。以这种方式,并且通过对通过身体202传输并源自咔哒声发生器45的特征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数量进行计数,可以定量地确定当前设定或分配的剂量的大小。
135.典型地,当可穿戴电子装置100附接到身体202的相应部分204时,至少第一传感器160朝向皮肤200的表面。如图5所示,当可穿戴电子装置100附接到身体部分204时,第一传感器160的具有最大灵敏度的方向d通常朝向和/或指向皮肤200。典型地,至少第一传感器的具有最大灵敏度的方向d基本上平行于皮肤接触面103的表面法线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它可以相对于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皮肤接触面103的表面法线以小于45
°
、小于30
°
、小于
20
°
、小于15
°
或小于10
°
的角度延伸。
136.典型地,可穿戴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器118。显示器118通常设置在壳体101的顶部。显示器可以向用户提供信息,例如时间和日期信息,以及关于用户自己的生理参数的信息,例如心跳率等。当第一传感器160实际检测到源自咔哒声发生器45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时,处理器140和显示器118可以被配置成例如甚至实时地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视觉反馈。以这种方式,并且当用户用手持式注射装置设置剂量时,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相应咔哒声可以被至少第一传感器160记录或检测。
137.当处理器140被适当地校准到当前使用的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特定类型时,处理器具有关于与由咔哒声发生器产生的每个咔哒声相关的剂量大小增量的知识。以这种方式,一旦第一传感器160已经检测到源自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特征性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处理器就可以在显示器118上计算和可视化剂量的大小。
138.如图5中进一步示出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还可以配备有至少第二传感器180。所述至少第二传感器180还连接到处理器140。第二传感器180特别地被配置成声学地检测由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第二传感器180可以实现为麦克风181,例如定向麦克风。第二传感器180还可以允许处理来自用户的语音命令。当实现为例如智能手表110时,可以固有地提供传统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
139.通过具有第一和第二传感器160、180,可以冗余地记录或监测由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咔哒声发生器引起或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咔哒声检测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可从第一传感器160获得的信号和同时可从第二传感器180获得的信号可由处理器140相关,以便例如区分源自咔哒声发生器或源自其他源的机械振动和声学噪声。
140.如图5所示,第二传感器180可设置在与第一传感器160的空间偏移处。以这种方式,由第一传感器160和第二传感器180产生的电信号的运行时间差也可以用于确定第一传感器160和第二传感器180的电信号是否来自共同的来源,例如咔哒声发生器。这里,可以考虑通过生物组织的声音传播或机械振动传播的相当有限的速度。由第一传感器160和第二传感器180产生的电信号的可测量的运行时间差异可能是由于相应的声音或振动信号沿着或穿过传输的不同的长度或不同的载体介质。
141.第二传感器118可位于壳体101的皮肤接触面103的外部并偏离该皮肤接触面。第二传感器180可位于壳体101内。它可以位于侧壁107附近或顶部106附近。
142.对于一些示例,特别地,当可穿戴电子装置100被实现为智能手表110或健身追踪器时,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可仅包括一个可操作以检测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的传感器。这里,第一传感器160可以包括麦克风,例如定向麦克风。第一传感器160可以被定位为偏离皮肤接触面103。它可以例如与图5所示的第二传感器180的位置一致。这里,特别是当实现为身体可穿戴电子装置时,至少第一传感器160包括麦克风,该麦克风被配置为检测源自咔哒声发生器45并且主要通过作为载体介质的空气传输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143.在图6中,示出了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另一示例。在那里,至少第一传感器160在壳体101的底部105处从皮肤接触面103突出。以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当可穿戴电子装置100附接到用户身体202的相应部分204时,至少第一传感器160与皮肤200直接接触。第一传感器160的直接皮肤接触可以提供相应测量结果的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144.在图7的另一示例中,至少第一传感器160位于设置在皮肤接触面103中的凹陷104
