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印模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78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印模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牙齿镶复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
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器官,缺失牙齿将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人们都希望得到可心的义齿。在口腔科牙齿镶复时,首先使用印模托盘来采印牙颌模型,印模托盘是印模材料的容器,是制做义齿的必用工具。采印牙颌模型的工艺过程是调和适量的印模材料,装入托盘后即放入口内,待材料凝固后,小心地将印模从口中取出,用水轻轻冲去唾液和碎屑,或用2%硫酸钾溶液将其固定。将印模内的水分吸干,然后将调和好的石膏灌入印模内,待石膏硬化后,将模型与印模托盘分离,医生在此模型基础上为患者制做义齿。从上述印模过程中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印模托盘要在患者的口腔内至少停留十几分钟,因此,托盘必然要被唾液所沾污。一些患者或本人患有疾病、或是带病菌或带病毒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甚至草率地消毒一下,何况有些病毒很难灭活,那么把这种印模托盘又拿来给其他患者继续使用,这就必然造成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印模托盘自问世以来,至今国内外均采用金属如,铝、不锈钢材料经冲压、铆接、抛光等工序制做,在牙齿镶复过程中长期反复使用,而且由于金属托盘的长期使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造成托盘班痕。口腔是传播和传染病菌的主要渠道和器官,因此,重复使用印模托盘必然产生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改变口腔镶复过程中存在的这一弊端,实在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身体健康的大事。据1985年3月同济医科大学,对医疗器械检测203份中HBsAg阳性38份,阳性率为18.7%1987年中国预防医科学院提出对爱滋病的预防,应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被污染的物品;1982年报导了在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率平均为8.75%,因此全国大约有9200万人为此种病毒的带毒者,并报导了肝炎发病率在口矫医生(镶复医生)为11%,Sanger提出肝炎的传播,已成为牙科工作中最令人苦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印模托盘,以消除医源性交叉感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托盘体、手柄组成的,托盘体包括有槽、侧翼及堤,该印模托盘是由聚苯乙稀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塑料为材料,使该印模托盘为一次性使用。因此有如下优点1、在镶复义齿时,从根本上保证了患者不会因为使用印模托盘而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
2、由于塑料导热性差,在采印牙颌模型时,在口腔中会使患者感到比金属托盘触觉更适口、更舒适。
3、在印模的分离中更容易脱模,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4、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造型结构合理,外观整洁光亮。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口上颌印模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口下颌印模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磨牙印模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牙印模盘结构示意图。
参考
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托盘体1、手柄2组成的,托盘体1包括有槽3、侧翼4及堤5组成,该印模托盘是由聚苯乙稀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其制造方法是根据该印模托盘的形状开模具,然后,将聚苯乙稀塑料通过注塑机一次性注塑到模具中去,即得到了所需要的印模托盘。使用方法与现有金属印模托盘相同。附图2、3、4与附
图1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均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印模托盘,它是由托盘体1、手柄2组成的,托盘体1包括有槽3、侧翼4及堤5,其特征在于该印模托盘是由塑料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印模托盘,其特征在于塑料是指聚苯乙稀塑料。
专利摘要一种在牙齿镶复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印模托盘,该印模托盘是以塑料为材料通过注塑机一次注塑成型的,并且一次性使用的。因此在牙齿镶复时,从根本上保证了患者不会因为使用印模托盘而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造型结构合理,外观整洁光亮。
文档编号A61C9/00GK2031274SQ8821047
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7日
发明者孙世源 申请人:孙世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