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48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气胸的微型气胸引流装置。
临床上气胸的发病率很高,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传统的闭式引流均选用容积1000-2000ml引流瓶,并且在胸壁作切口,置入较粗的橡胶管或塑料管,此法虽然引流选材、引流方法规范,疗效肯定,但给患者带来手术痛苦,且要求卧床,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有时患者不接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原理及有关流体力学的理论,设计了一种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用这种装置对模拟气胸进行引流试验后,又用于临床治疗气胸,结果表明,该引流装置安全可靠,效果优良。
以下结合附图,对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结构及有关流体力学原理详加说明之。



图1是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16号6~8cm套管针(亦可选用16号注射针头)[2]-内径0.4~0.6cm,长12cm以上的乳胶管[3]、[9]-橡皮塞盖
[4]、[6]、[10]、[11]-12号注射针头[5]-内经0.4~0.6cm长6cm左右的乳胶管[7]、[13]-10~15ml小瓶(可选用青、链霉素小药瓶),两瓶相连成为引流瓶[8]-纱罩[12]-生理盐水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结构特征是乳胶管[2]将套管针[1]和注射针头[4]的尾部相连通,乳胶管[5]将注射针头[6]、[11]尾部相连通,注射针头[4]、[6]、[10]、[11]分别穿过橡皮塞盖[3]、[9]插进小瓶[7]、[13],注射针头[4]、[11]插入生理盐水中的深度均为1.2cm,注射针头[6]、[10]离小瓶中生理盐水水面有适当高度,小瓶[7]、[13]中各注入6~8ml的生理盐水[12],纱罩[8]罩在注射针头[10]的尾部,既可透气,又可遮挡异物灰尘落入注射针头。
使用微型气胸引流装置时,装置要经过灭菌处理,且按要求向引流瓶中注入生理盐水(若选用青、链霉素小药瓶,则应先行皮肤过敏试验);患者取半卧位进行穿刺与固定,选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以1%普鲁卡因3~5ml浸润胸壁,嘱病人短暂屏气,同时按常规置入塑料套管(或16号针头),接好引流装置,观察气体引流情况,必要时调整穿针的深度,避免堵塞等;穿刺成功后,将微型引流瓶[7]、[13]以胶布或化用品固定于前胸壁或侧胸壁,注意当病人随意改变体位时,一定要保持引流瓶液面低于穿刺点8cm,并且要求严格保持引流瓶于直竖位。
本装置适用于闭合性气胸,尤适用于单纯性气胸,若并有大量胸腔积液积脓,或有肺及支气管的严重损伤则应考虑用传统大瓶闭式引流或手术治疗。
微型气胸引流装置自制方法简便,取材广泛,价格低廉;可不受手术及消毒条件限制并给患者减轻痛苦,避免或减少胸腔粘连,易于被患者接受;引流过程中,可不必卧床或不必住院,生活上能基本自理,可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对并有重度心衰等全身情况差者相对更显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尤其在野外工地及战伤急救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附图2是模拟气胸引流试验装置图,A和B是引流瓶,M为模拟气胸,选用三叉管将模拟气胸与微型引流装置及水柱测压装置连接起来。
试验表明,若两引流瓶内针头浸入水面深分别为1.2cm时,则实际测量中模拟气胸M内压力超过7cmH2O就有气体自B瓶溢出(A瓶内也见气泡自针头溢出);当模拟气胸内出现负压时,A、B瓶中浸入水的针头及其所连乳胶管内有水柱上升,同时测压管内水柱相应改变高度;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当系统内达到平衡时,模拟气胸M内压力PM=-(hA+hB)cmH2O(设大气压力为0),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表明PM=Pat-ρW·g(hA+hB)上式中Pat为大气压,ρω为瓶内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运算,若B瓶半径为1.25cm,hA为2cm,则该装置能克服的最大负压为-17.2cmH2O,但实际气体和液体并非理想气体和液体状态,且乳胶管及针头内壁对气体及液体的流动均有摩擦力,所以在试验中,当hA′+hB′=2.4cm时,该装置中气胸M压力大于7cmH2O时,才有气体自B瓶溢出,所以,当B瓶半径为1.25cm,hA为2cm时,该装置实际上能克服的最大负压远远不止-17.2cmH2O,故若选用上述适当参数,本装置既安全又实用,且较大瓶有许多优点。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出据的《对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的研究结果》中写道“通过对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的初步研究表明从流体力学观点来看,在参数选择适当的情况下,本装置是安全实用的,参数的具体选择见详细报告”(见附件《对微型气胸引流装置的初步研究》一文)。微型气胸引流装置各配件极易形成商品生产,这更有利于该装置的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气胸引流装置,特别是微型气胸引流装置,其特征是乳胶管[2]将套管针[1]和注射针头[4]的尾部相连通,乳胶管[5]将注射针头[6]、[11]尾部相连通,注射针头[4]、[6]、[10]、[11]分别穿过橡皮塞盖[3]、[9]插进引流瓶[7]、[13],纱罩[8]罩在注射针头[10]的尾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胸引流装置,其特征是[1]为16号6-8cm套管针,[2]为内径0.4-0.6cm长12cm以上的乳胶管,[5]为内径04.-0.6cm长6cm左右的乳胶管,[4]、[6]、[10]、[11]是12号注射针头,[7]、[13]是两个连在一起的10-15ml小瓶组成的引流瓶,引流瓶中各注入生理盐水6-8ml,注射针头[4]、[11]插入生理盐水的深度均为1.2cm,注射针头[6]、[10]距引流瓶中生理盐水面有适当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微型气胸引流装置,这组装置由两个小引流瓶注射和几枚针头组合而成,适用于闭合性气胸,尤适用于单纯性气胸,本装置价格低廉,亦可选材自制,方法简便;可不受手术及消毒条件限制并能减轻患者痛苦。
文档编号A61M1/04GK2143986SQ9222964
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日
发明者应德坤, 郑志德, 李德文, 王曙光, 李刚华, 陈茂林 申请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职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