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及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1975发布日期:2022-12-07 02:0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及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及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


背景技术:

2.血管系统的管壁,特别是动脉管壁,可能会形成称为动脉瘤的病理扩张,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肿胀疾病,一般所观察到的动脉瘤为动脉管壁的囊状突出,动脉瘤具有薄弱的囊壁并伴随有破裂趋势,往往因高血压导致恶化。动脉瘤可以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现,目前最为常见的是腹部动脉瘤脑动脉瘤。
3.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颅内血管病变中常见危险性极高的疾病,仅仅存在动脉瘤并不一定会危及生命,但如果动脉瘤在大脑中破裂出血,其可能产生严重的健康后果,如中风,甚至死亡。
4.而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介入栓塞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趋势,其主要通过血管内操作使用可解脱性弹簧圈、液体胶或瘤内栓塞装置等材料,以闭塞动脉瘤瘤腔;或通过颅内血管支架、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 fd)、覆膜支架等重建载瘤动脉,以改善动脉瘤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最终实现动脉瘤闭塞的目的。
5.但是,目前用于动脉瘤手术的手术装置在移动至载瘤动脉处的过程中,由于用于进行手术的部分操作难度较大的缘故,其并未对该部分进行过多的保护处理,导致对动脉瘤进行闭塞、填塞等操作的装置部分存在过早的介入动脉组织的风险,导致手术失败的同时,还存在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失败风险以及术后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及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在装置、设备对动脉瘤进行闭塞操作前,通过保护组件包覆保护载置有闭塞件的球囊,从而解决手术装置过早介入人体动脉组织的问题。
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包括:
9.第一外管,开设有中空的第一管腔,所述第一管腔提供填充介质流动的流道,所述第一管腔的至少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一腔口,以使填充介质可经所述第一腔口流出或流入所述第一管腔;
10.球囊,其被配置为在力的作用下可径向压缩和径向展开的中空囊体,所述球囊的囊腔连通所述第一管腔,所述球囊表面提供用于载置闭塞件的支撑部;
11.内管,中通形成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提供引导导丝活动穿过的空间;
12.第二外管,开设有中空的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靠近所述第一腔口的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二腔口;
13.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管腔提供收纳所
述保护组件的空间,以使所述保护组件可在力作用下脱离支撑部并进入第二管腔内。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管穿接于所述第一管腔,以使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形成所述流道。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管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显影环,所述显影环与所述球囊在所述球囊的同一轴向截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管一端从所述第一腔口伸出所述第一外管;
17.所述球囊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管,所述球囊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第一外管的一端相连接。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内管组成导管组件,所述球囊沿长度方向套设于所述导管组件;
19.所述球囊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管以及所述内管密封连接。
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管穿接于所述第二管腔,以使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外壁形成提供收纳所述保护组件的空间。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22.撤回导丝,活动穿接于所述第二管腔,所述撤回导丝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腔口伸出所述第二外管;
23.支撑体,与所述撤回导丝连接延伸至所述球囊的外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覆膜,所述覆膜沿支撑体延伸方向设置,以使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覆膜包覆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周面;
24.所述撤回导丝可带动所述支撑体连同所述覆膜沿所述支撑体的延伸方向展开并收纳至所述第二管腔内。
