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电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201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电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的电器控制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医疗部门广泛使用的X线诊视床的技术性能都比较落后。以国产C30型X线诊视床为例,其自动化程度低、诊断时间长、精确性差、对医务人员有直接的辐射伤害。因此,其使用效果不理想。改进现有X线诊视床,使其具备遥控摇篮自动化操作功能,必将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大大提高X线诊视床的使用价值,从而改善目前X线诊视床的技术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的电器控制装置。使其具备如下控制功能。
1、荧光屏滑架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
2、自动进片控制功能。
3、自动复位功能。
4、床身、床面旋转升降控制、中心锁定功能。
5、滑架升降、前后、左右运动控制功能。
6、压迫器控制和保护功能。
7、光栅控制功能。
8、胶片位置选择控制功能。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电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机与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身床起卧角度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升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床面旋转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架升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架左右运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迫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栅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胶片位置选择及显示定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书附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片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表现为利用了有线电器遥控完成了摇篮诊视床的各部件的机械运动的操纵控制,安装了红外线自动定位、保护和自动复位等电路实现了荧光屏滑架的自动定位和保护以及压迫器自动控制。
以下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以及工作过程做详细介绍。一种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电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由电源供电电路、开机与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控制电路、床身起卧角度控制电路、床面升降控制电路、床面旋转控制电路、滑架升降控制电路、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滑架左右运动控制电路、压迫器控制电路、光栅控制电路、胶片位置选择及显示定位控制电路、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自动进片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等电路搭接所构成。
电源供电电路参见说明书附
图1,由串接在A、B、C三相线中的熔断器RD1~3、交流接触器触点DJ1、DJ2、DJ3搭成主电源控制电路,在其中一相的输出端接入一个包括电源变压器B1、熔断器RD4~6、整流器ZL1~3所搭成的交流变压整流电路。三个整流器分别输出6伏、12伏和24伏直流电流。另外,还设有两个控制按钮AN1、AN2串联后共同控制交流继电器DJ、QJ、Q.J1、Q.J2、Q.J3和Q.J4。该部分电路是这样工作的按下ANI,DJ及Q.J-Q.J4工作。C1、C2、C2、N(三相四线)端有交流电压输出。B1工作并输出正12、24、6伏工作电压。Q.J-Q.J4切换所控电路。其中DJ为电源继电器、Q.J1为床身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Q.J2为床身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Q.J3为滑架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Q.J4为点片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Q.J为光栅一遥控切换继电器。
