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0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中药双给热微机程控炒制机,是依照中药传统炒制的特点和需要,结合炮制烘法新工艺研制出的一种具有烘烤加热和底锅加热双给热功能,有手动控制和微机自动控制的中药多功能新型炒制机。
中药炮制加工在制药业中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传统炒制工具主要是铁锅和铁铲,热源为煤火和柴火,因此温度难以控制,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炒制的药材质量也因人而异有很大的差别,1987年以来,为有效的控制热源“火力”的大小,开始有电加热炒药机出现,如长春市桂林电讯材料厂生产的ZHC600/800型、800/1000型,红外线中药烘炒机(中国医药报1087年7月27日第二版)山东淄博饮料厂生产的DZC-640型电热式中药炒药机(中药事业报1987年8月15日第二版)这些设备虽然采用了电加热,但设备的功能都较简单,机械化程度比较低,控温性能也比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采用手动控制和微机自动控制两套操作系统的中药炒制设备,该机能自动完成中药炒制过程中的升温、恒温、程序升温,能由微机系统输入各项炒药工艺参数,实现自动开门进料,自动控制搅拌转速,自动喷淋液体辅料,自动排烟排汽,自动开门出料,自动冷风降温,自动喷水灭火,装有工艺记录和温度数字显示仪表,工艺数据和工作状况可在微机屏幕汉字显示,并以汉字人机对话输入操作,可进行工艺数据的贮存与录制,炒药结束时能自动显示或打印烘烤温度,底锅温度和药物温度的变化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烘烤加热和底锅加热双给热功能的中药炒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由炒制机主体及操作控制台和微机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在炒制机主体部分的炒药锅内顶盖下方装有一个可控温的烘烤加热器;在炒药锅的底部锅底下边装有一个可控温的底锅加热器;在炒药锅内的后侧装有一组热电偶;在炒药锅的底板上边装有可控转速的药物搅拌器;在炒药锅的顶盖上边装有一个进料门;在炒药锅的前侧装有观察取样孔;在炒药锅的左侧装有排烟口活门;在炒药锅内右侧有液体辅料喷淋管;在炒药锅外右侧装有能控制转速的锅体降温风机;在炒药锅的底部装有出料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就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特性和情况。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的示意图。
图2是对
图1中I部分所作的剖视图。
参照这些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的结构,炒制机主体I的顶部有一个进料斗(1),进料斗的下部安有一个能水平拉开的进料门(2),进料门的开、关由电机带动,电机由操作控制台II和微机系统III按所需烘烤温度或底锅温度自动控制开关进料门的下部和炒药锅(4)相连,炒药锅(4)顶盖下方装有一个可控温的烘烤加热器(5),加热器的表面可采用普通电加热烘烤或装有远红外板进行远红外烘烤。在炒药锅(4)的底部锅底板下边装有可控温的底锅加热器(9),可对锅底板进行直接加热,与烘烤加热器(5)形成了锅体双给热新结构。在炒药锅(4)的底板上边装有可控制转速的药物搅拌器(7),在炒药锅(4)的左侧接有排烟口活门(11)和排烟风道(16),通过可控转速的排烟风机能进行负压排烟,在炒药锅(4)的前方装有观察取样孔(8)在炒药过程中可随时观察药物或取样检测,炒药锅(4)内右侧有液体辅料喷淋管(6),炒药锅(4)外右侧装有能控转速的锅体降温风机(17),在炒药锅(4)内后方有一组热电偶(12),能随时监测锅内的烘烤温度,药物温度和底锅温度,在炒药锅(4)锅底左部是由电机带动开、关可向下方打开的出料门(13),与出料斗(15)相通,出料斗(15)上方装有喷水灭火管(14),供炒炭时熄灭药物中火星使用。炒药锅(4)外右下方的电动机(10)可通过减速箱(18)带动锅内搅拌器(7),在炒药锅外侧有两台离心式输液泵(3),一台与液体轴料导管相连,接液体轴料喷管,另一台与冷水导管相连,接喷水灭火管。两台输液泵的开泵时间,喷液速度和喷液量均可控制。以上设备的运转,均可由操作控制台II进行手动控制或微机III自动控制。
由于本机采用先进电子技术,实现了微机系统自动控制,具有双热功能,既显示了烘烤加热使药物受热均匀,色泽一致,质地泡松酥脆,不糊片,不焦化避免了生热不匀现象的优点,又显示了传统底锅加热的特色,克服了烘烤加热在炒焦,炒炭时不易存性的缺点。炒制机自动控温双给热新功能在炒药工艺稳定,钦片质量均匀,炒制质量重现性好等方面比其它类型炒药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试用表明该机可适用于中药的炒黄、炒焦、炒炭、酒炒、醋炒、盐炒、姜汁、糊炒、密炙、麸炒、上炒、米炒、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等多种类型钦片的加工、可供科研、教学、医院、药房、药厂等单位使用。
结合最佳实施例已将本发明作了详细介绍,但这仅仅是例子,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很容易地作其它的改变和改进。
权利要求1.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由炒制机主体I、操作控制台II和微机系统III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内顶盖下方装有一个可控温的烘烤加热器(5),在炒药锅(4)的锅底下边装有可控温的底锅加热器(9)。构成锅体双给热新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内的后侧装有一组热电偶(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的底板上装有可控转速的药物搅拌器(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的顶盖上边有一个进料门(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的炒药锅(4)的前侧装有观察取样孔(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内一侧有液体辅料喷淋管(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的一侧接有负压排烟口活门(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的炒药锅(4)外侧装有能控制转速的锅体降温风机(1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炒药锅(4)锅底部一侧是可控开关的出料门(1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其特征在于炒制机主体I的出料斗(15)上方装有喷水灭火管(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烘烤加热和底锅加热双给热功能,能采用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套操作系统的多功能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该机主要由炒制机主体、操作控制台和微机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炒制机主体主要由进料斗、进料门、炒药锅、烘烤加热器、底锅加热器、热电偶组、药物搅拌器、液体辅料泵、液体辅料喷管、观察取样孔、负压排烟风道、出料门、出料斗、灭火供水泵、喷水灭火管、电动机、减速箱等组成。
文档编号A61J3/00GK2058331SQ9020003
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6日
发明者李铁林, 江文君, 徐志坚, 周杰, 李川, 安永禄, 侯建平, 王志敏, 毛淑杰, 姜宗义 申请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