中。利用该示例,可以有效地避免例如布置在凹陷140的底部上的至少第一传感器160与皮肤200的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这里并且如图8的放大图所示,第一传感器160可以实现为光学传感器165。光学传感器165可以包括光源166,该光源产生朝向并被引导至皮肤200的一部分204的表面上的光或电磁辐射。光学传感器165还包括光学检测器167,通过光学检测器可以检测由光源166产生并从皮肤200的表面反射的电磁辐射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光和检测到的光的变化直接指示例如皮肤100的振动,该振动可由与用户身体202的相应部分204直接或间接机械联接的咔哒声发生器45引起。
145.通常,如图5和图6所示,传感器160可以实现为振动传感器161、声学传感器162、超声传感器163或电容传感器164或光学传感器165中的一个。仅用图6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示意性地指示了第一传感器160的众多替代实现方式中的一些。不言自明的是,可以提供许多可穿戴电子装置,通过第一传感器160或第二传感器180的类型和具体实现来相互区分。
146.在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咔哒声发生器45的一个示例。咔哒声发生器45通常包括具有突起47的柔性或弹性部件46。突起47构造成可听地和机械地与第二部件48的结构接合。第二部件可包括齿形结构49,当第一部件46和第二部件48相对于彼此运动或旋转时,所述齿形结构与第一部件的突起47啮合。
147.通常,在剂量设定或剂量分配过程中的至少一个过程中,注射装置1的驱动机构8的任何两个部分46、48相对于彼此运动,可以形成或构成咔哒声发生器45。
148.在图10中,示出了确定或估计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剂量大小和操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300中,可穿戴电子装置100附接到用户身体202的一部分204。典型地,例如实现为智能手表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附接或固定到用户的手201的手腕。在进行的步骤302中,手持式注射装置由用户拿走。它通常由同一只手拿着,以连接可穿戴电子装置100。
149.在随后的步骤304中,用户操作手持式注射装置1。用户可以诱导或触发剂量设定过程、剂量分配过程或某种类型的其他程序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对手持式注射装置的检查。手持式注射装置的用户发起的操作导致产生源自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咔哒声发生器45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中的至少一种。i
150.在步骤306中,相应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通过身体202传输,例如通过用户的皮肤200。在随后的步骤308中,通过身体202传播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由第一传感器160检测。在步骤310中,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处理器140确定或估计手持式注射装置1的操作状态和/或确定或估计由手持式注射装置实际设定或分配的剂量的大小。可选地,操作状态和/或剂量的大小可视地显示在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器118上。
151.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框图。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1。可穿戴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以及存储器114。存储器114可以包括程序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其可以存储用于由处理器140执行的软件和在使用可穿戴电子装置100期间生成或捕获的数据,例如计数的脉冲、导出的剂量大小、时间戳等。可选开关122将电源120连接到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电子部件。显示器118可以存在或可以不存在。
152.典型地实现为智能手表110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包括连接到处理器140的接口
