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2839发布日期:2023-01-07 01:0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


背景技术:

2.中药是古圣先贤养生、防病、治病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对于中药拥护者来说,中药有效但苦味难耐,因而中药胶囊制剂应运而生。胶囊的材质一般为食用级药用明胶、淀粉等,当患者吞下后,能够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现有的用于填充中药颗粒的空心胶囊,一般包括两个半胶囊体,而两个半胶囊体之间的锁合不够紧密,在装填中药粉末后,可能漏粉的现象,导致胶囊内药物含量减少,从而影响胶囊制剂的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通过设置的连接件,使得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提高了胶囊体的锁合程度,能够防止里面的药剂洒落出来。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包括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所述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一加固圈,所述第二半胶囊体和第一半胶囊体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二加固圈,所述第二加固圈靠近第一加固圈的一侧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接至第一加固圈内,并与第一加固圈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第二加固圈靠近第一加固圈一侧外表面上的梯形块,所述梯形块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第二加固圈上,其形状为梯形,且底面与第二加固圈连接,顶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上安装有球体,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固圈靠近第二加固圈的一侧外表面上与梯形块相对应处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一侧连接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一侧连接设有球形槽,所述条形槽、球形槽均开设在第一加固圈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槽的形状、大小与梯形块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条形槽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杆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球形槽的形状、大小与球体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球体依次贯穿梯形槽、条形槽,最后插接至球形槽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为弧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条形槽的上、下两侧与卡块相对应处连接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于第一加固圈内部,所述卡块卡接至卡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固圈、第二加固圈、梯形块、固
定杆、球体、卡块均为食用级药用明胶或者淀粉等人体可以吸收且无害的材料。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均为空心的半圆柱体,且大小相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在使用该胶囊时,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在连接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时,球体进入梯形槽内,而后球体进入条形槽中,由于条形槽直径相对球体直径较窄,操作人员需要用力将球体进入条形槽中,球体被挤压变形,最后顺利进入球形槽内,通过连接件的三个部分与第一加固圈全部插接,实现了第一加固圈和第二加固圈的连接,且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球体无法从球形槽和条形槽中脱离,因此第一半胶囊体和第二半胶囊体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提高了胶囊体的锁合程度,能够防止里面的药剂洒落出来。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半胶囊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9.其中:1、第一半胶囊体;2、第二半胶囊体;3、第一加固圈;4、第二加固圈;5、梯形块;501、梯形槽;6、固定杆;601、条形槽;7、球体;701、球形槽;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1.实施例
2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中药颗粒充填的空心胶囊,包括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所述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一加固圈3,所述第二半胶囊体2和第一半胶囊体1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二加固圈4,所述第二加固圈4靠近第一加固圈3的一侧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接至第一加固圈3内,并与第一加固圈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第二加固圈4靠近第一加固圈3一侧外表面上的梯形块5,所述梯形块5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第二加固圈4上,其形状为梯形,且底面与第二加固圈4连接,顶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端部上安装有球体7,所述球体7的直径大于固定杆6的直径,所述第一加固圈3靠近第二加固圈4的一侧外表面上与梯形块5相对应处开设有梯形槽501,所述梯形槽501的一侧连接设有条形槽601,所述条形槽601的一侧连接设有球形槽701,所述条形槽601、球形槽701均开设在第一加固圈3内部,所述梯形槽501的形状、大小与梯形块5的形状、
大小相适配,所述条形槽601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杆6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球形槽701的形状、大小与球体7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球体7依次贯穿梯形槽501、条形槽601,最后插接至球形槽701中;
23.在使用该胶囊时,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时,第二加固圈4上设置的球体7先轻松进入梯形槽501内,而后球体7进入条形槽601中,由于条形槽601直径相对球体7直径较窄,操作人员需要用力将球体7进入条形槽601中,球体7被挤压变形,最后顺利进入球形槽701内,在此过程中,球体7带动固定杆6依次进入梯形槽501和条形槽601内,再由固定杆6带动梯形块5进入梯形槽501内,至此通过连接件的三个部分与第一加固圈3全部插接,实现了第一加固圈3和第二加固圈4的连接,且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球体7无法从球形槽701和条形槽601中脱离,因此第一加固圈3和第二加固圈4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即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提高了胶囊体的锁合程度,能够防止里面的药剂洒落出来。
24.如图2所示,固定杆6的外表面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8,所述卡块8为弧形,所述条形槽601的上、下两侧与卡块8相对应处连接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于第一加固圈3内部,所述卡块8卡接至卡槽内;
25.在使用该胶囊时,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时,球体7先进入梯形槽501,而后进入条形槽601,最后进入球形槽701内,其也带动固定杆6依次进入梯形槽501和条形槽601内,当球体7完全进入球形槽701后,整个固定杆6位于条形槽601内,其后端设置的卡块8卡入卡槽中,对连接件做进一步固定,加固了连接件与第一加固圈3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连接件从第一加固圈3中脱落。
26.如图1、图2所示,第一加固圈3、第二加固圈4、梯形块5、固定杆6、球体7、卡块8均为食用级药用明胶或者淀粉等人体可以吸收且无害的材料;
27.在使用该胶囊时,第一加固圈3、第二加固圈4、梯形块5、固定杆6、球体7、卡块8均为食用级药用明胶或者淀粉等人体可以吸收且无害的材料,其与第一半胶囊体1、第二半胶囊体2材质相同,可被人体吸收并且无害,通过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将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紧密连接在一起,避免胶囊内的药剂洒落,同时还能被人体吸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28.如图4所示,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均为空心的半圆柱体,且大小相等;
29.在使用该胶囊时,当第一半胶囊体1和第二半胶囊体2均为空心的半圆柱体,且大小相等时,两个半胶囊体才能完整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胶囊体。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