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6695发布日期:2024-03-18 18: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


背景技术:

1、主动脉的管壁为三层复合膜结构,分别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内膜内部对应的为主动脉真腔,主动脉内膜若破裂出现破口时,主动脉内的高速血流进入会进入到内膜和中膜之间内,将主动脉的管壁撕裂分层并在内膜和中膜之间靠近破口处形成主动脉假腔,这样易导致主动脉的管壁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既往对该病的治疗是基于长段覆膜支架对管壁破口的覆盖封堵,破口直径往往不到1cm,而覆盖这一破口所用的支架往往长达10cm甚至更长。这么长段支架的覆盖影响管壁的弹性,尤其对于临近主动脉分支血管开口附近的破口,支架的覆盖会影响分支血管的血供,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多种技术去进行分支血管的血流重建,操作复杂,且影响分支血管的远期通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封堵效果好,同时在主动脉血管内不会对主动脉血管靠近破口处的分支血管产生挤压的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包括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所述近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所述远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且所述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所述近端封堵部位于主动脉真腔内,所述远端封堵部位于所述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所述主动脉内膜破口处,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并由所述远端封堵部和近端封堵部夹持在所述破口处并将所述破口封堵,且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时,两个缺口相互对齐,以避让靠近所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所述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分别位于主动脉内膜破口处的真腔侧和假腔侧,并由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以使得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夹合在破口处以实现对破口处封堵,而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上的缺口对齐,以避让靠近主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分支血管,这样不会对对应位置处的分支血管形成挤压。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扣件、第二扣件、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均为可吸收材质件。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主动脉夹层假腔内血流不再流动而形成血栓,血栓后期被缓慢吸收,破口处也会逐渐修复,该封堵器逐渐降解,在管腔内不遗留异物,最终可避免主动脉真腔内形成血栓。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与分支血管的圆管形结构的匹配度好。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丝、递送管和推送套,所述递送管为可弯曲件,所述第一扣件为筒形件,其两端贯穿,所述第二扣件为筒形件,且所述递送管的一端穿入至所述第二扣件内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扣件和推送套均滑动套设在所述递送管,且所述第二扣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扣件和推送套之间,所述导丝穿过所述递送管,并伸出所述第二扣件外,所述推送套与所述第一扣件相抵,其用以推送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相抵。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介入手术时,经四肢小血管穿刺点处引入导丝,使得导丝通过破口处,建立起封堵器在主动脉内的通路轨道。递送管在导丝的导引下,可将其上的远端封堵部递送至经所述破口处,并进入到内膜和中膜之间,而递送管上的近端封堵部则可在推送管的作用下将其推送至与所述破口处,而相对与所述推送管来拉拽所述递送管,这样可使得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并实现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夹设在破口处,并将破口封堵。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送套靠近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向外翻边形成与所述第一扣件相抵的挡环。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推送管与第一扣件的抵接效果好。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扣件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的内孔收口至与所述导丝相抵,以由所述导丝将所述第二扣件远离所述第一扣件一端的内孔封堵。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手术时,在导丝未从第二扣件内孔拔出时,可避免主动脉假腔内的血液进入到第二扣件内。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扣件靠近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扩口形成插接端,所述第二扣件的对应端插入至与所述第一扣件内,并与所述第一扣件插接。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扣接效果好。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扣件靠近所述第一扣件一端的内孔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递送管的对应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递送管的螺纹端与所述第二扣件的内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后,可将递送管从第二扣件上拧下,并从血管内退出。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扣件内孔处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内部还嵌设有环形的膨胀件,所述膨胀件在所述导丝拔掉后膨胀至将所述第二扣件的内孔封堵。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导丝拔掉后,血液渗入至第二扣件内,并与膨胀件接触,且使得膨胀件膨胀至将第二扣件内孔继续封堵。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膨胀件的材质为膨胀性可吸收材质。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封堵效果好,且后期可逐渐降解吸收。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所述近端封堵部(1a)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2a),所述远端封堵部(1b)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2b),且所述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11),所述近端封堵部(1a)位于主动脉真腔内,所述远端封堵部(1b)位于所述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所述主动脉内膜破口处,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并由所述远端封堵部(1b)和近端封堵部(1a)夹持在所述破口处并将所述破口封堵,且所述第一扣件(2a)和第二扣件(2b)扣接时,两个缺口(11)相互对齐,以避让靠近所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2a)、第二扣件(2b)、近端封堵部(1a)和远端封堵部(1b)均为可吸收材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丝(3)、递送管(4)和推送套(5),所述递送管(4)为可弯曲件,所述第一扣件(2a)为筒形件,其两端贯穿,所述第二扣件(2b)为筒形件,且所述递送管(4)的一端穿入至所述第二扣件(2b)内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扣件(2b)和推送套(5)均滑动套设在所述递送管(4),且所述第二扣件(2b)均位于所述第一扣件(2a)和推送套(5)之间,所述导丝(3)穿过所述递送管(4),并伸出所述第二扣件(2b)外,所述推送套(5)与所述第一扣件(2a)相抵,其用以推送所述第一扣件(2a)与所述第二扣件(2b)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套(5)靠近所述第一扣件(2a)的一端向外翻边形成与所述第一扣件(2a)相抵的挡环(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2b)远离所述第一扣件(2a)的一端的内孔收口至与所述导丝(3)相抵,以由所述导丝(3)将所述第二扣件(2b)远离所述第一扣件(2a)一端的内孔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2a)靠近所述第二扣件(2b)的一端扩口形成插接端,所述第二扣件(2b)的对应端插入至与所述第一扣件(2a)内,并与所述第一扣件(2a)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2b)靠近所述第一扣件(2a)一端的内孔处设置有内螺纹(21),所述递送管(4)的对应端设置有外螺纹(41),所述递送管(4)的螺纹端与所述第二扣件(2b)的内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2b)内孔处远离所述第一扣件(2a)的一端内部还嵌设有环形的膨胀件(22),所述膨胀件(22)在所述导丝(3)拔掉后膨胀至将所述第二扣件(2b)的内孔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22)的材质为可膨胀可吸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夹层近分支血管破口封堵器,包括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近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一扣件,远端封堵部的中部嵌装有第二扣件,且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的边缘处均设置有一个缺口,近端封堵部位于主动脉真腔内,远端封堵部位于主动脉夹层假腔内,且均位于主动脉内膜的破口处,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并由远端封堵部和近端封堵部夹持在破口处并将破口封堵,且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时,两个缺口相互对齐,以避让靠近所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其结构简单,且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分别位于主动脉内膜破口处的内侧和外侧,并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以使得近端封堵部和远端封堵部夹合在破口处以实现对破口处封堵。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卫任,张宏鹏,容丹,葛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