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1488293发布日期:2022-09-10 08:0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牙菌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是一种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一般用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治病的基础。
3.牙菌斑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牙菌斑的酸性代谢物会腐蚀牙齿,造成龋齿。相对于初期菌斑,成熟菌斑更难被清除,会钙化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充血、发炎,直至造成牙周病,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4.现有的牙菌斑检测方法主要分成三大类:
5.一类是从受试者牙面上刮取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在放大镜下观察等方法进行检测,但此方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实验条件,只能在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且受试者很难简单、快速了解结果。
6.一类是基于试剂类的牙菌斑检测剂(牙菌斑染色剂),该方法在口腔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比较普遍,通过牙齿表面的着色来判断口腔内牙菌斑的分布情况,但是一旦显示剂涂抹不到位,就无法正确显示牙菌斑的分布情况;颜料涂抹过程中容易使唇舌染色,带来不便,而且舌、腭测菌斑分布情况也需要借助口镜等设备方能观察。
7.另一类是设备类的牙菌斑检测仪,当特定的光源接触到牙齿表面牙菌斑时,该波长段的光源就会放射出可见荧光,荧光的出现是由于细菌中存在咔啉光合物;
8.经检索,中国专利cn210811694u公开了一种口腔卫生菌斑检测仪,手持检测主体上部为中空的环形检测部,手持检测主体下部为中空的持握手柄;遮光罩匹配地固定于环形检测部的前端面处,环形检测部内表面的环形通道中部突设有凸环,滤光片匹配地嵌设固定于该凸环处,滤光片至环形检测部后端面之间的环形通道构成观察窗,滤光片至环形检测部前端面之间的环形通道上嵌设固定有至少两个led紫光灯,滤光片、滤光片至环形检测部前端面之间的环形通道、led紫光灯以及遮光罩内壁构成紫外线检测通道。
9.该装置虽然能够快速检测牙菌斑,但是由于led紫外灯的位置固定,无法调节照射的角度,不能够多角度地照射、观测口腔内部牙菌斑的分布情况,尤其是对上下牙弓颊面、舌面、腭面的观测不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现有牙菌斑检测仪无法调节照射的角度,不能够多角度地照射、观测口腔内部牙菌斑的分布情况,尤其是对上下牙弓颊面、舌面、腭面的观测不到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通过在口镜头上安装用于照射牙菌斑的led蓝光灯,并配合头戴式观察镜上的滤光镜片观察口腔内部牙菌斑的分布情况,通过调整口镜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整个口腔牙菌斑的检测。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光源入射角度的口镜和用于监测牙菌斑位置的头戴式观察镜;口镜包括口镜头、口镜颈和口镜柄,口镜头的环形镜框上安装有起照明作用的led白光灯和起菌斑检测作用的led蓝光灯,口镜柄上设置有光源控制模块;头戴式观察镜的镜片为用于观察经led蓝光灯照射后的牙菌斑的滤光镜片。
12.优选地,头戴式观察镜包括两片滤光镜片、用于承托滤光镜片的橡胶镜托和连接在橡胶镜托两端的弹性头带,弹性头带上具有调节其松紧的调节扣。
13.优选地,光源控制模块包括内嵌在口镜柄中的电路板和电源、安装在口镜柄外壁上的白光按钮和蓝光按钮,led白光灯和led蓝光灯、白光按钮和蓝光按钮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14.优选地,led白光灯和led蓝光灯位于口镜头镜面的同侧,且交错间隔沿环形镜框设置一圈。
15.优选地,led白光灯和led蓝光灯为贴片式结构,数量均为两个。
16.优选地,口镜颈与口镜头的连接处具有一用于调整口镜头的角度的活动关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 该装置通过在口镜头上安装用于照射牙菌斑的led蓝光灯,并配合头戴式观察镜上的滤光镜片观察口腔内部牙菌斑的分布情况,通过调整口镜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整个口腔牙菌斑的检测。
19.2.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通过专门的设备对牙菌斑成像、适用场所较广、可随时对口腔内部牙菌斑进行检测。
2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施例的口镜部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施例的口镜部分的透视图;
24.图3为本实施例的头戴式观察镜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口镜;1.1-口镜头;1.2-口镜颈;1.3-口镜柄;1.4-活动关节;2-头戴式观察镜;2.1-滤光镜片;2.2-橡胶镜托;2.3-弹性头带;2.4-调节扣;3-led白光灯;4-led蓝光灯;5.1-电路板;5.2-电源;5.3-白光按钮;5.4-蓝光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
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牙菌斑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光源入射角度的口镜1和用于监测牙菌斑位置的头戴式观察镜2;口镜1包括口镜头1.1、口镜颈1.2和口镜柄1.3,口镜头1.1的环形镜框上安装有起照明作用的led白光灯3和起菌斑检测作用的led蓝光灯4,口镜柄1.3上设置有光源控制模块;头戴式观察镜2的镜片为用于观察经led蓝光灯4照射后的牙菌斑的滤光镜片2.1。
30.本实施例中,led白光灯3和led蓝光灯4为贴片式结构,数量均为两个,led白光灯3和led蓝光灯4位于口镜头1.1镜面的同侧,且交错间隔沿环形镜框设置一圈,在照明不足的条件下可使用led白光灯进行补光,通过口镜头1.1镜面可对上下牙弓颊面、舌面、腭面等不便于观察的位置进行观察。
31.头戴式观察镜2包括两片滤光镜片2.1、用于承托滤光镜片2.1的橡胶镜托2.2和连接在橡胶镜托2.2两端的弹性头带2.3,弹性头带2.3上具有调节其松紧的调节扣2.4;在佩戴时,通过调节扣2.4调节弹性头带2.3的长度以适配不同操作者。
32.本装置中用于牙菌斑检测的光源不仅仅局限于led蓝光灯4,如紫外线和其他合适波段的光可以用于该装置中,对应的滤光镜片2.1也根据不同的检测灯光选用,具体选用规格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33.本实施例中,光源控制模块包括内嵌在口镜柄1.3中的电路板5.1和电源5.2、安装在口镜柄1.3外壁上的白光按钮5.3和蓝光按钮5.4,led白光灯3和led蓝光灯4、白光按钮5.3和蓝光按钮5.4均通过埋设在口镜中的导线与电路板5.1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蓝牙模块实现蓝牙控制。
34.为了进一步保证观测的角度,在口镜颈1.2与口镜头1.1的连接处具有一用于调整口镜头1.1的角度的活动关节1.4,使用前可根据不同的观测位置对口镜颈1.2与口镜头1.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35.具体操作步骤:
36.1. 佩戴好头戴式观察镜2,按压蓝光按钮5.4,led蓝光灯4开启,将口镜头1.1伸入口腔内部,根据所需检测牙菌斑的位置不断调整口镜头的位置,即可对口腔中的牙菌斑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37.2.针对检测到的牙菌斑使用其他仪器进行清除,清除结束后再通过该装置重复步骤1进行复检,确保牙菌斑清除干净即可。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