开机与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2,由一个接入交流电源一相线中的熔断器RD7、三联同步控制按钮AN1-2、AN1-3,透视控制开关TK1、TK2,辅助继电器FJ1、FJ2FJ3、FJ4,透视高压继电器TC1、TC2和摄像系统起始位限位开关XW1以及五分钟计时控制开关Js搭接组成。该电路的控制功能表现为能自动控制增强摄像系统及病人压迫器处于原始准备状态,使红外线保护系统正常工作。
开机前,如果增强摄像系统及压迫器不在原始准备状态,其XW1通,电路发生如下变化1、开机自动复位按下ANI,FJ1工作,YJ工作,FJ2工作。
FJ1工作后,其接点FJ1-1自锁,FJ1-2通滑架后退控制电路,见图7摄像系统后退复位。FJ1-5断FJ2工作电路,为FJ2第二次工作做准备。
YJ工作后YJ-1通压迫器后退控制电路,压迫器复位,见图9。
FJ2工作后其接点FJ2-1自锁,FJ2-5断开为FJ1及YJ第二次工作做准备。
2、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按下TK1,透视开始。FJ3工作。
FJ3工作后其接点FJ3-1自锁,FJ3-2超前替代TC2-5使FJ2继续维持工作。FJ3-3通FJ4。FJ3-4通压迫器控制电路,使压迫器只有在透视状态下才能出来压迫病人,不透视时,压迫器始终处准备位。
FJ4工作后其接点FJ4-1通TC1。
TC1工作后其接点TC1-1通TC2。
TC2工作后其接点TC2-5断FJ2,(但FJ2仍通过FJ3-2维持工作)其常开接点TC2-1、TC2-2在主机电路中控制X线发生。
按下TK2,透视结束。如果增强电视系统及压迫器不在准备状态则XW1通电路发生如下变化FJ3断电其接点FJ3-2断FJ2;FJ3-3断FJ4;FJ2断电其接点FJ2-5通FJ1及YJ。
FJ4断电其接点FJ4-1断TC1。
FJ1、YJ工作滑架及压迫器复位。
TC1断电TC1-1断TC2。
TC2断电TC2-5通FJ2为下一次工作做准备。
TC2-1·2在主机电路中,使X线停止发生。
床身起卧角度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3,由熔断器RD8和控制按钮开关K1、K2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1、KJ2以及电机D1搭接所组成。在继电器KJ1、KJ2回路中串接了限位开关XW2、XW3。工作时分别控制K1、K2,使KJ1、KJ2工作,其接点控制D1正反转,从而控制摇篮床身起卧运动。
床面升降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4,由熔断器RD12和控制按钮开关K3、K4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3、KJ4以及电机D2搭接所组成。在继电器KJ3、KJ4回路中串接了限位开关XW4、XW5。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分别控制K3、K4,使KJ3、KJ4工作,其接点控制D2正反转,从而控制摇篮床面的升降。
床面旋转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5,由熔断器RD16和控制按钮开关K5、K6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5、KJ6以及电机D3搭接构成。在继电器KJ5、KJ6的公共通路中串接了由床面中心锁定开关ZSK、床面中心锁定限位开关XW6并联搭接成的开关网络。其工作过程是分别控制K5、K6,使KJ5、KJ6工作,其接点控制D3正反转,从而控制摇篮床面的左右旋转,同时,KJ5-4、KJ6-4触点接入滑架前后控制电路中(见附图7),同步控制滑架后退电路,使摄像系统同步跟踪病人体厚变化,使影像达到最小失真度。断开中心锁定按钮开关ZSK,当床面转到中心水平位时,XW6压开,床面旋转控制电路断开,此时,床面只能升降而不能旋转,可进行标准水平位的各种X线检查。分别见图5图7所示。
滑架升降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6,由熔断器RD20和控制按钮开关K7、K8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7、KJ8以及电机D4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分别串接入滑架升降限位开关XW7XW8。电路中所示的Q.J3-1、Q.J3-2触点系滑架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的触点。该电路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床面升降控制电路相同,不再赘述。
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7,由控制按钮开关K9、K10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9、KJ10和电机D5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分别串接入滑架前后限位开关XW9、XW10,同时,床面旋转控制继电器KJ5、KJ6,摄影准备开关SK、摄影准备继电器SZJ,辅助继电器FJI的若干触点也串并联于该控制网络中,形成与控制按钮开关K9、K10“与”或者“或”的逻辑关系。共同组成该控制电路。工作时,分别控制K9、K10,KJ9、KJ10工作,其接点控制D5正反转,从而控制滑架前后运动。