124。接口124可以是用于经由诸如wi-fi或rfid、nfc(近场通信)或ble(低能量)的无线通信协议或网络与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形式的另一外部电子装置65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在射频范围内可操作。例如,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称为rfid),所述技术允许兼容的硬件使用无线电波向否则未被供电且无源的电子标签供电并且与其通信。因此,它可以用于识别、认证和跟踪。
153.对于其他例子,接口124被实现为有线通信链路,诸如用于接收通用串行总线(usb)、迷你usb或微型usb连接器的插口。为此,接口124包括被配置为用于发射和接收数据的收发器126。图3描绘了经由通信链路66连接到或可连接到外部电子装置65用于数据传输的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示例。数据连接66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类型。
154.例如,处理器140可以存储由用户进行的注射的所确定的递送药剂量和时间戳,并且随后将存储的数据传送到外部电子装置65。装置65维护治疗日志和/或将治疗历史信息转发至远程位置,例如供医务人员审阅。
155.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可以充当数据收集装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数据,例如递送的药剂量和许多注射事件的时间戳,例如35个或更多注射事件。根据每日一次注射疗法,这将足以存储约一个月的治疗历史。数据存储器114可以先进先出的方式来组织,以确保最近的注射事件总是存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存储器中。一旦传输到外部电子装置65,可穿戴电子装置100中的注射事件历史可以被删除。可替换地,数据保留在可穿戴电子装置100中,并且一旦存储了新数据,就自动删除最旧的数据。这样,数据收集装置中的日志在使用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并且将总是包括最近的注射事件。可替代地,其他配置可包含70次(每天两次)、100次(3个月)或任何其他合适数目的注射事件的存储容量,取决于用户的治疗需求和/或偏好而定。
156.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接口124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无线通讯链路传输信息和/或处理器140可以被配置为将这样的信息周期性地传输至外部电子装置65。
157.处理器140可以控制可选显示器118以示出所确定的药剂剂量信息,和/或示出自从递送最后药剂剂量以来消逝的时间。例如,处理器140可以使显示器118在显示最近确定的药剂剂量信息与消逝时间之间周期性地切换。
158.电源120可以是电池。电源120可以是纽扣电池或者串联或并联布置的多个纽扣电池。还可以提供定时器或时钟115。除了打开和关闭可穿戴电子装置100之外,或者代替打开和关闭可穿戴电子装置100,开关122可以被布置成在接合和/或脱离接合时触发时钟115。例如,如果计时器或时钟115在开关的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的接合或脱离接合或者开关122的操作和停止操作两者上被触发,则处理器140可以使用来自计时器115的输出来确定触发器11被按压的时间长度,例如以确定注射的持续时间。
159.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处理器140可以使用计时器或时钟115来监测自注射完成以来已消逝的时间长度,如由相应的开关部件的脱离接合时间或开关122的停止操作所指示的。可选地,消逝时间可以示于显示器118上。还可选地,当接下来操作开关122时,处理器140可以将消逝时间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用户是否会试图在前次注射之后过早地施用另一次注射,并且如果是这样,则在显示器118上或经由输出端116产生诸如可听见的信号和/或警告消息等警报。输出160可以被配置为产生可听见的声音或引起振动,因此产生触觉信号,例如,用于提醒用户。
160.可穿戴电子装置还可以配备有传感器布置150。在图3的图示中,传感器布置150包括第一传感器160和第二传感器180的组合。如上所述,第一传感器160实现为振动传感器161、声学传感器162和超声传感器163中的一个。第一传感器160还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164或光学传感器165。第二传感器180典型地实现为麦克风181。传感器160、118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可以连接或耦合到电子滤波器182。电子滤波器182可用于区分由第一或第二传感器160、180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或生成的不同特征信号。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140中的电子滤波器182可以帮助区分由第一传感器160和第二传感器180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的不同类型的机械振动或声学噪声。
