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605阅读:1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液体口和导气孔,其中液体口和导气孔不相连通而能分别紧密塞合和分别导通的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
在对人体输液的过程中,为使输液液体与空气相隔离,有专利方法采用塑料薄膜液体袋隔离法隔离输液液体与空气,即在液体瓶内套装一个塑料薄膜液体袋,输液液体装在瓶内液体袋中,输液时,在瓶口塞上扎入导液针头,输液液体由瓶内液体袋中通过针头导入输液管中,由于输液瓶底部有一个导气孔,打开导气孔的塞子后,瓶外空气因负压作用由导气孔进入瓶内,因输液液体在瓶内液体袋里,空气在瓶内液体袋外,故瓶内输液液体与空气由于有液体袋隔离而不相接触,这样便实现了输液过程中输液液体与空气的隔离。以上方法与传统输液方法相比较,解决了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内输液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难题,但也存在两个实际问题1、输液瓶底部有一个导气孔凸出部,既增加了制造输液瓶的难度,又容易碰伤,且对输液瓶的般运、放置和使用造成不便;2、由于有导气孔的输液瓶与社会上大量使用的传统输液瓶的构造不同,因而不能通用,对推广和普及塑料薄膜液体袋隔离法造成一定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它能有效地解决既使用传统的输液瓶(即只有一个瓶口,无导气孔的输液瓶),又能采用用塑料薄膜液体袋隔离法对人体输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下面简称瓶塞)上有两个不相连通的孔,一个为液体口,一个为导气孔,且分别有液体口外塞和导气孔外塞塞紧液体口和导气孔,即液体口和导气孔能被分别紧密塞合(或封闭)和被分别导通;在瓶塞靠输液瓶口外侧可以有反折胶皮,当反折胶皮反折向输液瓶口外围后,可把输液瓶口包紧,以利于金属封口皮封紧输液瓶口。在瓶塞靠输液瓶口内侧有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使用时,把液体口凸出部与瓶内液体袋相套合,使液体口与液体袋直接相通,瓶内液体袋中液体通过液体口导入或导出;导气孔凸出部与导气管相套合,使导气孔与导气管直接相通,瓶外空气由导气孔通过导气管导入瓶内液体袋外,其中,导气管为软细管,其柔软度以能随瓶内液体压力而自然弯曲贴靠输液瓶壁而又不因液体压力而影响空气的顺利导通为准,导气管上分布有许多直径为0.2mm--1mm的导气小孔,各导气小孔间的间距为2mm--10mm,导气管的长度应保正在瓶内液体袋中装入液体后能通到输液瓶的底部,一般选择在165mm--35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塑料薄膜液体袋隔离法时,只改变传统输液瓶的瓶塞,而不改变传统输液瓶的结构,与传统输液瓶能通用,对推广和普及塑料薄膜液体袋隔离法具有积极的效果,并且输液瓶的瓶底不需要导气孔凸出部,利于输液瓶的制造、搬运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至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附图。其中
图1为内塞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
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液体口塞和导气孔塞连为一体的外塞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有液体口塞和导气孔眼的外塞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导气孔塞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胶垫圈的主视图;
图12为
图11的俯视图。
图13至
图15结合图9至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附图。其中
图13为组合塞的主视图;
图14为
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
图13的C-C剖视图。
下面结合
图1至
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组合情况。