同时,当一开机工作,如果滑架不在准备状态,FJ1-2接点能自动接通后退复位电路。
当摇篮床面左右旋转时,KJ5-4,KJ6-4接点能自动接通后退电路,使摄像系统同步跟踪病人体厚变化,使影像达到最小失真度。
当病人压迫器进出时,摄像系统亦能自动后退,一是不损伤病人,二是保护压迫器,由K13、K14同步控制(参见图7)。
进行点片摄影时,按下曝光开关SK,SZJ工作,其接点SZJ-1接通KJ9,摄像系统前进自动接近病人,当红外线压力保护起作用后,Hb1断开KJ9。同时,Hb2通跑片电路(见
图13),片到位后曝光开始。此项控制能使胶片最佳紧贴病人,使胶片清晰度大大提高。
滑架左右运动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8,由控制按钮K11、K12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11、KJ12以及电机D6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串联接入了限位开关XW11、XW12。工作时,由K11、K12分别控制继电器KJ11、KJ12工作接通电机D6的供电电源,使其根据供电电压极性正反旋转,通过传动装置使滑架左右运动。
压迫器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图9,由控制按钮开关K13、K14,开机自动复位控制触点YJ-1、YJ-5,压迫器出控制触点FJ3-4、FJ14-4和限位开关XW13、XW14以及电机D7搭接成开关电机直接控制网络组成。压迫器工作时,分别控制K13、K14可使电机D7正反转,从而带动压迫器进出。
YJ-1是开机时控制压迫器的复位,YJ-5是为防止短路而设置的。
FJ3-4是保证压迫器在透视状态下才能出来工作的正常程序而设置的并能使红外线具有有病人情况下的压力保护和无病人情况下的障碍保护的双重作用。
FJ14-4是利用立位左右两分格定位继电器FS14工作情况下出来进行中心校正而设置的。
光栅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
图10,由控制按钮开关K15、K16K17、K18,近一遥控切换触点Q.J-1、Q.J-2、Q.J-3、Q.J-4和限位开关XW15、XW16、XW17、XW18以及电机D8D9搭接构成。
当一开机时,Q.J工作,其接点Q.J-1-Q.J-4对电路进行切换。
分别控制K15、K16,D8正反转工作,使光圈左右开大或缩小。
分别控制K17、K18,D9正反转工作,使光圈上下开大或缩小。
胶片位置选择及显示定位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
图11,由四个控制按钮开关K19、K20、K21、K22分别控制的四个继电器KJ13KJ14、KJ15、KJ16和点片近一遥控切换继电器Q.J4的若干触点及限位开关K04、K05、K06、K07、K08、K09搭接构成。利用了四个继电器控制回路中的不同位置上装置的限位开关控制胶片的到位状态,达到全片、半片、1/4片到位摄影。
当选择全片摄影时,K19控制KJ13工作,其接点KJ13-1控制跑片电机送片,当胶片中心对准病灶中心时,限位曝光,(选择不同曝光位置,电机进行不同限位)当选择左右两分格摄影时,运片电机有两点限位。按动K20两次,KJ14工作两次,第一次胶片左1/2先曝光,第二次再曝右1/2。
选择横两分格曝光时,由K21控制KJ15工作两次,胶片横左右曝光两次。
选择1/4格曝光时,由K22控制KJ16工作四次。胶片分四次曝光。
运片电机及限位开关在主机上,本图只标出了相应线号。
点片曝光后指示为四个指示灯。全片摄影时,四个灯都亮;上下两个灯分别亮为上下1/2分格摄影,左右两个灯分别亮为左右1/2分格摄影,一个灯亮为1/4格片摄影,各种曝光形式结束后均有锁定控制,不致重复曝光。
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参见说明书附
图12,由集成电路F1F2和晶体管T4以及红外发射管D2组成的红外发射器,由红外接收管D1、晶体管T1、T2、T3、T5、T6和继电器Hb组成的红外接收器两部分所组成。以下详细介绍该电路的构成和工作过程1、电路组成主要有集成电路(NEC4069六非门)F1F2两块。
红外发射管(TLN104)D2
红外光电接受管(TLP104)D1T1T2--C945 T5--3DG6CT3--A733 T6--3DK4CT4--C945 SZJ--JRX-13F2、参数及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发射距离2m,调制频率35-45KHZ,光射角<30度,工作电压3~9伏。
原理如
图12所示,发射部份由两个非门F1F2构成振荡器经T4对红外发射管D2进行调制发射。调制信号由D1接收,并经T1放大,再经T2选频,经T3解调由A点输出直流电平经T5T6开关电路控制Hb继电器工作。R1微调发射频率,L1微调接受频率,二者越接近灵敏度越高。Hb有两组接点,Hb-1在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中,Hb-2在跑片电路中控制跑片电机工作。
