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334709发布日期:2024-03-18 17: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提取及巴布剂制备方法,特别是金黄软膏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金黄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跌打损伤、活血化瘀、软组织损伤等症,疗效好且在医院销售量大,其主要由10味中药组成,其中大黄、白芷、姜黄、黄柏为主药,天花粉、陈皮、苍术、生天南星、甘草、厚朴等为辅药。平常的外用膏贴会使患者的皮肤发红发痒甚至过敏等症,而且治疗效果不佳,而西药治疗的口服药物容易在人体内积累,激素类药物又容易留下后遗症,因此一种见效快、使用周期短、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且没有副作用的跌打损伤治疗药是市场所需求的。

2、金黄软膏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将药粉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吸附到纳米材料上,再做成巴布剂,可加快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释放、减少药物降解、提高血药浓度和药物利用度,而且使用简单周期短、不会引起皮肤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金黄散里的十味中药为原料,通过回流提取和旋转蒸发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用纳米材料吸附有效成分后再做成巴布剂,其原料易得且操作简单,还能更好的提高疗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3、步骤1:制备金黄软膏提取液;

4、步骤2:将金黄软膏提取液与水总体积为10ml混匀,加入多巴胺或多孔碳酸钙,超声后放到搅拌器上反应2h,其中以7200r的转速离心6min,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获得金黄软膏纳米制剂;

5、步骤3:分别制备7种预制物,将预制物、聚丙烯酸钠和甘油按顺序搅拌混合后制得膏浆,再将膏浆涂于支持层上,并覆盖隔离层即得金黄软膏巴布剂。

6、可选的,在步骤1的执行过程中,以1:4的料液比将金黄散粉末和70%的乙醇置入圆底烧瓶中进行回流提取,水浴温度设65℃,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计时1h,过滤,重复两次后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倒入蒸馏瓶中进行旋转蒸发,控制温度和转速,获得金黄软膏提取液。

7、可选的,步骤3中的7种预制物,预制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8、酒石酸加水制备获得预制物1;

9、苯甲酸钠加水制备获得预制物2;

10、焦亚硫酸钠加水制备获得预制物3;

11、聚维酮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加甘油搅拌后制备获得混合物,再加山梨醇和水搅拌制备获得预制物4;

12、明胶加水制备获得预制物5;

13、白陶土加金黄软膏纳米制剂、预制物2和预制物3制备获得预制物6;

14、甘羟绿加甘油制备获得预制物7。

15、可选的,在步骤3的执行过程中,使用聚丙烯酸钠加甘油搅拌获得的第一混合物,再加入预制物4、预制物6、预制物5和预制物1搅拌120min获得第二混合物,静置12h以上的时间后,与预制物7搅拌20min获得膏浆。

16、与传统的贴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1)提取的原料低廉易得、来源广泛。

18、(2)提取过程工艺简便、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19、(3)本发明金黄软膏有效成分提取液的原料便宜易得,所用到的实验器材也很常见简单,且提取过程操作简单,可以大规模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执行过程中,以1:4的料液比将金黄散粉末和70%的乙醇置入圆底烧瓶中进行回流提取,水浴温度设65℃,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计时1h,过滤,重复两次后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倒入蒸馏瓶中进行旋转蒸发,控制温度和转速,获得金黄软膏提取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7种预制物,预制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软膏巴布剂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1)将称量好的金黄散粉末放到圆底烧瓶中,再将70%的乙醇倒入圆底烧瓶,搅拌混匀后开始回流提取;2)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1h后过滤,再重复一次回流提取,合并两次滤液;3)将两次滤液倒入蒸馏瓶中,设定好温度和转速,得到1g/ml的金黄软膏有效成分提取液;4)将有效成分吸附到纳米材料上,收集沉淀;5)将得到的沉淀和巴布剂基质混合制备成金黄软膏巴布剂。该产品的提取工艺、吸附过程和巴布剂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且成本低,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辉,覃芳怡,韦庆敏,徐家瑶,王书龙,苏聪学,卢海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林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