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照护机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5999发布日期:2023-09-09 16:2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起身照护机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复健与健康照护辅助器材,特别是指一种起身照护机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模块。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寿命不断的延长,这使得每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升高,也使得相关医疗复健与看护需求不断上升,连带的相关周边医疗复健与健康照护辅助器材的需求也不断看涨。

2、失能型态有因高龄伴随身体机能的衰退与失能,有因疾病和意外造成身体损伤和失能,对于失能者的日常生活看护与医疗复健,一般医护及照顾人员,为了方便照顾行动不便的失能者,通常会利用病床、轮椅、助行器、移位机等的辅助移动工具来帮助失能者移动。

3、但对于失能者的照护、治疗、复健、运动的过程中,会因失能型态与失能程度的不同,所需要的辅具种类和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种辅助移动工具在失能者康复过程中使用的时机是有限度的,且每每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就因失能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而不再使用,反之亦然;再者,失能者与看护者也因此必须经常购买不同功能的辅助移动工具来使用,此举不仅提高失能者、家属、看护机构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医护及看护上的不方便。

4、此类移位和照护辅具对于年老体弱者、失能者而言,能够使用其辅助使用者方便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移动与转位任务。对护理人员来说,借助此移位和照护辅具能够省力地有效提高其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员因照护所产生的腰部、背部损伤的风险。

5、但同时,对于年老体弱者、失能者而言,日常的站立和肌力训练的复健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训练能够降低肢体肌肉萎缩的风险,同时还能够提高步行能力,有助于下肢的康复。

6、当前市场上的此类移位辅具基本可满足对年老体弱者、失能者进行移位的需求,但功能性多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日常肢体训练(例如行走、下蹲等来保持肌肉健康),并且在进行其他基本生活活动如清洗、如厕等时,使用不便。

7、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满足失能者日常生活活动以及基本康复训练功能性强的、可配合多种不同照护模块使用的移位和照护辅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欲积极解决的问题之一。

8、现有技术中,专利号twm622595揭示一种升降主机,可与多种照护模块搭配组合而产生多样的照护功能,该升降主机包括:一立柱模块,包括一固定支架和一升降支架,该升降支架位于该固定支架的上方且可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该升降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耦合接口,用以装接该多种照护模块;一移位模块,包括一底盘单元和一轮脚组,该轮脚组枢接于该底盘单元的侧端,该底盘单元具有一平坦的上表面且与该固定支架连接,以及可作为踏板之用;一驱动模块,装设于该底盘单元,驱动该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及一手柄模块,安装于该立柱模块的一侧,用于推动或拉动该升降主机。

9、现有技术中,专利号twi791298披露一种乘载模块,可拆卸地装设于一垂直支撑模块上,该乘载模块包括:二个装接基座,安装在该垂直支撑模块上;二个护栏,分别藉由一第一耦合装置可转动的与该装接基座相连接和锁固;二个附加电路板,分别藉由一第二耦合装置安装于该二个护栏的底部,当该附加电路板向上掀起时贴近该护栏,当该附加电路板水平放置时可用于乘载重量;以及一背靠组件,藉由一第三耦合装置与二个该护栏相连接和锁固。

10、现有技术中,专利号twi791297披露一种垂直支撑模块,可与多种照护模块搭配组合而产生多样的照护功能,该垂直支撑模块包括:移位模块,至少包括一底盘单元和一轮脚组,该轮脚组枢接于该底盘单元的侧端,该底盘单元具有一平坦的上表面,可作为踏板之用;支撑骨架模块,包括复数根立杆和复数个连接板,该复数根立杆的一端装接固定于该底盘单元上,另一端与该复数个连接板联接并固定在复数个该连接板的下方;以及耦合模块,包括复数个耦合装置和复数个耦合接口,设于该移位模块和该支撑骨架模块上,用于装接、锁固该不同功用的照护模块;其中,该耦合接口包括复数个第一锁孔,该复数个第一锁孔是沿该立杆的垂直方向布设于上;该耦合装置包括一高度调整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滑动套设于该立杆上,并通过该第一锁孔锁固于该立杆上。

11、上述现有技术对于起身站立和复健照护之相关功能上仍显有不足之处,有改善的必要,因此,本发明乃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身照护机,次要目的在于提供起身照护机其中的多种健康照护模块,该起身照护机及健康照护模块可供使用者进行起身、站立、乘坐、以及移位等照护,并可进行日常活动与复健运动。

2、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起身照护机,可与多种健康照护模块搭配组合而产生多样的照护与复健功能,起身照护机包括有照护主机、升降移位模块、以及下肢支撑组件。