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材质为镍钛合金。
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覆膜的材质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
2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包括:
28.内管,所述内管中通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引导通道以及提供填充介质流动的流道,以使填充介质可流出或流入所述流道;
29.球囊,其被配置为在力的作用下可径向压缩和径向展开的中空囊体,所述球囊的囊腔连通所述流道,所述球囊表面提供用于载置闭塞件的支撑部;
30.第二外管,开设有中空的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靠近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二腔口;
31.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管腔提供收纳所述保护组件的空间,以使所述保护组件可在力作用下脱离支撑部,并进入第二管腔内。
32.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包括:
33.如上所述的血管闭塞装置;
34.所述支撑部上载置有闭塞件。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闭塞件为片状结构,所述闭塞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的:
36.疏水层,其被配置为具有拒血的流体结构层;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血管闭塞装置,其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旨意在于提高动脉瘤封堵手术成功率,从而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58.本实施方式的手术目标以上述的颅内动脉瘤为例,就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瘤)而言,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被称为囊状动脉瘤(saccular aneurysm),通常发现于血管的分叉处,一般通过血液流动至血管管壁较薄处并被血液流动所产生的剪切应力所致,一旦动脉瘤形成,在动脉瘤中的血液流动的波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引起动脉瘤管壁的震动,为了适应血液不断流入动脉瘤,管腔的管壁持续扩张,出现破裂的重大危险,其有助于发展和最终破裂。动脉瘤通常是通过从载瘤动脉或瘤腔中介入材料(可解脱性弹簧圈、液体胶、瘤内栓塞装置、颅内血管支架、血流导向装置、覆膜支架等等),从而实现重建载瘤动脉或闭塞动脉瘤瘤腔的效果。
59.正如许多上述基于脑动脉瘤的起源、形成和破裂的文章提到的,很显然,动脉瘤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从而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后果。还应当注意,但是,由于目前用于载置介入材料的手术装置部分一般均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手术装置用于载置介入材料的部分沿血管移动过程中较为容易与血管管壁之间发生干涉,导致介入材料未移动至载瘤动脉即被动介入至其他血管的管壁,以至于介入材料失效,手术失败,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容易与血管管壁发生干涉,也容易使引发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故本实施方式提出以下方案,以防止介入材料的提前介入。
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病灶位置、病变位置均指的是载瘤动脉处动脉瘤所处位置。
61.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血管闭塞装置包括第一外管10,为了适配人体血管的截面构造,本血管闭塞装置均呈管状结构,且装置的外周截面大致呈圆形。第一外管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开设有中空的第一管腔11,第一管腔11提供填充介质流动的流道,第一管腔11的至少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一腔口12,以使填充介质可经第一腔口12流出或流入第一管腔11,一般而言,第一管腔 11的相对两端均与外部环境形成连通,这样,填充介质可从第一外管10的一端注入第一管腔11,以使得填充介质能够沿流道方向流动,最终从第一腔口12流出,完成填充介质的注入作业。
6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填充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造影剂、生理盐水、气体。
63.为了使介入材料能够在到达病变位置后顺利介入动脉组织,本实施方式的血管闭塞装置还包括球囊20,球囊20为能够在力的作用下沿径向压缩和径向展开的中空囊体,这
里,以血管闭塞装置外周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例,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径向,指在血管闭塞装置整体的径向平面内通过其中心轴的方向,而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轴向,指血管闭塞装置中心轴的方向。
