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793阅读:2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磁源和炙针所组成的磁针器,它特别适于穴位磁场疗法,属于磁疗器具。
疾病的磁场疗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近年来不断发展,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磁疗所用器具,如日本研制的一种“磁气针炙针”由磁源和炙针组成,而磁源是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的中空永磁套。这种结构不但磁强度低,而且因磁力线分散,对相邻穴位伴生不应有的刺激,产生治疗中的付作用,限制其扩大应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磁场强度大,磁力线束集中,不对相邻穴位产生付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磁针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结构特征来保证的。
根据同性磁极相斥,即同性极磁力线被斥向外折转的原理,选用至少三个磁铁,并将其同性极,如N极向S极,向心的嵌合在内外套圈之间,组成内、外圈为不同磁极性,并且内套圈磁极的磁力线由于相互排斥而集束向外折转的磁源,磁源和可在内套圈中自由伸缩的炙针,构成磁针器。如果采用强导磁体材料制作内套圈,则对增强磁力线集束性有利。
使用时,可根据对穴位刺激强弱的要求,从磁源的内套圈中拉出或缩进炙针,甚或干脆拨掉炙针、采取直接将套圈一端对准穴位等方式,获得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磁强度,提高磁疗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磁针器、比目前采用普通磁块作磁源的磁场强度大,磁力线束集中,对人体穴位刺激面积小而深,即增强了疗效又避免了对其周围的俞穴与经络的干扰,保证了正确施治。同时磁针器也可以作为电磁针与磁鍉针的磁化源。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磁针器的最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构造。
选用至少三块磁铁〔1〕,并将磁铁〔1〕的同性极,如N极或S极,向心的嵌合在内、外套圈〔3〕、〔4〕之间,构成磁源,磁针〔2〕可以在内套圈〔3〕中自由伸缩。本实施例中嵌合在内、外套圈之间的磁铁〔1〕之间可加隔垫、也可以不加。
本实施例中,由磁铁嵌合而成的磁源的内套圈内径为1~10mm,外套圈内径尺寸在保证大于内套圈的前提下,可在5~30mm中选定,磁源的长度以5~50mm为宜。内套圈由强导磁体材料制成,内套圈端,磁场强度选定为100~5000GS,并以此决定所选嵌合磁铁的数量及磁场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由磁源和灸针组成的磁针器,其特征为选取至少三块磁铁,并将磁铁的同性极向心的嵌合在内、外套圈之间,组成磁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针器,其特征为磁源的内套圈由强导磁体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针器,其特征为磁源的内套圈内径为1~10mm,外套圈内径为5~30mm,磁源长度为5~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针器,其特征为内套圈端口磁场强度为100~5000GS;
专利摘要一种特别适于穴位磁场疗法的磁针器,其磁源由至少三块磁铁并将其同性极,如N极或S极,向心嵌合在内、外套圈之间所组成。该磁源内、外套圈具有不同磁极性并且内套圈磁极的磁力线集束向外折转。本磁针器比目前采用普通磁块作磁源的磁场强度大,磁力线束集中,对人体穴位刺激面小而深,既增强了疗效又避免了对其周围俞穴与经络的干扰,保证了正确施治。同时本磁针器也可以作为电磁针与磁针的磁化源。
文档编号A61N1/05GK2041186SQ8821055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19日
发明者侯升魁 申请人:沈阳市中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