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5074发布日期:2023-12-02 09:2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


背景技术:

1、人体下肢静脉由三个系统组成:浅静脉系统、深静脉系统和连接浅静脉系统、深静脉系统的穿通静脉系统。浅表系统包括大隐静脉(gsv)和小隐静脉(ssv)及其属支等;深静脉系统包括胫骨前静脉和胫骨后静脉,它们联合形成腘静脉,向上延伸为股静脉;穿通静脉将腿部的深静脉系统连接到更靠近皮肤的表面静脉。正常或健康的穿通静脉将血液从表面静脉输送到深静脉,作为正常血液循环的一部分。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导致血液从深静脉系统流向表面静脉,形成诸如静脉曲张、水肿、皮肤和软组织变化、脂肪性皮肤硬化、慢性蜂窝织炎、静脉溃疡之类的问题。其中,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2、目前,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等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以切除曲张静脉为主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为临床沿用。该方法虽然可以切断静脉由上而下和由深而浅的血液倒流及切除扩张的曲张静脉,但因存在切口多、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长和影响腿部美观等不足,尤其大隐静脉剥脱时致使所属小分支断裂出血,造成伴行的隐神经和淋巴管永久或暂时性损伤,导致皮下出血、小腿及足内侧感觉障碍和小腿部淋巴小肿等并发症,故多数患者不愿接受,而电凝法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能够保持腿部美观等优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伤痛和精神压力。而且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据相关文献报道下肢病理性穿通静脉术后复发率约为7.2%~65.7%不等,其中病理性穿通静脉残留和再通导致复发的比例为70.4%~95.45%,因此病理性穿通静脉的处理至关重要。

3、其中,申请号为20182094841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病理性穿通静脉电凝器,该电凝器中电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凝头,电凝头接触病理性穿通静脉可使之迅速变性并被破坏,最终达到治疗闭塞的目的。虽然该申请中的电凝头为增大电凝范围对头部进行了结构改进,但是无论电凝头部如何改进,由于金属导丝的直径较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电凝头的位置和方向,以实现与病理性穿通静脉的接触,存在电凝效果一般、使用不便、容易复发等缺点。

4、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电凝效果好、复发率低的病理性穿通静脉电凝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电凝效果好、复发率低的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

2、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所述电凝器近端电连接供能设备,包括穿刺针、电凝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穿刺针为中空结构,所述电凝本体穿设于所述穿刺针内且可沿所述穿刺针的轴向方向位移,所述电凝本体近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供能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电凝本体从近端到远端依次包括连接部、膨胀部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所述导向部为直线型且沿所述电凝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膨胀部可伸出所述穿刺针并形成绕周向延伸的同时沿轴向往复地起伏分布的形状。

5、进一步地,所述电凝本体由镍钛材料制成。

6、进一步地,所述膨胀部上缠绕有第一弹簧圈,所述第一弹簧圈由铂金材料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远端和所述导向部上套设有绝缘护套;

8、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绝缘护套上缠绕有第二弹簧圈,所述第二弹簧圈由铂金材料制成。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上下两个配合部,两个所述配合部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配合部的接触面均开设有沿所述电凝本体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供能设备的近端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在所述凹槽内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弹性配合部,所述弹性配合部包括抵接部和两个v形腿;

11、两个所述v形腿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沿所述电凝本体轴线方向的两端,且所述v形腿的封闭端与所述抵接部背向设置,开放端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的下端抵接;

12、所述供能设备远端近端与其中一个所述v形腿的封闭端抵接。

13、优选地,所述电凝器还包括持针手柄,所述持针手柄套设于所述穿刺针的近端。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软管和连接头,所述连接软管近端与第一连接件远端连接,远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近端与所述持针手柄近端连接,且与所述电凝本体远端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电凝器还包括圆锥接头和护套,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穿刺针的外侧,所述圆锥接头套设于所述护套的远端且近端与所述持针手柄连接;

16、所述护套远端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远端与所述穿刺针的针头未重合。

1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申请提供的电凝器,通过穿刺针进行穿刺,并进入病理性穿通静脉,电凝器的电凝本体可沿穿刺针的轴向方向位移,供能设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凝本体,电凝本体可伸出穿刺针并与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接触,可实现对病理性穿通静脉的灼烧效果,以达到闭合病理性穿通静脉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19、(2)本申请中的电凝本体包括连接部和膨胀部,且电凝本体由镍钛材料制成,膨胀部在进入病理性穿通静脉之前可容置于穿刺针内,在进入病理性穿通静脉之后可从穿刺针内伸出并膨胀释放至与患者病理性穿通静脉匹配的绕周向延伸的同时沿轴向往复地起伏分布的形状,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挤压膨胀部的轴向外侧。膨胀部可在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形成支架的效果,使得膨胀部与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可形成稳定的相对关系与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操作者无需为保证受热效果而不断调整膨胀部的位置和方向,既保证了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的受热面积和热量,又降低了操作者的使用难度,且膨胀部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膨胀至合适的外径,使之与患者的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更好的贴合,让患者的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更完整地被灼烧,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复发几率,具有电凝效果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20、(3)本申请中的膨胀部上缠绕有第一弹簧圈,第一弹簧圈由铂金材料制成。其一,铂金的电阻大,可增大单位面积的产热量;其二,第一弹簧圈的形状增加了发热的表面积;

21、其三,第一弹簧圈缠绕于膨胀部上,增强了膨胀部的支撑稳定性;其四,铂金材料的第一弹簧圈可达到全显影的效果,使得操作者可实时监测膨胀部的相对位置与情况,提高病理性穿通静脉治疗的成功率;

22、(4)本申请中的电凝本体还包括导向部,连接部和导向部上套设有绝缘护套,可实现热量的隔离,减少对病理性穿通静脉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所述电凝器近端电连接供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病理性穿通静脉介入治疗的电凝器,电凝器近端电连接供能设备,包括穿刺针、电凝本体和连接件,穿刺针为中空结构,电凝本体穿设于穿刺针内且可沿穿刺针轴向方向位移,电凝本体近端通过连接件与供能设备的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中的电凝器,通过穿刺针进行穿刺,供能设备产生的电能传递至电凝本体,电凝本体可伸出穿刺针并与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接触,可实现对病理性穿通静脉的灼烧效果,以达到闭合病理性穿通静脉的目的,且电凝本体的膨胀部可膨胀释放至绕周向延伸的同时沿轴向往复地起伏分布的形状,使之与患者的病理性穿通静脉内壁更好贴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凝效果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鲁滨,田立剑,廉雪飞,王英平,关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维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