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97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属于用调理针刺激淋巴结,调理人体免疫网络和微循环系统,提高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
治疗恶性肿瘤是当代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肿瘤组织比正常细胞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更为敏感的特性,治疗恶性肿瘤一般采用手术,化疗,放疗、激光、冷冻、热疗、电化学及电脉冲方法。如中国专利CN89220018.9“治疗恶性肿瘤的脉动直流装置”,就是采用电化学原理治疗恶性肿瘤,这种装置是将直流脉动电流通过治疗针作用于肿瘤上,因此只能对表层肿瘤有疗效,并且,这种装置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急、慢性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时间短,对患者无痛苦和任何毒副作用,通过调理针刺激淋巴免疫系统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
本发明包括调理针和电路控制部分,调理针为合金制成的针炙针状,电路控制部分中的功率控制电路用于将220伏电流分压后接功率驱动器,调整、关断调理针的功率,并延时报警,功率驱动器将功率控制电路送来的交流电变换为低压大电流,大电流通过电流采样电路加至调理针,电流采样电路接在功率驱动器和调理针之间用于对功率驱动器送出的电流采样,变换后送至显示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电路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调理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路控制部分中的功率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电路控制部分中的功率驱动器,电流采样电路及显示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本发明的调理针(5)为纯银80%-90%,紫铜20-10%两种金属的合金,其长度为65-140mm,直径为0.35~0.45mm的针炙针状。调理针(5)的温度为40-150℃。功率控制电路(1)用于将220伏电流分压后接功率驱动器(2),调整、关断调理针(5)的功率并延时报警。功率驱动器(2)将功率控制电路(1)送来的交流电变换为低压大电流,大电流通过电流采样电路(3)加至调理针(5)。电流采样电路(3)接在功率驱动器和调理针(5)之间,用于对功率驱动器(2)送出的电流采样变换后送至显示器(4)。
功率控制电路(1)中的功率调节电路为电阻(6)、(7)、(8)和电位器(9)串联,电阻(6)、(7)、(8)为510Ω/10W,电位器(9)为1000Ω/50W。开关(10)为一刀四掷,其中心端接交流电源220伏,开关(10)的开关端分别接于串联电阻各接点上。功率开关电路中的整流桥(11)为4×1N4004二极管组成,其输出正端接于可控硅(12)3CT1A/400V的阳极,负端接阴极,负极与+V2地相接,触发端接三极管(13)8050的集电极,20KΩ的电阻(14)跨接于三极管(13)的集电极和+V2之间,发射极接可控硅(12)阴极。光电耦合器TIL113(15)的集电极接三极管(13)的基极,(15)发射极接可控硅(12)的阴极,20KΩ的电阻(16)跨接于三极管(13)的基极和+V2之间,光电耦合器(15)内的发光二极管和1KΩ的电阻(17)串联后跨接于运算放大器LM324(18)输出端和+V1的地之间,其中发光二极管负极与地相接。20KΩ的电阻(19)、(20)串联跨接于+V1与其地之间,串联端接LM324(18)的负端。LM324(18)的正端与D触发器CD4013(30)1'脚相接。