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功能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53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功能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注射器。
目前,国内医院在做各种穿刺术时,通常是采用普通注射器。普通注射器的前部只有一个与针头相连接的乳头,在做穿刺术时,需要将注射器前部的乳头与带有连接软管的针头相连接,然后进行穿刺操作,当需抽吸的物质较多或在抽吸完毕需要冲洗及注射药物时,如胸腔穿刺术、肝脏穿刺抽脓术、腹腔穿刺术及浆膜腔冲洗及注射药物术,需抽吸的物质较多,而普通注射器容量较小,在注射器空筒抽满后,必须将与针头相连接的连接软管用止血钳夹住,再将乳头从连接管上卸下,才能把注射器内的物质排出,然后,再将注射器乳头与连接软管接上,放开止血钳再抽,如此反复,操作相当繁琐,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多功能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是现有普通注射器的改进,即在普通注射器的基础上在其空筒前部的侧面增加一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乳头,并在空筒的前部安装控制两个乳头接通或断开的旋塞,所述的旋塞用卡簧安装在空筒上。旋转旋塞可使两个乳头分别呈接通和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其前部增加了一个乳头,因此,比普通注射器多了一条排吸通道,并采用阀门同时对两条排吸通道加以控制,避免了普通注射器做穿刺术及冲洗、注射药物时必须反复卸下针头的复杂操作过程,特别是对于抽吸量较大的穿刺术,可大大简化穿刺术的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图;图3是
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簧的主视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空筒2,在空筒2内安装有一个与其相配合的活塞1,在空筒2的前面加工有一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乳头7,在空筒2前部的侧面还加工有一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乳头8;在空筒2的前部安装有旋塞3,旋塞3用卡簧6安装在空筒2上;在旋塞3上加工有使乳头7和乳头8与空筒2的内腔接通的通孔3a和通孔3b,通孔3a和通孔3b的中心轴线之间呈十字交叉;在旋塞3的上面安装有旋钮5,旋钮5上有一个识别通孔3a和通孔3b轴线方向的指示凸台5a。使用时,旋转旋钮5,使指示凸台5a指向空筒2的前方或后方,此时,乳头7与空筒2的内腔接通,乳头8与空筒2的内腔断开,当针头刺入穿刺部位后,再将乳头7与带有针头的连接软管相连接即可进行抽吸,当空筒2抽满时,只要将旋钮5旋转90°,使指示凸台5a指向空筒2的侧面,此时,旋塞3将乳头7关闭,将乳头8接通,推动活塞1即可将空筒2内的物质经乳头8排出;当需要冲洗及注射药物时,可直接将药物从乳头8吸入,然后,旋转旋钮3,使指示凸台5a指向空筒2的前方或后方,则乳头8关闭,乳头7接通,推动活塞1便可将空筒2内的药物注入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药量较大的静脉注射,以及静滴药液的配制等。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功能注射器,包括空筒(2)、与空筒(2)相配合的活塞(1)、以及空筒(2)前面的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乳头(7),其特征在于,在空筒(2)前部的侧面还加工有一个与其内腔连通的乳头(8),在空筒(2)的前部安装有控制乳头(7)和乳头(8)接通或断开的旋塞(3),旋塞(3)用卡簧(6)安装在空筒(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旋塞(3)上加工有使乳头(7)和乳头(8)与空筒(2)的内腔接通的通孔(3a)和通孔(3b),通孔(3a)和通孔(3b)的中心轴线之间呈十字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旋塞(3)的上面还安装有旋钮(5),旋钮(5)上有一个识别旋塞(3)的通孔(3a)和通孔(3b)轴线方向的指示凸台(5a)。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多功能注射器,克服了普通注射器做穿刺术时必须反复卸下针头的操作过程,主要特征是,在其前部的侧面增加一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乳头,并在空筒的前部安装控制两个乳头接通或断开的旋塞,旋转旋塞可使两个乳头分别呈接通和断开状态,优点在于,由于在其前部增加了一个乳头,因此,比普通注射器多了一条排吸通道,并采用阀门同时对两条排吸通道加以控制,简化了穿刺术的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
文档编号A61M5/178GK2123326SQ92216190
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2日
发明者李怀玉 申请人:李怀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