红外线压力保护的实现当用压迫器压迫病人时,当压进约2cm时,设在压迫器后的红外线被阻挡,Hb工作,Hb-1切断滑架前进电路(压迫器在滑架上进出并随滑架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操作滑架后退,离开病人后,还可继续反复压迫病人。
红外线障碍保护的实现不透视情况下,压迫器回原始位,红外线在摄像系统前面2cm处,当前进中遇有障碍(如摇篮床板)红外线被阻挡,Hb再次工作,Hb-1切滑架前进电路。再者红外线之后还设有极限位保护。
当点片摄影时,红外线控制的Hb-2与SZJ接点共同控制跑片电路的电机工作。
自动进片控制电路参见说明书附
图13,由控制按钮开关K23、K24、K25、K26,限位开关XW19、XW20、XW2、XW22、XW23和继电器KJ17、KJ18以及电机D10搭接而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串接入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中的控制继电器Hb的一组触点Hb-2,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中的摄影准备继电器SZJ的一对触点SZJ-2、SZJ-3共同组成控制网络。其控制原理是当按下SK,SZJ工作,其接点SZJ-1闭合,滑架自动接近病人。当红外线被阻挡时,继电器Hb工作,触点Hb-1断开滑架前进控制继电器KJ9,滑架停止前进,见图7。
由于继电器Hb工作,触点Hb-2与SZJ-1接通继电器KJ17,见
图13。电机D10工作正转,送片开始,此时选择不同点片方式(见
图11)K23-K26分别接通,并有XW9-XW22进行不同限位,当胶片到达选片位置时,XW19-XW22常开点接通点片曝光回路,曝光开始。
松开SK,SZJ失电KJ17失电,KJ17-3,SZJ-2接通KJ18,电机D10反转复位,由XW23限位,再进行下一次送片至曝光程序。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计了以下辅助电路(1)遥控KV或mA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同图八所示。用电机驱动炭轮,在自耦变压器上滑动,选择不同电压即KV控制。
(2)X线剂量控制及报警电路。
该电路实际为一计时电路,控制TC2工作五分钟时报警,提醒医生X线发射五分钟注意病人X线接受量,电路结构从略。
(3)对讲器电话。
该电路为一单工的低频放大器电路,可以使医生与病员进行交谈,便于诊视。
(4)特殊复位电路当摇篮床各种动作发生极限保护时且不能运转,用一按钮开关短接所有控制接点,进行复位,使各种动作保护限位开关恢复正常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一机多能国外产品均系单一遥控摇篮床,仅满足于胸部透视及腹部胃肠道检查,该诊视床不仅满足于一般透视胃肠道系统检查,还可采用ZS功能,用于心、脑血管造影检查,与国外机型相比,扩大了使用范围。
2、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十分方便医生在遥控室内操作,床身滑架荧光屏即可完成各种动作。患者也无需自身转动体位,完全由医生遥控完成起卧,倾斜、转动、翻滚的各种体位变化。大大地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使医生完全避免了X线伤害,又由于缩短了检查时间,患者的X线接受剂量亦大为减少。通过电视系统还有利于教学会诊。
各种操作动作的完成十分方便,因为采用了国际标准的集成化操作方式,双手可同时控制完成十三种功能,诊视床可同时完成四维动作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控制台面上技术按钮布局合理,既是操作台,又有书写空间,为医生填写诊断报告提供了方便。
3、性能齐全本机除床身各种控制功能外,从影像学角度考虑,为提高影像清晰度还设计了随体厚变化的影像同步控制功能,在点片摄影时,除胶片自动跑片到位外,还设有自动接近病人的自动接近功能,从而提高了影像清晰度及胶片质量。另外还设有红外线压力自动保护等十七种功能。
4、元器件国产化、成本低由于采用国产元器件,其价格大大降低。适于普及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以下元器件AN1AN2LA18按钮开关K1-K12LX5-11H 控制开关K13-K18LA18 按钮开关K19-K22Q.K-2 琴键开关
K23-K26Q.K-2 琴键开关XW1-XW23JWL2-11 限位开关D1JW7134 三相750瓦异步电动机D2JW6322 三相370瓦异步电动机D31A05034 三相60瓦异步电机D41A05034 ″D51A05034 ″D6直流12V60W永磁式电机D7直流12V60W永磁式电机D8、D9、D10直流24V30W永磁式电机D13Du5D2HG505T1C945T2C945T3A733T4C945T53DG6CT63DK4CHbJRX-13FDC6VF1F2NEC4069
