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9772发布日期:2023-01-13 01:2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家所熟知的高压氧舱,其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与病人联系。高压氧舱,作为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其原理即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现阶段数使用的是中、小型氧舱。少数医院建立了大型氧舱,大型氧舱可同时容纳治疗数十人。高压氧舱密闭耐压,通过向舱内输入高压氧或高压空气,使舱内形成一个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吸氧治疗,向缺氧机体提供有效、充足的氧,增加组织中的氧储量,还可抑制细菌生长,增强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高压氧可以治疗一氧化碳及有害气体中毒,治疗急性减压病、气性环疽、脑外伤、肺水肿、脑缺血性疾病、重度神经衰弱、偏头痛、药物中毒等100种疾病,也可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治疗,改善心脑功能。
3.目前的氧舱体积一般都是不可调节,但是由于空间大小的不一样和使用需要的不同,一般需要安装不同大小的氧舱,固定体积的氧舱对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具有体积可调的优点。
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包括前舱体、后舱体和若干中间舱体,前舱体和后舱体和若干中间舱体均包括壳体、横加强条和纵加强条;
6.所述中间舱体与前舱体和后舱体间密封连接,所述中间舱体的两端开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用于连接一端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前舱体、后舱体和若干中间舱体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7.所述前舱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消音器,所述前舱体上设置有自动安全阀、手动安全阀和泄压阀。
8.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舱体、后舱体和若干中间舱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舱体、后舱体和若干中间舱体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10.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舱体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胶条与壳体密封,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把手。
1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制氧装置,制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空压机和换热器,所述第一空压机用于压缩空气,所述换热器用于对压缩后的空
气进行降温;
12.还包括三通、储氧罐和两个分子筛罐氧气,降温后的空气通过三通分流,一路通过管路直接连通氧舱以进行供气,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两个分子筛罐,分子筛罐与储氧罐连通,空气经过分子筛罐后,氧气进入储氧罐中,所述储氧罐连通有湿化杯,储氧罐中的氧气通过湿化杯加湿后供给氧舱,所述氧舱如上述的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
13.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板与第一空压机、换热器、分子筛罐、储氧罐以及管路上的各个电磁阀相电连,用于控制它们工作。
14.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为拼装式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时的调整体积,可以进行拆卸式运输,运输较为便利。其包括的制氧装置能够在对氧舱供氧的时候,同时加入压缩后的空气,氧气和空气同时进入氧舱,缩短对氧舱进行供氧时等待的时间,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5.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16.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17.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结构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流程图。
24.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前舱体;2、后舱体;3、中间舱体;4、壳体;5、横加强条;6、纵加强条;7、泄压阀;8、消音器;9、自动安全阀;10、手动安全阀;11、泄压阀;12、观察窗;13、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
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26.如图1-3,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包括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本实施例中中间舱体3为一个,前舱体1和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均包括壳体4、横加强条5和纵加强条6;
27.中间舱体3与前舱体1和后舱体2间密封连接,中间舱体3的两端开设有若干螺栓孔,前舱体1和后舱体2用于连接一端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间设置有密封胶条,通过螺栓紧固,将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为拼装式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时的调整体积,可以进行拆卸式运输,运输较为便利。
28.前舱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消音器8,前舱体1上设置有自动安全阀9、手动安全阀10和泄压阀11。通过泄气阀,可以实时调节舱内的氧气浓度及湿度和压力,通过自动安全阀8保证内部不会超过安全健康的压力,通过手动安全阀10可以使得使用者在内部进行泄压,保证安全。
29.本实施例中,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7,通过移动轮7便于将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进行拆卸和安装。
30.本实施例中,前舱体1、后舱体2和若干中间舱体3上均设置有观察窗12,通过观察窗12可以观察其内部情况。
31.本实施例中,前舱体1上设置有密封门13,密封门13通过胶条与壳体4密封,密封门13上设置有把手。
32.进一步的,如图4-6,本实施例还包括制氧装置,制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空压机和换热器,所述第一空压机用于压缩空气,所述换热器用于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
33.还包括三通、储氧罐和两个分子筛罐氧气,降温后的空气通过三通分流,一路通过管路直接连通氧舱以进行供气,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两个分子筛罐,分子筛罐与储氧罐连通,空气经过分子筛罐后,氧气进入储氧罐中,所述储氧罐连通有湿化杯,储氧罐中的氧气通过湿化杯加湿后供给氧舱,所述氧舱如上述的一种容纳多人的拼装式微高压氧舱。
3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板与第一空压机、换热器、分子筛罐、储氧罐以及管路上的各个电磁阀相电连,用于控制它们工作。
35.即上电启动,第一空压机得电启动,吸取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出来的温度高的气体用气管与换热器连接,达到一个对气体降温效果(换热器上装有风扇以降温散热)。换热器降温出来的气体用三通分流(分成两路),一路直接接出来为氧舱供气;另一路接到分子筛罐过滤掉氮气(分子筛罐有两个,交替工作,源源不断制氧),剩下氧气存储到氧气罐,氧气罐氧气出来通过湿化杯加湿后供给氧舱,所述湿化杯上还连通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通过管路连通氧舱,供氧时可用压力变送器进行供氧。
36.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
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