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香除味的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99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芳香除味的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冰箱异杂味的制剂,由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芳香气味。
传统的冰箱异味清除,一般采用吸附剂吸附的方法,属于被动的过滤吸收,所用物质是活性炭、麦饭石等,不具备杀菌、保鲜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主要用于冰箱、冰柜等食品容器,具有芳香气味,不含化学物质,采用纯中草药原料,达到除味、保鲜、杀菌作用的混合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物质配制实现的花椒、白芷、干姜、紫苏、公丁香、陈皮、佩兰、茴香、经粉碎(或研磨)后混合。
为确切达到除味的目的,本发明应按如下规定组分配伍(物质的质量份)花椒2份公丁香2份白芷2份陈皮1份干姜1份佩兰1份紫苏1份茴香1份按照以上物质的优化配伍,满足本发明目的要求的组份配比按以下规定(重量%)花椒15~25公丁香17~23白芷13~20陈皮8~13
干姜7~11佩兰5~11紫苏6~10茴香3~12上述物质应选用干燥、无杂质、一级品以上的等级,经一步干燥、粉碎(或研磨)成略粗的粉末,按每百升容器的空间用上述混合物40~60克的剂量包装,包装应采用透气且不使粉末漏出为宜,例如使用质地密实的棉布袋装。为提高制剂的扩散效果,可将布袋包装后的制剂再与载体如塑料、玻璃微珠、粘土、滑石粉及其他符合食品要求的植物载体或无机物载体混合后,包装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所选用原料都是中国传统草药,具有天然的芳香气息,制剂的感官效果符合我国传统烹调香料的口味,并对食品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而且起到了杀菌、芳香开窃、化浊的功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该制剂能在较短时间(一般为4~8小时)内除去冰箱内的鱼腥味(肉腥味)以及葱蒜和其他秽浊气味。其不足处是使用时间较短,自拆除外包装后使用有效期为6个月。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取花椒10克,白芷10克,公丁香10克,陈皮5克、干姜5克,茴香5克,紫苏5克,佩兰5克,共55克,用研磨方法研成略粗的粉末,布袋装,可在150升左右的冷藏室内有效使用6个月。如大批量生产,可按上述实施例中的用量比例扩大倍数,混合后,再按小剂量包装。
本发明容易实施,只要满足上述的八种原料即可,对组份中的物质用量,在不超出10%的情况下即能达到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中草药混合而成,用于冰箱、冰柜等容器具有芳香气味的除味混合物,其特征是混合物中包括花椒、白芷、干姜、紫苏、公丁香、陈皮、佩兰、茴香。
2.按照权利要求所述的除味混合物,其特征是所说的中草药按以下组分配伍(重量份)花椒2份、白芷2份、干姜1份、紫苏1份、公丁香2份、陈皮1份、佩兰1份、茴香1份,研粗粉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纯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具有芳香气味的冰箱除味混合物制剂。所用物质是花椒、白芷、干姜、紫苏、公丁香,陈皮、佩兰和茴香。将上述物质经过筛选、烘干、粉碎成粗末,按照每百升容器40~60克的剂量包装,包括应采用透气好且不使混合制剂漏出为宜。该混合物具有天然的芳香气味,感官效果符合我国传统的烹调香料效果,能对食物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具有杀菌、化浊等功能。置入冰箱内能在4~8小时内清除杂味。
文档编号A61L9/01GK1081911SQ9210665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4日
发明者李长贵, 张增仁, 李福元, 林兆生, 丁明亮 申请人:青州市化工六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