161.典型地,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电子部件通过电子电路112相互连接。电子电路112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此外,可穿戴电子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90和姿势识别器192。姿势识别器192也可以实现或集成到处理器140中。加速度传感器190可以提供存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加速度力的测量。与处理器140结合或与姿势识别器192结合,响应于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特征性运动从加速度传感器190获得的信号可以用于鉴别或识别特定姿势。这种姿势识别或鉴别可以进一步用于激活和/或停用传感器布置150。例如,如果加速度传感器190检测到可穿戴电子装置100不处于移动状态,则传感器布置150可以被转换到空闲或睡眠模式。当检测到可穿戴电子装置100的移动时,处理器140可以被配置为唤醒传感器布置150或传感器160、180中的至少一者。
162.附图标记
[0163]1ꢀꢀꢀꢀꢀꢀ
注射装置
[0164]2ꢀꢀꢀꢀꢀꢀ
远侧方向
[0165]3ꢀꢀꢀꢀꢀꢀ
近侧方向
[0166]4ꢀꢀꢀꢀꢀꢀ
剂量递增方向
[0167]5ꢀꢀꢀꢀꢀꢀ
剂量递减方向
[0168]6ꢀꢀꢀꢀꢀꢀ
药筒
[0169]7ꢀꢀꢀꢀꢀꢀ
塞子
[0170]8ꢀꢀꢀꢀꢀꢀ
驱动机构
[0171]9ꢀꢀꢀꢀꢀꢀ
剂量设定机构
[0172]
10
ꢀꢀꢀꢀꢀ
壳体
[0173]
11
ꢀꢀꢀꢀꢀ
触发器
[0174]
12
ꢀꢀꢀꢀꢀ
剂量拨盘
[0175]
13
ꢀꢀꢀꢀꢀ
剂量窗口
[0176]
14
ꢀꢀꢀꢀꢀ
药筒保持器
[0177]
15
ꢀꢀꢀꢀꢀ
注射针
[0178]
16
ꢀꢀꢀꢀꢀ
内针帽
[0179]
17
ꢀꢀꢀꢀꢀ
外针帽
[0180]
18
ꢀꢀꢀꢀꢀ
保护帽
[0181]
20
ꢀꢀꢀꢀꢀ
活塞杆
[0182]
21
ꢀꢀꢀꢀꢀ
支承件
[0183]
22
ꢀꢀꢀꢀꢀ
第一螺纹
[0184]
23
ꢀꢀꢀꢀꢀ
压力脚
[0185]
24
ꢀꢀꢀꢀꢀ
第二螺纹
[0186]
25
ꢀꢀꢀꢀꢀ
筒体
[0187]
26
ꢀꢀꢀꢀꢀ
密封件
[0188]
28
ꢀꢀꢀꢀꢀ
螺纹插口
[0189]
30
ꢀꢀꢀꢀꢀ
驱动套筒
[0190]
31
ꢀꢀꢀꢀꢀ
螺纹区段
[0191]
32
ꢀꢀꢀꢀꢀ
凸缘
[0192]
33
ꢀꢀꢀꢀꢀ
凸缘
[0193]
35
ꢀꢀꢀꢀꢀ
最后剂量限制器
[0194]
36
ꢀꢀꢀꢀꢀ
肩台
[0195]
40
ꢀꢀꢀꢀꢀ
弹簧
[0196]
41
ꢀꢀꢀꢀꢀ
凹陷
[0197]
45
ꢀꢀꢀꢀꢀ
咔哒声发生器
[0198]
46
ꢀꢀꢀꢀꢀ
第一部分
[0199]
47
ꢀꢀꢀꢀꢀ
突起
[0200]
48
ꢀꢀꢀꢀꢀ
第二部分
[0201]
49
ꢀꢀꢀꢀꢀ
齿形结构
[0202]
60
ꢀꢀꢀꢀꢀ
接合器
[0203]
62
ꢀꢀꢀꢀꢀ
插入件
[0204]
64
ꢀꢀꢀꢀꢀ

[0205]
80
ꢀꢀꢀꢀꢀ
数字套筒
[0206]
81
ꢀꢀꢀꢀꢀ
凹槽
[0207]
90
ꢀꢀꢀꢀꢀ
棘齿机构
[0208]
91
ꢀꢀꢀꢀꢀ
棘齿特征
[0209]
65
ꢀꢀꢀꢀꢀ
电子装置
[0210]
66
ꢀꢀꢀꢀꢀ
数据连接
[0211]
100
ꢀꢀꢀꢀ
可穿戴装置
[0212]
101
ꢀꢀꢀꢀ
壳体
[0213]
102
ꢀꢀꢀꢀ
腕带
[0214]
103
ꢀꢀꢀꢀ
皮肤接触面
[0215]
104
ꢀꢀꢀꢀ
凹陷
[0216]
105
ꢀꢀꢀꢀ
按钮
[0217]
106
ꢀꢀꢀꢀ
顶部
[0218]
107
ꢀꢀꢀꢀ
侧壁
[0219]
110
ꢀꢀꢀꢀ
智能手表
[0220]
112
ꢀꢀꢀꢀ
电子电路
[0221]
114
ꢀꢀꢀꢀ
存储器
[0222]
115
ꢀꢀꢀꢀ
时钟
[0223]
116
ꢀꢀꢀꢀ
输出
[0224]
118
ꢀꢀꢀꢀ
显示器
[0225]
120
ꢀꢀꢀꢀ
电源
[0226]
122
ꢀꢀꢀꢀ
开关
[0227]
124
ꢀꢀꢀꢀ
接口
[0228]
126
ꢀꢀꢀꢀ
收发器
[0229]
140
ꢀꢀꢀꢀ
处理器
[0230]
150
ꢀꢀꢀꢀ
传感器布置
[0231]
160
ꢀꢀꢀꢀ
传感器
[0232]
161
ꢀꢀꢀꢀ
振动传感器
[0233]
162
ꢀꢀꢀꢀ
声学传感器
[0234]
163
ꢀꢀꢀꢀ
超声传感器
[0235]
164
ꢀꢀꢀꢀ
电容传感器
[0236]
165
ꢀꢀꢀꢀ
光学传感器
[0237]
166
ꢀꢀꢀꢀ
光源
[0238]
167
ꢀꢀꢀꢀ
光检测器
[0239]
180
ꢀꢀꢀꢀ
传感器
[0240]
181
ꢀꢀꢀꢀ
传声器
[0241]
182
ꢀꢀꢀꢀ
电子滤波器
[0242]
190
ꢀꢀꢀꢀ
加速度传感器
[0243]
192
ꢀꢀꢀꢀ
姿势识别器
[0244]
200
ꢀꢀꢀꢀ
皮肤
[0245]
201
ꢀꢀꢀꢀ

[0246]
202
ꢀꢀꢀꢀ
身体
[0247]
204
ꢀꢀꢀꢀ
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