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7310发布日期:2022-12-02 22:2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理疗就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而妇科患者通常会有痛经的症状以此产生腹痛,而传统通过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可以缓解痛症,因此通常会使用蘸取有中药汤剂的热毛巾对患者进行热敷理疗,而毛巾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重复更换并蘸取药剂,因此使用不够顺畅便捷,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通过将药剂填充至储药盒内而连续对第一敷巾和第二敷巾通过蒸汽进行加热加湿,然后使用腹带将其贴合至患者腹部以对患者进行热敷而使毛细血管扩张进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理疗效果,且操作便捷,使用顺畅高效。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外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腹带;套筒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胶垫,且胶垫直径大于套筒直径;胶垫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凸起的按摩块;套筒内底部套接有电池盒,且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组;套筒内套接有储药盒,且储药盒顶部高出套筒顶端;储药盒顶端设置有流通槽;流通槽内分别设置有流通口和注药口;所述注药口内密封插接有活塞;储药盒内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流通口接通配合;储药盒内底部布设有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与电磁阀通过控制器连接,且加热电阻和电磁阀通过插电端子与电池组连接配合;储药盒外壁顶部固定套接有胶环;套筒外壁底部通过胶垫连接有第一敷巾,且储药盒外壁顶部通过胶环连接有第二敷巾。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所述第一敷巾和第二敷巾通过魔术贴分别与胶垫和胶环吸附连接。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所述第一敷巾外壁和第二敷巾外壁分别设置有连接布带;连接布带内分别穿设有抽绳,且抽绳分别与连接布带抽拉配合。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套筒外壁顶部固定套接有连接环;套筒外壁通过连接环密封过盈插接有连接帽。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流通槽内底部铺设有海绵垫。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的储药盒内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与流通槽接通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对患者进行热敷理疗时,将完成配制的药剂填充至储药盒内,而后将第一敷巾与储药盒连接,并对储药盒顶部的流通槽进行遮盖,然后启动加热电阻而对药剂加热产生
蒸汽,且随后开启电磁阀而使蒸汽扩散至流通槽内以对第一敷巾进行加热以及加湿处理,操作便捷;
12.第一敷巾被加热药剂所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以及加湿后,将其从储药盒上取下并与胶垫连接,然后通过腹带将套筒束缚至患者腹部,从而使第一敷巾与患者腹部接触贴合而对其进行热敷,以此使腹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吸收,且胶垫底部的按摩块对患者腹部进行按压,使用舒适,并提高理疗效果;
13.2、腹带将套筒约束至患者腹部而使第一敷巾对其进行热敷时,取用第二敷巾与储药盒进行连接,而第一敷巾随着使用而逐渐冷却时,加热电阻对药剂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后开启电磁阀释放蒸汽而使其对第二敷巾进行加热加湿,从而在第一敷巾冷却后,使第二敷巾对第一敷巾进行替换而继续对患者进行热敷,且将替换下的第一敷巾重新通过药剂蒸汽进行加热加湿,以便再次对其进行更换热敷,使用灵活顺畅,且提高热敷效果;
14.3、将第一敷巾和第二敷巾分别可以通过魔术贴而与胶垫和储药盒进行粘贴连接,操作便捷;
15.而胶垫直径大于套筒直径,且胶圈直径大于套筒直径,因此可以通过对抽绳进行抽拉而使其收口,从而对胶垫和胶环进行包裹,进而对第一敷巾和第二敷巾进行约束,使用灵活;
16.4、对储药盒内所注入的药剂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并扩散至流通槽内以对第一敷巾或第二敷巾进行加热加湿时,使用连接帽通过连接环与套筒套接,从而对与储药盒连接的第一敷巾或第二敷巾进行遮盖以避免其受污染,提高使用安全性,且蒸汽扩散至流通槽内而冷凝时,连接槽内所铺设的海绵垫对冷凝的蒸汽进行吸收,以便对其进行清洁,使用更加便捷;
17.加热电阻对储药盒内所注入的药剂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时,储药盒内随着蒸汽的产生而时其内部压强增大,并在达到泄压阀额定压强后泄压阀开启而对储药盒内进行泄压,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拉伸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结构拉伸示意图。