64.进一步描述,球囊20的囊腔连通第一管腔11,以使血管闭塞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填充介质能够通过第一管腔11注入至球囊20当中,并且,随着填充介质注入至球囊20的囊腔中,球囊20会沿径向逐渐膨胀展开,在球囊20的外表面提供有用于载置闭塞件21的支撑部,实际手术过程中,支撑部会随球囊20 的径向展开沿靠近血管关闭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载置在支撑部上的闭塞件21 能够抵靠在血管的组织表面,最终粘附于血管组织,并且,球囊20在填充介质重新回流至第一管腔11内时径向压缩,从而连同支撑部在靠近血管组织表面的位置上沿远离血管组织表面的方向运动,脱离已经粘附在血管组织上的闭塞件 21。具体的,球囊20可以采用具有收缩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具体地,弹性材料可以是硅胶,在初始状态下,球囊20处于压缩位置,使血管闭塞装置在血管内时,球囊20表面尽可能远离血管的组织表面,减少其表面的闭塞件21与血管之间发生干涉的风险。可以理解的是,球囊20可以采用折叠的方式收纳在血管闭塞装置上,采用折叠式球囊20,结合球囊20的折叠技术,使球囊20在压缩位置时更为节省空间,而在对囊腔注入填充介质时,球囊20才从压缩位置逐渐展开至膨胀位置,而折叠球囊20及其折叠技术为本技术领域的惯用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65.为了对球囊20及闭塞件21进行位于人体血管内的引导,本血管闭塞装置还设置有内管30,内管30为中通结构以在其内部形成有引导通道31,引导通道31提供引导导丝活动穿过的空间,在血管闭塞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引导通道 31内可以穿接可相对内管30活动的引导导丝,引导导丝可置入人体的血管内并移动至病变位置,从而对内管30在后续进入人体内部后起到引导移动方向的作用,而为了让第一外管10在内管30沿引导导丝运动时能够一同移动至病变位置,第一外管10一般与内管30相对固定,并且第一管腔11会设置为与引导通道31相互平行的结构,以使在移动至病变位置后提高球囊20定位的精度,当然,本实施方式只是提供本血管闭塞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并不起具体限定作用。
66.为了让引导导丝起到安全,准确的引导作用,引导导丝可以是不锈钢和镍钛混合结构,可提供柔软、无损的尖端33,同时最大化了引导过程中的推拉控制和扭矩响应,并且,引导导丝远端可设置光滑的亲水涂层,增强其润滑性,保证引导导丝可在内管30内平稳穿行。在手术过程中,引导导丝通过导入工具将引导导丝的尖端33插入内管30并进行进一步的推进,通过扭矩装置的控制,选择合适的血管位置。
67.如图6-图9所示,为了实施上述对球囊20及载置在球囊20上的闭塞件21 进行保护,血管闭塞装置还包括第二外管40,第二外管40为中空结构以在其内部开设有第二管腔41,第二管腔41靠近第一腔口12的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二腔口42,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第一外管10在血管内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外管40与第一外管10同步运动,第二外管40优选与第一外管10相对固定,在球囊20的支撑部上包覆有保护组件50,保护组件50能够对球囊20以及闭塞件21实施保护,使血管闭塞装置置于血管内时,隔绝闭塞件21、球囊20 与血管关闭组织,避免两者干涉接触,保护组件50的一端活动设置于第二管腔 41,保护组件50的另一端至少部分包覆于支撑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组件50 包覆于球囊20的外周面,实施对整个球囊20的保护,第二管腔41提供收纳保护组件50的空间,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
保护组件50的初始状态处于包覆球囊20的状态,能够保护球囊20及闭塞件21的同时,也便于装置的保存和运输,第一外管10与第二外管40相对固定,使连接有保护组件50的第二外管40能够连同第一外管10以及内管30运动,在血管闭塞装置移动至病变位置的过程中实施对球囊20及闭塞件21的保护,当球囊20移动至病变位置后,可通过控制保护组件50撤回至第二管腔41内,与此同时,保护组件50脱离对球囊20 支撑部以及闭塞件21的保护,使球囊20及闭塞件21能够暴露在载瘤血管中,以便于实施后续注入填充介质的操作。
68.优选的,保护组件50的端部端为钝头结构,这样可以避免保护组件50与人体其它脏器造成意外损伤。
69.通过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使血管闭塞装置在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的应用中,保护组件50在初始状态下能够包覆在球囊20的外周,以对载置在支撑部上的闭塞件21以及球囊20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隔绝血管管壁组织以及球囊 20、闭塞件21的接触,避免球囊20及闭塞件21在沿引导导丝移动至载瘤动脉的过程中提前介入至其他血管的组织表面上。在球囊20进入载瘤动脉后,通过控制保护组件50撤回至第二管腔41内,使保护组件50脱离对球囊20以及闭塞件21的保护,使球囊20以及闭塞件21暴露在载瘤动脉内,便于后续的手术操作,从而提高动脉瘤封堵手术的成功率,也能够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以及术中术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70.为了让血管闭塞装置能够顺利沿引导导丝穿行至病变位置,本实施方式优选将第一外管10、第二外管40以及内管30设置为柔性体,从而能够适应人体内部构造,在人体内部脏器之间穿行至病变位置。
71.为了提升血管闭塞装置的一体性,本实施方式将内管30配置为穿接第一外管10,使内管30设置于第一管腔11,这样,第一外管10的内壁与内管30的外壁之间能够形成上述的流道。并且,套管结构的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管体结构之间并排设置的情况,使血管闭塞装置的截面形状更好掌握,血管闭塞装置的截面形状能够通过第一外管10的外周面结构来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装置整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装置的外径尺寸。