3、照护主机包括一个移位底盘、一个立架组件和一个坐椅模块,移位底盘用于起身照护机的移动,移位底盘包括一个底盘单元、一个轮脚组件和一个站立踏板,轮脚组件枢接于底盘单元的侧端,站立踏板可拆装地装设于底盘单元。

4、升降移位模块装设于照护主机,包括一个基架组件、一个平行杆组、一个耦合座和一个驱动装置。基架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基架,安装在照护主机,平行杆组包括一个主吊臂和多个上吊臂,平行杆组的一端以枢接点枢接于固定基架,另一端枢接于耦合座,耦合座设有不同的耦接界面,驱动装置一端装设于基架组件,另一端枢接于平行杆组,用以驱动平行杆组基于枢接点而转动。

5、下肢支撑组件包括一个腿靠组件,装设于基架组件,用以支撑和稳固使用者的身体。

6、进一步地,起身照护机还可以包括一个吊布床模块,装设于耦合座,吊布床模块包括有一个承载架、一个吊布床、以及二个床杆,承载架装设于二个耦接装置,至少设有四个承锁装置。吊布床的本体呈矩形,具有两个长边与两个短边,两个长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挠性管套。床杆分别套接于吊布床两侧的挠性管套,承载架通过四个承锁装置与床杆相连接和锁固。

7、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起身照护机所使用的照护主机,包括一个移位底盘、一个立架组件、以及一个坐椅模块。

8、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起身照护机所使用的升降移位模块。升降移位模块装设于照护主机,包括一个基架组件、一个平行杆组、一个耦合座和一个驱动装置。基架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基架,安装在照护主机,平行杆组包括一个主吊臂和多个上吊臂,平行杆组的一端以枢接点枢接于固定基架,另一端枢接于耦合座,耦合座设有不同的耦接界面,驱动装置一端装设于基架组件,另一端枢接于平行杆组,用以驱动平行杆组基于枢接点转动。

9、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起身照护机所使用的下肢支撑组件。下肢支撑组件包括一个腿靠组件、一个骑杆组件、以及二个足部固定组件,装设于照护主机,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身体并固定使用者足部。腿靠组件包括二个腿靠滑座、二个腿靠座和二个腿靠垫,其中,二个腿靠滑座分别装设于固定立柱或耦合滑座的两侧,腿靠座可调节前后位置地装设于腿靠滑座,腿靠垫装设于腿靠座。骑杆组件包括一骑杆耦接座、一骑坐杆和一骑坐椅,其中,骑杆耦接座可调节高度地装设于照护主机或固定立柱,且位在腿靠组件上方,骑坐杆装设于骑杆耦接座,骑坐椅可调节前后位置地装设于骑坐杆。

10、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起身照护机所使用的吊布床模块。装设于升降移位模块的耦合座,吊布床模块包括有一个承载架、一个吊布床、以及二个床杆,承载架装设于二个耦接装置,至少设有四个承锁装置。吊布床的本体呈矩形,具有两个长边与两个短边,两个长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挠性管套。床杆分别套接于吊布床两侧的挠性管套,承载架通过四个承锁装置与床杆相连接和锁固。

11、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六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起身照护机所使用的坐椅模块。坐椅模块可拆装地装设于立架组件,坐椅模块包括二个第一装接装置、二个第二装接装置、二个第三装接装置、二个枢接座、一个椅架组件、一个坐板组件、以及一个椅背组件,二个枢接座分别通过组装装置可拆装地安装于固定立架,椅架组件包括二个椅架,分别通过第一装接装置可转动地固定于枢接座,坐板组件包括二个坐板,分别通过第二装接装置可转动地固定于椅架的底部,椅背组件通过第三装接装置锁固于椅架。

12、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四较佳实施例提出的下肢支撑组件所使用的腿靠组件。腿靠组件包括二个腿靠滑座、二个腿靠座和二个腿靠垫。

13、为达到本发明所述优点的其中之一,本发明的第八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模块,更具体的说,是第四较佳实施例提出的下肢支撑组件所使用的骑杆组件。骑杆组件包括一个骑杆耦接座、一个骑坐杆和一个骑坐椅。

14、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起身照护机,其中的健康照护模块可多种互相搭配组合而产生多样的复健与照护功能,尤其能够借由动力而协助使用者进行站立起身的功用,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对失能者一类的使用者提供多种健康照护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供失能者起身、站立、乘坐、移位、如厕、步行等照护以及日常活动的功能。并且不同的健康照护功能可视使用需求进行自行搭配,实现一机多用,因此,每次使用不同的照护功能时,不需要更换和购买不同种类的辅具,节约使用者的看护照料成本。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