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4302发布日期:2023-12-13 00:2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


背景技术:

1、预灌封注射器是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注射设备,它集成了注射器和药物容器的功能。这种注射器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预先装填好药物,并通过密封方式保护药物的纯度和有效性。预装药物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准备药物的时间和步骤。并且由于预灌封注射器是一次性使用的,因此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此外,预灌封注射器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密封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2、预灌封注射器的主要部件包括注射器本体、药物容器、活塞、针头和防护帽。注射器本体通常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药液的剂量和状态。药物容器一般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容量根据需要而定,可以装填不同剂量的药物。活塞用于推动药物进入针头并进行注射。针头则用于将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防护帽则用于保护针头在使用之前和之后的卫生。

3、然而现有的预灌封注射器在使用过后往往被随意丢弃,针头暴露在外,十分危险,为解决注射器丢弃后针头暴露的问题,操作者往往将拔下来的防护帽重新装回去。但是这样做有很多缺点,一方面防护帽为针头定制,开口较小,拔下来之后很难重新插回去,另一方面重新装回的过程容易让针头扎到操作者的手。

4、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护罩的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发明人此前也申请了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具体为cn114642793a,一种带有前置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防护罩通过推拉动作即可调整轴向位置,用于露出针头完成注射,以及注射完毕后包覆针头丢弃,避免针刺伤他人。

5、但是上述注射器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参考该申请的说明书部分,在预灌装注射器使用步骤的s1时,若操作人员向轴向近端方向推动所述防护罩单元的过程中,意外地对防护罩施加了垂直于轴向的力,则会存在防护罩直接脱离注射器筒的现象发生。原因在于对防护罩施加了垂直于轴向的力时,负责夹持在注射器筒上的相邻的两个止位钩之间向外扩张,导致两者之间的缝隙过大而使得注射器筒直接穿过两个止位钩,使得防护罩脱离注射器筒。

6、为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拔出针套时意外带动防护罩的预灌封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旨在沿针筒轴向拔出针套时,针套不会带动防护罩主体沿针筒轴向移动。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包括:

3、针筒,用于封装液体;

4、针座单元,安装在所述针筒远端;

5、针,安装在所述针座单元上,且与所述针筒连通以允许所述液体流通;

6、防护罩单元,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筒上,且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座单元上;

7、针套,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座单元上,以完全套接所述针;

8、所述针座单元包括凸棱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凸棱件远端面上并用于顶起所述针套的间隔台阶。

9、其中,间隔台阶的存在,使得针套套接在针上时,并没有完全紧贴在凸棱件远端面上,这样使得沿近端上拉防护罩单元以至于完全露出针套时,针套与防护罩单元没有重合部分,即沿轴向拔出针套时,完全不会带动防护罩单元移动,避免了拔出针套时意外带动防护罩单元的现象发生。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防护罩单元包括防护罩,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远端并用于卡合所述凸棱件的收缩环。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座单元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针的针座,所述凸棱件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座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座上并用于安装所述针套的扩张台阶。

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扩张台阶与所述间隔台阶相连。

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棱件包括远端止位面,近端止位面,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远端止位面与近端止位面的侧端止位面。

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间隔台阶设置在所述远端止位面上。

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收缩环包括远端止位环面以及近端止位环面;所述远端止位环面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止位环面的最小直径。

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远端止位环面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止位面的最大直径。

1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远端止位环面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止位面的最小直径。

1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筒远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防护罩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罩近端并用于顶起所述远端止位面的悬臂,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近端并用于卡合所述近端止位面的止位钩。

2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套近端设有示位环,所述示位环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远端止位环面的最大内径。

2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间隔台阶设置二个,或三个,或四个,且各个间隔台阶之间的角度相等。

2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筒远端设有导向斜面。

2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套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中的其中一种或其中组合物。

24、综上,将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完全分离开,确保在将针套从针头上拔下来时不会接触到防护罩,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25、1.避免误操作:将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分离可以避免在拔下针套时意外触发防护罩的滑动。这样可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拔下针套而不会干扰防护罩的位置。

26、2.提高稳定性:通过将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分离,可以确保防护罩在拔下针套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这样可以避免防护罩意外向远端滑动或掉落,降低误激发率,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27、3.方便快捷:分离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设计可以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操作人员可以专注于拔下针套,而无需额外关注防护罩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操作效率。

28、4.简化设计和制造:将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分离可以简化整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不需要考虑针套与防护罩的耦合和协调,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复杂性。

29、总的来说,将防护罩与针套的位置完全分离开可以避免误操作,提高安全性,方便快捷,并简化设计和制造过程。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预灌封注射器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4)包括防护罩(40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401)远端并用于卡合所述凸棱件(201)的收缩环(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单元(2)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针的针座(203),所述凸棱件(201)设置在所述针座(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座(203)上并用于安装所述针套(5)的扩张台阶(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台阶(204)与所述间隔台阶(20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件(201)包括远端止位面(201a),近端止位面(201b),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远端止位面(201a)与近端止位面(201b)的侧端止位面(201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台阶(202)设置在所述远端止位面(201a)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环(402)包括远端止位环面(402a)以及近端止位环面(402b);所述远端止位环面(402a)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止位环面(402b)的最小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止位环面(402a)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止位面(201a)的最大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远端止位环面(402a)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近端止位面(201b)的最小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罩(401)近端并用于顶起所述远端止位面(201a)的悬臂(403),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罩(401)近端并用于卡合所述近端止位面(201b)的止位钩(404)。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5)近端设有示位环(501),所述示位环(501)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远端止位环面(402a)的最大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台阶(202)设置二个,或三个,或四个,且各个间隔台阶(202)之间的角度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远端设有导向斜面(10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5)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本发明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包括针筒,用于封装液体;针座单元,安装在所述针筒远端;针,安装在所述针座单元上,且与所述针筒连通以允许所述液体流通;防护罩单元,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筒上,且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座单元上;针套,至少部分套接在所述针座单元上,以完全套接所述针;所述针座单元包括凸棱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凸棱件远端面上并用于顶起所述针套的间隔台阶。防护式预灌封注射器在沿轴向拔出针套时,针套不会带动防护罩主体轴向移动,这样可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拔下针套而不会干扰防护罩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祥,柏鹤,王义俊,郭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耀湃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