72.如图2-图3所示,为了能够在血管闭塞装置处于人体内部的情况下对球囊 20位置进行标记,内管30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显影环32,具体的,显影环32 可套设在内管30的外周壁上,也可以嵌设于内管30的引导通道31内,当然,显影环32也可以加工为内管30上的一部分,从而使得显影环32的外侧与内侧分别与内管30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齐平。
73.显影环32的材质可以为铂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银中的任意一种
74.具体的,显影环32与球囊20在球囊20的同一轴向截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可以理解的是两显影环32间隔设置在囊的相对两端之间,优选的方式,两显影环32分别设置在球囊20靠近流道的一端端部以及远离流道的一端端部,在血管闭塞装置处于血管内部时,显影环32为一种不投射线的部件,这样,在医用器械的图像显示装置上就能够增强影响观察的效果,从而判断球囊20在血管内的长度距离,进而对载置在球囊20上的闭塞件21位置进行确认判断,便于后续的动脉瘤封堵操作。
75.如图2-图4所示,这里,为了进一步提高血管闭塞装置的一体性,充分利用装置的安装空间以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内管30一端从第一腔口12伸出第一外管10,以内管30与第一外管10的一端齐平作为基准,内管30的长度大于第一外管10,这样,内管30能够从第一腔口12伸出第一外管10,内管30伸出第一外管10能够提供球囊20的安装位置。
76.球囊20处于内管30伸出第一外管10的部分,球囊20第一端连接第一外管10,球囊20的第二端与内管30伸出第一外管10的一端相连接,以使第一外管10的外壁、内管30的外壁以及球囊20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球囊20的囊腔,节省球囊20的使用材料。并且,由于内管30与第一外管10的外径尺寸不同,内管30与第一外管10之间的落差也为球囊20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避免球囊20在压缩位置状态下其外表面凸出于第一外管10的外表面,提升血管闭塞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7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方式将第一外管10与内管30组成形成的组件称为导管组件,球囊20沿长度方向套设于导管组件的外周,球囊2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管10以及内管30密封连接。
78.以下,提供球囊20与第一外管10、内管30之间的连接方式:
79.1、球囊20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外管10的外周面并与第一外管1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球囊20的第二端套设于内管30的外周面并与内管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80.2、球囊20的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腔口12的口沿处并与第一腔口12密封连接,球囊20的第二端套设于内管30的外周面并与内管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81.这里,为了便于内管30、第一外管10及第二外管40在血管内移动,内管30远离流道的一端可设置为尖端33结构,并且,尖端33可通过套设、插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设置在套管上,当然,球囊20也可以与尖端33靠近内管30的一端进行连接。
82.进一步的,第一外管10穿接于第二管腔41,以使第二外管40的内壁与第一外管10的外壁形成提供收纳保护组件50的空间。进一步采用套管结构的实施方式,血管闭塞装置的截面形状能够通过第二外管40的外周面结构来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装置整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装置的外径尺寸。
83.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组件50包括用于驱动保护组件50整体撤回第二管腔41 的撤回导丝51以及用于包覆保护球囊20、闭塞件21的支撑体52。
84.撤回导丝51活动穿接于第二管腔41,撤回导丝51至少部分通过第二腔口 42伸出第二外管40;支撑体52与撤回导丝51连接延伸至球囊20的外部,支撑体52上设置有覆膜522,覆膜522沿支撑体52延伸方向设置,以使支撑体 52通过覆膜522包覆于支撑部的外周面。
85.撤回导丝51作为覆膜522的支撑结构,其可带动支撑体52连同覆膜522 沿支撑体52的延伸方向展开并收纳至第二管腔41内。
86.如图6-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撑体52包括至少一根支撑丝521,以球囊20套设在导管组件为例。在支撑丝521为一根的情况下,支撑丝521可以以螺旋延伸的方式沿轴向方向环绕于球囊20的外周。在支撑丝521为多根的情况下,支撑丝521可以通过交叉编织、相互焊接的方式包绕于球囊20。
87.在任意两相邻靠近的支撑丝5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手术需求进行调整,覆膜522能够与其中一侧的支撑丝521固定连接并覆盖在间隙上,而为了保证保护组件50的稳定性,覆膜522的另一侧能够与其另一侧的支撑丝521形成可拆的连接,在支撑体52被撤回导丝51驱动展开时,可拆连接的覆膜522与支撑丝521之间可相互分离,并随着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丝521一同撤回第二管腔41内,确保保护组件50能够顺利撤回。
88.优选的,支撑体52材质为镍钛合金,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确保保护组件50能够形变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起到更好保护球囊20及闭塞件21的作用。
89.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丝521的整体结构可以为椭圆形、扇形、叶状形等。