图1至图4为内塞结构示意图,其上有液体口(1)、导气孔(2)、液体口凸出部(3)、导气孔凸出部(4),液体口凸出部的凸出高度和导气孔凸出部的凸出高度一般选择在6mm--20mm之间,液体口凸出部能与液体袋(未画出)相套合,导气孔凸出部能与导气管(未画出)相套合,两凸出部相邻处的间距相等,以能恰好紧密套入液体袋和导气管而不留空隙为宜,两凸出部相邻处的间距可选择在0.3mm--1.2mm之间,由液体袋壁和导气管壁的厚度决定;图5至图6为液体口塞(5)和导气孔塞(6)连为一体的外塞示意图,把此外塞与内塞套合后,在输液时用导液针扎穿液体口塞导出液体瓶内液体袋中的液体,用导空气针扎穿导气孔塞使空气能导入输液瓶中液体袋外;图7至图8为液体口塞和导气孔塞分离的外塞示意图,其上有液体口塞(8)和导气孔眼(9),导气孔眼用以方便导气孔塞(图9至
图10为导气孔塞示意图)穿过外塞以塞紧内塞上的导气孔,输液时用导液针扎穿液体口以导出瓶内液体袋中液体,拔出导气孔塞以导入空气于瓶内液体袋外;图5至图8的外塞上均有能反折向输液瓶口的反折胶皮(7);
图11至
图12为胶垫圈的示意图,胶垫圈能与内塞紧密套合,起到把液体袋和导气管固紧在内塞上和使内塞与输液瓶口紧密塞合的作用(若内塞能与输液瓶口紧密塞合,可不用胶垫圈)。在向输液瓶中装液体时,先把液体袋和导气管与内塞上的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相套合,再把胶垫圈套在内塞上以固紧液体袋和导气管,使内塞与液体袋和导气管连为一体,然后,把液体袋和导气管插入输液瓶内,再把内塞与输液瓶口紧密塞合,输液液体由内塞上液体口装入瓶内袋中,装完后用外塞把液体口和导气孔塞紧,最后用封口金属皮封紧输液瓶口。
下面结合图9至
图10和
图13至
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组合情况。
图13至
图15为组合塞结构示意图,其上有液体口(10)、导气孔(11)、反折胶皮(12)、液体口凸出部(13)和导气孔凸出部(14),两凸出部相邻处的间距相等,以能恰好紧密套入液体袋和导气管而不留空隙为宜,组合塞上塞合液体口的液体口外塞是封闭式外塞(即液体口是封闭的),组合塞上的导气孔可由图9至
图10的导气孔外塞塞紧。向输液瓶装液体时,先把液体袋和导气管装入瓶内,再向瓶内液体袋中装液体,然后把液体袋和导气管与组合塞上的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套紧,用组合塞塞紧输液瓶口,导气孔塞塞紧组合塞上的导气孔,最后用封口金属皮封紧输液瓶口。输液时打开封口金属皮,用导液针扎穿液体口以导出瓶内袋中液体,拔出导气孔塞以向瓶内液体袋外导入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尺寸由各种具体输液瓶的瓶口尺寸决定。
权利要求1.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该瓶塞塞向输液瓶口部分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瓶塞上有液体口和导气孔,瓶塞靠输液瓶口内侧有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导气孔凸出部上套有导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瓶塞上的液体口和导气孔是不相连通的,有液体口外塞和导气孔外塞分别塞紧液体口和导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液体口凸出部与液体袋套合后,液体口与液体袋直接相通;导气孔凸出部与导气管套合后,导气孔与导气管直接相通;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的凸出高度均为6mm--20mm,两个凸出部相邻处的间距相等,其间距为0.3mm-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与导气孔凸出部紧密套合的导气管上有许多直径为0.2mm-1mm的导气小孔,各导气小孔间的距离在2mm-10mm之间,导气管的长度为165mm-350mm,以保证在瓶内液体袋中装入液体后导气管能达到输液瓶的底部。
专利摘要套合式双孔输液瓶塞,其上有液体口和导气孔,液体口用于向瓶内液体袋中装入或导出液体,瓶塞靠瓶内一侧有能与液体袋和导气管紧密套合的液体口凸出部和导气孔凸出部,液体口和导气孔能被分别塞紧和导通,输液时,由液体口导出液体袋中液体,由导气孔沿导气管导入空气到瓶底部,因空气在瓶内液体袋外,故与液体无接触,因此实现了对人体输液时液体与空气的隔离。
文档编号A61J1/14GK2104028SQ9120192
公开日1992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31日
发明者周跃年, 刘颖 申请人:周跃年, 刘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