权利要求1.一种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电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由开机与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控制电路、床身起卧角度控制电路、床面升降控制电路、床面旋转控制电路、滑架升降控制电路、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滑架左右运动控制电路、压迫器控制电路、光栅控制电路、胶片位置选择及显示定位控制电路、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自动进片控制电路搭接所构成A、开机与透视结束自动复位控制电路由一个接入交流电源一相线中的熔断器(RD7)、三联同步控制按钮(AN1-2、AN1-3)透视控制开关(TK1、TK2)、辅助继电器(FJ1、FJ2、FJ3、FJ4)、透视高压继电器(TC1、TC2)和摄像系统起始限位开关(XW1)以及五分钟计时控制开关(JS)搭接组成;B、床身起卧角度控制电路由熔断器(RD8)和控制按钮开关(K1、K2)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1、KJ2)以及电机(D1)搭接所组成,在继电器(KJ1KJ2)回路中串接了限位开关(XW2、XW3);C、床面升降控制电路由熔断器(RD12)和控制按钮开关(K3K4)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3、KJ4)以及电机(D2)搭接所组成。在继电器(KJ3KJ4)回路中串接了限位开关(XW4XW5);D、床面旋转控制电路由熔断器(RD16)和控制按钮开关(K5K6)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5、KJ6)以及电机(D3)搭接构成。在继电器(KJ5、KJ6)的公共通路中串接了由床面中心锁定开关(ZSK)、床面中心锁定限位开关(XW6)并联搭接成的开关网络;E、滑架升降控制电路由熔断器(RD20)和控制按钮开关(K7、K8)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7、KJ8)以及电机(D4)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分别串接入滑架升降限位开关(XW7、XW8);F、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由控制按钮开关(K9、K10)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9、KJ10)和电机(D5)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分别串接入滑架前后限位开关(XW9、XW10),同时床面旋转控制继电器(KJ5、KJ6)、摄影准备开关(SK)、摄影准备继电器(SZJ)的若干触点也串并联于该控制网络中,形成了与控制按钮开关(K9、K10)“与”或者“或”的逻辑关系,共同搭接组成该控制电路;G、滑架左右运动控制电路由控制按钮开关(K11、K12)分别控制的继电器(KJ11、KJ12)以及电机(D6)搭接构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串联接入了限位开关(XW11、XW12);H、压迫器控制电路由控制按钮开关(K13、K14)、开机自动复位控制触点(YJ-1、YJ-5)、压迫器出控制接点(FJ3-4FJ14-4)和限位开关(XW13、XW14)以及电机(D7)搭接成开关电机直接控制网络所组成;I、光栅控制电路由控制按钮开关(K15、K16、K17、K18)近-遥切换触点(QJ-1、QJ-2、QJ-3、QJ-4)和限位开关(XW15、XW16、XW17、XW18)以及电机(D8、D9)搭接构成;J、胶片位置选择及显示定位控制电路由四个控制按钮开关(K19、K20、K21、K22)分别控制的四个继电器(KJ13、KJ14、KJ15、KJ16)和点片近-遥切换继电器(QJ4的若干触点以及限位开关(K04、K05、K06、K07、K08、K09)搭接构成;K、自动进片控制电路由控制按钮开关(K23、K24、K25、K26)、限位开关(XW19、XW20、XW21、XW22、XW23)和继电器(KJ17、KJ18)以及电机(D10)搭接而成,在继电器控制回路中串接入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中的控制继电器(Hb)的一组触点(Hb-2)、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中的的摄影准备继电器(SZJ)的一对触点(SZJ-2、SZJ-3)共同组成的控制网络;L、红外线自动控制和保护电路由集成电路(F1、F2)构成振荡器,经晶体管(T4)以及红外发射管(D2)组成发射器,由红外接收管(D1)、晶体管(T1、T2、T3、T5、T6)构成接收放大选频和直流开关电路控制的继电器Hb构成接收控制器,继电器Hb有两组接点,Hb-1接在滑架前后运动控制电路中,Hb-2接入跑片电路控制跑片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线遥控摇篮诊视床的电器控制装置,利用了有线电路遥控完成了各部件的机械运动操纵控制,安装了红外线自动定位保护电路和自动复位电路,实现了荧光屏滑架的自动定位保护和压迫器自动控制。与已有技术比较具有一机多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功能齐全、造价低等优点,适合在各地医院中普及应用。
文档编号A61B6/00GK2139813SQ9021397
公开日1993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后才, 曹冰训, 谢志勇, 朱志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