22.图中,1、套筒;2、腹带;3、胶垫;4、按摩块;5、电池盒;6、电池组;7、储药盒;8、流通槽;9、流通口;10、注药口;11、活塞;12、电磁阀;13、加热电阻;14、胶环;15、第一敷巾;16、第二敷巾;17、连接布带;18、抽绳;19、连接环;20、连接帽;21、海绵垫;22、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如图1-4所示,中医妇科的理疗装置,包括套筒1;套筒1外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腹带2;套筒1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胶垫3,且胶垫3直径大于套筒1直径;胶垫3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凸起的按摩块4;套筒1内底部套接有电池盒5,且电池盒5内安装有电池组6;套筒1内
套接有储药盒7,且储药盒7顶部高出套筒1顶端;储药盒7顶端设置有流通槽8;流通槽8内分别设置有流通口9和注药口10;所述注药口10内密封插接有活塞11;储药盒7内设置有电磁阀12,且电磁阀12与流通口9接通配合;储药盒7内底部布设有加热电阻13;所述加热电阻13与电磁阀12通过控制器连接,且加热电阻13和电磁阀12通过插电端子与电池组6连接配合;储药盒7外壁顶部固定套接有胶环14;套筒1外壁底部通过胶垫3连接有第一敷巾15,且储药盒7外壁顶部通过胶环14连接有第二敷巾16;所述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通过魔术贴分别与胶垫3和胶环14吸附连接;所述第一敷巾15外壁和第二敷巾16外壁分别设置有连接布带17;连接布带17内分别穿设有抽绳18,且抽绳18分别与连接布带17抽拉配合;套筒1外壁顶部固定套接有连接环19;套筒1外壁通过连接环19密封过盈插接有连接帽20;流通槽8内底部铺设有海绵垫21;储药盒7内设置有泄压阀22,且泄压阀22与流通槽8接通配合。
25.对患者进行热敷理疗时,将完成蓄电的电池组6通过电池盒5插入套筒1内,且将理疗所配制的药液通过注药口10而注入储药盒7内,并使用活塞11对其密封,而后将储药盒7插入套筒1内,并将储药盒7内的加热电阻13和电磁阀12通过插电端子与电池组6进行供电连接,且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电阻13工作,而储药盒7在插入套筒1内后其顶部高出套筒1一部分,然后取用第一敷巾15将其套在储药盒7顶部,并对流通槽8进行遮盖,而随着加热电阻13对储药盒7内的药液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后,开启电磁阀12而将蒸汽释放至流通槽8内,因此使药液蒸汽对第一敷巾15进行加热以及使药液附着至第一敷巾15上,进而通过控制电磁阀12的开启时间而控制蒸汽的释放量,以此控制第一敷巾15的加热温度以及其湿润程度,操作便捷,使用灵活;
26.通过对药液加热产生蒸汽而将第一敷巾15加热至合适温度以及湿度后,将其取下并与套筒1底部的胶垫3进行连接,然后将套筒1通过腹带2而束缚至患者的腹部,从而使第一敷巾15与患者腹部进行接触贴合而对患者进行热敷,以此使患者腹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而促进药物吸收,且腹带2对套筒1束缚而使第一敷巾15对其进行热敷时,胶垫3底部所设置的按摩块4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压按摩,使用灵活便捷;
27.第一敷巾15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时,取用第二敷巾16将其套至储药盒7外壁,并在第一敷巾15对患者热敷且逐渐冷却时,使加热电阻13对储药盒7内的药液继续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后开启电磁阀12使蒸汽扩散至流通槽8内以此对第二敷巾16进行加热加湿,并在第一敷巾15完全冷却口,将第二敷巾16从储药盒7上取下并与第一敷巾15进行替换,而继续进行热敷作业,且将替换下的第一敷巾15重新与储药盒7进行连接,以便再次通过蒸汽对其进行加热加湿,使用更加顺畅便捷,提高使用效率;
28.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分别通过胶垫3和胶环14与套筒1和储药盒7进行连接时,通过在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上以及在胶垫3和胶环14上分别设置魔术贴,因此通过魔术贴相互粘贴而将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分别与胶垫3和胶环14粘贴连接,或通过将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分别置于套筒1和储药盒7处后,通过拉动抽绳18而将第一敷巾15和第二敷巾16进行收口而分别对胶垫3和胶环14进行包裹以此对其进行位置约束,使用便捷,且第一敷巾15或第二敷巾16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而将第二敷巾16或第一敷巾15连接至储药盒7进行加热加湿时,取用连接帽20通过连接环19与套筒1连接,从而对其进行遮盖,避免其受污染,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29.加热电阻13对储药盒7内所注入的药液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在其内聚积时,储药
盒7内压强增大,并在增大至泄压阀22的额定压力值后,泄压阀22开启而将蒸汽释放至流通槽8内以避免储药盒7内压强过大为使用造成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安全性,且蒸汽在扩散至流通槽8内而对第一敷巾15或第二敷巾16进行加热加湿时,蒸汽在冷凝呈水滴后被流通槽8内所铺放的海绵垫21进行吸收,以便对其进行清理,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