90.而覆膜522的材质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中等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支撑丝521与覆膜522均具有形变弹性能力,能够让保护组件50 在人体内部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能够更好的适配人体内部结构,不会与血管管壁组织发生过大的干涉,保护人体血管。
91.以下提供本实施方式另一种血管闭塞装置的实施方式,其包括内管30,内管30中通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引导通道31以及提供填充介质流动的流道,以使填充介质可流出或流入流道;
92.球囊20,其被配置为在力的作用下可径向压缩和径向展开的中空囊体,球囊20的囊腔连通流道,球囊20表面提供用于载置闭塞件21的支撑部;
93.第二外管40,开设有中空的第二管腔41,第二管腔41靠近流道的一端连通外部环境以形成第二腔口42;
94.保护组件50,保护组件50至少部分包覆于支撑部,第二管腔41提供收纳保护组件50的空间,以使保护组件50可在力作用下脱离支撑部,并进入第二管腔41内。
95.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直接采用内管30作为引导导丝的导向通道以及注入填充材料的流道,进一步减少管状结构的使用,降低装置整体的加工难度。
96.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包括上述的血管闭塞装置,术前需要在支撑部上载置闭塞件21。
97.为了便于装置的操作,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远离流道口的一端设置有提供人手操作的操作装置(图未示),操作装置能够集成控制引导导丝、撤回导丝 51以及填充介质的注入,并且,为了集成控制,在血管闭塞装置远离流道口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座60,导管座60上分设有三个分别连通流道、第二管腔41以及引导通道31的管口,从而让引导导丝、撤回导丝51以及用于注入填充介质的装置能够设置在导管座60上以便于操作装置操作。
98.进一步,闭塞件21为片状结构,闭塞件2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的:
99.疏水层211,其被配置为具有拒血的流体结构层,优选的,疏水层211为硅油层,硅油能够很好的抵抗血液和其他不混溶的污染物来防止粘附层212在体液存在下被污染并保持闭塞件21的完整度,使闭塞件21在粘附在动脉组织上之前保持闭塞件21的粘性;
100.粘附层212,粘附层212靠近疏水层211的一侧面可载药并粘附到人体的血管组织上,粘附层212靠近疏水层211的一侧面设置有微粒,以便于疏水层211 能够更好的附着在粘附层212上并且让年复层与动脉组织表面快速交联,实现对组织表面的长期稳定粘附;
101.防污层213,用于减轻生物污染以及术后炎症,防污层213具体为两性离子层,该层能够在存在血液的情况下对组织表面形成牢固的粘附力,并且对细菌粘附力,纤维蛋白原吸附和体内纤维囊形成表现出卓越的抵抗力,对于生物粘附层212,该材料由接枝有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aa-nhs酯)和壳聚糖的聚丙烯酸组成。
102.在闭塞件21粘附与动脉组织表面的过程中,球囊20带动闭塞件21对动脉血管管壁
组织施加8-10kpa的压力,疏水层211能够排开粘附层212与管壁组织之间的血液及其他污染物,以使粘附层212能够与管壁组织之间快速密封贴合,并且,粘附层212表面能够进行剪切驱动的去湿,从而触发粘附剂层的保护。
103.为了进一步便于收纳,节省部件的空间体积,球囊20以及闭塞件21均为可折叠结构,以使闭塞件21可随球囊20一同折叠装载收纳于保护组件50内,从而使其具有高度可定制性。
104.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闭塞件21不但具有优秀的粘附力,使得闭塞件21 在粘附于动脉组织表面后具有优秀的抗位移能力,避免闭塞件21在术后位移引发的血栓等一些列并发症,还能够起到消炎等效果,提高术后的康复速度。
105.如图10所示,基于上述的颅内动脉瘤闭塞设备,本实施方式提供该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包括:
106.s10、将引导导丝置入颅内总动脉,并将置入颅内的引导导丝穿入至载瘤动脉处;
107.s20、第一外管10、第二外管40随内管30沿引导导丝进入载瘤动脉,并确定支撑部处于病变位置;
108.s30、控制保护组件50撤回第二管腔41并脱离支撑部,以使球囊20及载置于支撑部上的闭塞件21暴露于载瘤动脉中且正对病变位置;
109.s40、通过流道对球囊20的囊腔注入填充介质,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填充介质为造影剂,以便于操作人员更好的确定球囊20位置,并且,球囊20径向展开,以带动闭塞件21靠近动脉组织表面;
110.s50、对球囊20的囊腔持续注入填充介质并在闭塞件21抵靠并粘附于动脉组织表面,完成对动脉瘤瘤腔的封堵。
111.s60、排出球囊20中的填充介质,使球囊20从膨胀位置回到压缩位置,并将血管闭塞装置整体撤出患者体内。
112.上述的操作方式中,引导导丝、撤回导丝51以及填充介质的注入,均可通过操作装置完成,操作装置通过拉扯、推动等方式趋同引导导丝以及撤回导丝 51运动,并通过注射器等装置使填充介质能够注入球囊中或将填充介质从球囊 20中排出。
113.综上,本方案不仅能够让血管闭塞装置在沿血管移动过程中对闭塞件21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够让闭塞件21更好的粘附在动脉组织上,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术中及术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114.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11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11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1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