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6618发布日期:2024-03-18 18:4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辅助架,具体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小儿普外科,是医院外科建立的一个小儿专科,在小儿普外科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一般需要使用到一些辅助治疗装置,目前市面上的临床辅助治疗装置种类繁多,尤其是用于辅助存放拿取治疗工具的治疗装置的使用尤为广泛,可如中国专利cn202211382768.0公开的一种临床胃肠外科手术辅助架,可知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支撑装置进行伸缩,从而可以调整装载盘的位置,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将装载盘调整至舒适的位置,方便于拾取与放置手术器械,以及再如中国专利cn202311051862.2公开的一种外科临床用手术辅助架,可知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需要将置物托盘的高度和具体位置调节至适合的位置,并能随时把手术用具或手术垃圾暂时放置置物托盘和废物桶中,方便于医护人员对手术用具的使用和更换。

2、基于现有技术的检索,在医护人员使用治疗工具进行临床治疗时,一般是将治疗工具从封闭的存储柜中取出后,再放置在裸露在外的托盘架上,供治疗过程中拿取使用,因此存储柜和托盘架的设置,使得整体成本较高,并且还需要医护人员对治疗工具转移后再进行治疗使用,增大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治疗效率。

3、而且托盘架直接将托盘暴露在外,使得放置在托盘上的治疗工具也同样裸露在外,因此,治疗工具只能短暂的存放在托盘架上,不便于对治疗工具进行后续存储,而治疗工具在存储柜内一般都是多层摆放设置,若直接从存储柜内拿取工具使用,由于每层摆放的工具高度不同,因此当拿取较低位置的工具时,还需要医护人员弯腰拿取,给医护人员造成不便,影响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辅助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

3、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通过升降座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且位于分隔板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前侧壁且位于分隔板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

4、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所述第一载物托盘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载物托盘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滑杆;

5、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载物托盘进行先上移再横移或先反向横移再下移动作,第一载物托盘进行先上移再横移动作后,从一侧第一开口处移出箱体外且与第二载物托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载物托盘进行先反向横移再下移动作后,复位收回箱体内且位于第二载物托盘位下方;

6、第一联动机构,当所述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驱动第一载物托盘上移时,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作用,驱动第二载物托盘从另一侧第一开口处水平移出箱体外;当所述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驱动第一载物托盘下移时,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作用,驱动第二载物托盘从另一侧第一开口处反向水平移回箱体内;

7、垃圾桶,所述垃圾桶与箱体内底壁滑动连接;

8、第二联动机构,当在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载物托盘向箱体外侧水平移动时,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作用,驱动垃圾桶从第二开口处水平移动出箱体外;当在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载物托盘向箱体内侧水平移动时,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作用,驱动垃圾桶从第二开口处水平移动回箱体内。

9、可选的,所述箱体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开口处通过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箱体之间且位于定轴外表面连接有扭簧,所述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上端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驱动架。

10、可选的,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滑孔,所述导向滑孔包括用于滑动连接第一滑杆的第一导向滑孔和用于滑动连接第二滑杆的第二导向滑孔,所述第一导向滑孔呈倒l型,所述第二导向滑孔呈“一”字型,所述第二导向滑孔与第一导向滑孔水平部分重合且延伸出第一导向滑孔水平部分的另一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包括:

12、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设于箱体后侧壁,第一壳体内通过轴承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上开设有摆动滑孔;

13、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固定设于箱体后侧壁,所述第一滑座内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内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朝向箱体的一侧面固定设有拨销,所述拨销与摆动滑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一避让孔。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

15、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设于箱体前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内通过轴承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齿轮;

16、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滑杆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载物托盘进行上移或下移时,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壳体下壁开设有与第一齿条相适配的第二避让孔;

17、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齿轮;

18、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箱体前侧壁固定设有用于滑动连接第三滑块的第三滑座。

19、可选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

20、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组件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

21、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与第四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三齿轮;

22、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垃圾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23、可选的,所述箱体内侧壁且位于分隔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设有两组,当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均收回箱体后,两组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分别位于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上端。

24、可选的,所述箱体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的第三避让孔,所述垃圾桶前侧面固定设有第二密封板。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6、一、本发明通过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载物托盘进行先上移再横移或先反向横移再下移动作,当第一载物托盘移动机构驱动第一载物托盘上移或下移时,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作用,能够使得第二载物托盘进行水平移动或反向水平移动,通过该临床辅助治疗装置不仅能够将治疗工具进行存储,还能无需转移治疗工具,直接将治疗工具裸露在外,方便拿取;

27、其一:在使用时,将位于箱体内下端的第一载物托盘先上移至位于箱体内上端的第二载物托盘水平后,再横移出箱体外,将位于箱体内上端的第二载物托盘直接横移出箱体外,从而使得伸出箱体外后的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根据医护人员的身高通过升降座对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的高度进行统一调节,方便医护人员拿取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上放置的医疗工具进行使用,提升医务人员的治疗效率;

28、其二:在使用后,将第二载物托盘和第一载物托盘重新收回箱体内上下设置,对第一载物托盘和第二载物托盘上的治疗工具进行存储,减少治疗工具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29、二、本发明当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载物托盘进行水平移动或反向水平移动时,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作用,驱动垃圾桶水平移动出箱体外或水平移动回箱体内;

30、其一:使用时,垃圾桶从第二开口处水平移动出箱体外,从而使得垃圾桶裸露在外,便于接收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从而便于后续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

31、其二:使用后,将垃圾桶收进箱体内,在减少该临床辅助治疗装置的占地面积的同时,还能避免垃圾桶内的医疗废弃物长时间暴露在外,污染周围空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