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副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0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副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供医疗用的付罐。
通常中医治疗疾病时采用的火罐是只有一个罐口的罐体,使用时将一燃烧物投入火罐内,然后在燃烧物尚未燃尽时立即将火罐口压在人体皮肤上,罐体内的氧气燃烧完后产生负压,使罐体紧吸在人体皮肤上达到治病之目的。从古到今中医的火罐疗法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一直没有人对火罐进行过改进。这种古老的办法由于对火罐内的压力、环境等因素无法控制,从而使其产生的治疗范围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为人体的局部创造以实现治疗功能为目的的可控环境的医用器械。
本发明所说的医用付罐是一个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制成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罐体。罐体上除有一罐口外,还有一个或数个与外界相通的连接口。连接口与附属设备接通就可使罐内的压力达到所需要的数值。也可通过连接口向罐内输入治疗所需的气体或液体等,以达到定性定量控制治疗环境的目的。医用付罐可用玻璃、陶瓷、玻璃钢、金属材料、塑料、木材等硬质材料制成。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使传统的中医火罐疗法定量化,使只限于利用负压治疗疾病的火罐疗法,发展到了不但可以用负压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用负压和药物环境等理化、生物因素共同治疗疾病的付罐疗法。
1.付罐罐体;2.罐口 3.连接口 4.连接口。
实现该发明的最好方式是用玻璃制成一系列如附图所示的具有不同罐口口径的付罐,以便根据不同需要选用。
权利要求
一种作医疗用的罐形器具,其特征在于除具有一个罐口外,罐体上有一至数个供作为了控制罐内各种理化、生物因素而连接附属设备的外联接口。
专利摘要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可供作医疗用的副罐。本发明是受传统中医学所运用的火罐疗法的启发而研制的。发明的目的是供医疗运用。按照副罐的设计图样,用适当的材料(如玻璃、塑料、玻璃钢等)制造即成。比起传统火罐来,副罐在治疗使用的因素种类、力量大小、部位多少上有极大的提高。用玻璃做成具有两个外联接口的、罐口大小不同的一系列副罐即可运用。
文档编号A61M1/08GK85102424SQ85102424
公开日1986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付文心 申请人:付文心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