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客观地确定受试者的眼科屈光的最优矫正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9450发布日期:2024-01-16 11:4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用于客观地确定受试者的眼科屈光的最优矫正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受试者的眼科屈光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受试者的眼科屈光的最优矫正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折射是当光线射入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时使光线改变方向的现象。折射尤其发生在光线射入受试者的眼睛时,在这种情况下称为“眼科屈光”。在本说明的其余部分中,这种眼科屈光将被称为“屈光”。所述屈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使眼睛看到的图像在视网膜之外形成。能够测量受试者的每只眼睛的屈光是眼科检查中的一个关键点,特别地当视觉矫正是必要的时候。如今,这种测量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方法中获得:客观屈光检查和主观屈光检查。

2、客观屈光检查(不依赖于受试者的反应)可以使用在处方医师中当前广泛可用的仪器(比如视网膜镜、自动屈光仪、像差仪等)来获得。客观屈光检查是快速且可靠地进行的。然而,客观屈光检查仅提供与在给定的瞬间眼睛光学的屈光不正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不足以确定受试者的视觉需求。因此,客观屈光检查仅给出对受试者所需的最优矫正的粗略估计。

3、主观屈光检查试图通过还考虑到所涉及的大脑过程来评估视觉功能,而不仅仅是眼睛光学。主观屈光检查依赖于受试者的反应以便确定最优矫正,从而用最小的调节努力来给出在视远时最佳可能的视敏度。因此,主观屈光检查比客观屈光检查更高效地捕捉到真实受试者的视觉需求,但推荐使用客观屈光检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使用对最优矫正的粗略估计)作为主观屈光检查的起点。

4、然而,有几个因素使主观屈光检查不是一种理想的措施。事实上,鉴于该测量的性质是仅基于受试者的反应,其结果可能是相当嘈杂的,因为它们涉及由几个皮层区域同时处理的信息:对于评估视力质量(或视敏度)很重要的区域;还有许多其他相关联的区域,这些区域没有直接参与视觉感知,但取决于受试者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在被激活的相关联区域的类型和激活水平方面),例如决策相关区域。这种复杂且嘈杂的过程经常导致受试者自身无法自信地判断给出最清晰图像感知的矫正。此外,受试者很清楚眼睛检查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特别关注这些可能导致错误结果或使眼睛检查成为一种紧张的体验的因素。

5、所有这些因素必然导致更长且更复杂的主观屈光检查程序。此外,对于主观屈光检查,存在很大的操作者间可变性,也就是说,通过主观屈光检查确定的最优矫正非常依赖于执行检查的眼保健专业人员的技能。

6、因此,需要改进对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的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客观地确定受试者的眼科屈光的最优矫正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识别给受试者带来最佳感知的镜片焦度,所述最佳感知是对于受试者而言从长期来看是尽可能舒适的。

2、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1的方法来实现的。

3、在本发明中,“眼科屈光”被认为是受试者的一只眼睛的屈光。对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是应用于受试者的眼睛的矫正,该矫正允许受试者在不调节其眼睛的情况下或在尽可能少的调节的情况下具有在远距离时的清晰视力。在没有调节或尽可能少的调节的情况下允许在远距离时的这个清晰视力的最优矫正从长期来看也是舒适的。

4、本发明的方法依赖于神经活动来识别哪个镜片焦度带来了受试者的眼睛的最佳屈光,并且允许受试者从长期来看感觉舒适。

5、令人惊奇地,看起来,受试者在与视觉感知质量(也称为视敏度)相关联的大脑区域中的神经活动为最大时不是在受试者不需要任何调节(或尽可能少的调节)来清晰地看到视觉刺激的时候,而是在受试者开始调节的时候。所谓“开始调节”,是指受试者以可通过用于检查的综合屈光检查仪测量的方式进行调节,例如取决于用于检查的综合屈光检查仪的准确性,调节超过0.25d、或超过0.50d或超过1d。事实上,与先入为主的想法相反,神经活动达到最大是由于在受试者的大脑中出现的并且与接收视觉刺激的眼睛的调节反应的开始有关的神经伪影。这种调节给人的印象是,受试者的视敏度得到了改进,但实际上,对于让受试者的眼睛以令人满意的质量看清不是必须的。此外,这种调节可能对于受试者而言从长期来看是不舒适的。例如,引起神经伪影的调节与瞳孔缩小(是眼睛的瞳孔收缩)、会聚(是两只眼睛朝向彼此同时向内运动)或晶状体的焦度变化相关。

6、引人注目地,为了确定最优矫正,本发明的方法在与视敏度相关联的大脑区域中找出受试者的如下神经信号,该神经信号展现出与在检查期间所记录的受试者的最大神经活动相比给定的降低的神经活动。通过这样做,本发明的方法在确定屈光的最优矫正时考虑了由调节的开始引起的神经伪影的存在。

7、归功于本发明的方法,改进了对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的确定,同时仍然是客观的。受试者不需要回答任何问题来确定最优矫正,所述最优矫正仅基于当受试者的至少一只眼睛透过相应的镜片焦度接收视觉刺激时所记录的相应神经信号来确定。

8、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有利实施例,在步骤b)中,通过基于与眼睛的调节反应的开始相关联的预定因子k来矫正最大神经活动,而确定给定的降低的神经活动。

9、更准确地说,在这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因子k考虑并去除了在搜索最优矫正时可能出现的由调节的开始引起的神经伪影。由于因子k,改进了对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的确定,同时仍然是客观的。

10、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步骤b)中,给定的降低的神经活动是通过机器学习来确定的,同时考虑了针对许多受试者记录的多组神经信号,这些受试者的眼睛被提供有相继的不同镜片焦度并且其最优矫正是已经精确知晓的。

11、本发明的方法的其他有利特征一起或单独地在权利要求3至12中给出。

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客观地确定受试者的眼科屈光的最优矫正的装置,该装置能够识别给受试者带来最佳感知的镜片矫正,所述最佳感知对于受试者而言从长期来看是尽可能舒适的。

13、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权利要求13的装置来实现的。

14、更准确地说,本发明的装置至少包括:神经传感器(例如电极),该神经传感器能够检测源自受试者的大脑的与视敏度(也就是说受试者的眼睛的视觉感知质量)相关的至少一个区域的神经信号;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记录当受试者的眼睛透过相应镜片焦度接收视觉刺激时所获得的相应神经信号、找出所记录的与最大神经活动相关联的神经信号并确定哪个神经信号将示出与在步骤a)中所获得的最大神经活动相比给定的降低的神经活动。然后,控制单元找出哪个镜片焦度将给出这种降低的神经活动的神经信号,并且得出结论:这个镜片焦度是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

15、有利地,本发明的装置允许客观地确定受试者的屈光的最优矫正,与该装置的操作者无关,并且无需向受试者询问任何问题。

16、本发明的装置的其他有利特征一起或单独地在权利要求13和14中给出。

17、有利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有源焦度镜片,该有源焦度镜片的焦度被控制单元驱动,用于取决于对先前记录的神经信号的神经活动的分析来提供受试者的眼睛透过其来接收视觉刺激的所述不同镜片焦度。

18、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至少一个有源焦度镜片被嵌入眼镜或接触镜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