延时电路中的10KΩ电位器(21)、2KΩ电阻(22)和47μf电容(23)串联跨接于与非门CD4093(24)3'脚与+V1的地之间,电容(23)负端与+V1地相接,电容(23)和电阻(22)串联端与CD4093(24)的1'和2'脚相接;与非门CD4093(25)的6'脚与CD4093(24)的3'脚相连,其5'脚接LM324(18)正端;计数器CD4040(26)10'脚与与非门CD4093(25)的4'脚相接,(26)的1'脚与与非门CD4093(27)的8'脚和9'脚相接,常开开关(28)与10KΩ电阻(29)串联后跨接于+V1与其地之间,其串联端与D触发器CD4013(30)的6'脚和CD4040(26)的11'脚相连;4093(27)的10'脚与CD4013(30)的3'脚和D触发器CD4013(34)的11'脚相接;47μf电容(31)与常开开关(32)并联后和20KΩ电阻(33)串联,然后跨接于+V1与其地之间,电容(31)和电阻(33)的串联端与CD4013(30)的4'脚和CD4013(34)的10'脚相接,其中电容(31)的正端与+V1连接;CD4013(30)的5'脚和CD4013(34)的8'脚接+V1的地,CD4013(34)的9'脚接+V1;20KΩ电阻(35)跨接于三极管8050(36)的基极与CD4013(34)的13'脚之间;稳压管1N4782(37)跨接于8050(36)的发射极与+V1的地之间,其中,1N4782(37)的正端接地;蜂鸣器FYQ-2RD6V(38)跨接于+V1和8050(36)的集电极之间,其中,(38)的正端接+V1。
功率驱动器(2)接于交流电源220V和电流采样电路(3)之间,在功率控制电路(1)的控制下用于产生低压大电流。功率驱动器(2)中的变压器初级(39)跨接于电位器(9)和整流桥(11)之间,0.05Ω的电阻(41)与调理针(5)中的针(42)串联后跨接于变压器次级(40),0.05Ω电阻(44)与针(45)串联后跨接于变压器次级(43)。电阻(41)与针(42)的串联端与+V1的地相接。变压器次级(40)与电阻(41)的串联端接于运算放大器LM324(47)的正端。10KΩ电阻(46)跨接于LM324(47)的负端与+V1的地端。20KΩ电阻(48)与二极管1N4148(49)串联后跨接于LM324(47)的输出端与负端,其中,二极管(49)负端与LM324(47)的输出端相连。可调电阻(50)与二极管1N4148(51)串联跨接于LM324(47)的输出端与负端,其中二极管正端与LM324(47)的输出端相连。100μf电容(52)跨接于+V1的地和二极管(51)负端之间,其中,电容器(52)负极接+V1地。显示器(4)ST3302A(53)的模拟信号输入正端与电容(52)正端相连。
本发明经临床使用,对急性扁桃腺炎,丹毒、腮腺炎在一个疗程内(一般为三次)的治愈率达95%以上,有效率达99%,对急性肺炎、急性阑尾炎、非特异性疾病的治愈率达86%,有效率达93%以上。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有效率达90以上,二年以上成活率达82%以上,五年以上存活率为70%以上。
权利要求
1.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它包括调理针和电路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理针(5)为合金制成的针炙针状,所述的电路控制部分中的功率控制电路(1)用于将220伏交流分压后接功率驱动器(2),调整、关断调理针(5)的功率,并延时报警,功率驱动器(2)将功率控制电路(1)送来的交流电变换为低压大电流,大电流通过电流采样电路(3)加至调理针(5),电流采样电路(3)接在功率驱动器和调理针(5)之间,用于对功率驱动器(2)送出的电流采样,变换后送到显示器(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理针(5)为纯银80%-90%、紫铜20-10%两种金属的合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调理针(5)的长度为65-140mm,直径为0.35-0.4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理针(5)的温度为40-1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1)中的功率调节电路为多只大功率电阻串联后跨接于220伏电源和功率驱动器中的输入一端,延时电路由RC多谐振荡器与分频器CD4040(26)组成,开关(28)接于D触发器CD4013(30)置位端,控制延时电路启动,开关(32)接于D触发器CD4013(30)和CD4013(34)复位端,用于控制部分的复位,功率开关电路整流桥接至功率驱动器一个输入端和交流电源之间,延时电路送来的开关信号经运算放大器LM324(18)隔离放大后加至光电耦合器(15),光电耦合器(15)送出的信号控制三极管(13)开关,可控硅(12)触发端接三极管(13)的集电极,可控硅(12)串联在整流桥输出端,用于开关功率驱动器(2)的交流电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提高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免疫系统调理电子治疗仪。本发明包括调理针和电路控制部分,调理针为合金制成的针灸针状,电路控制部分用于将220伏电流分压后经功率驱动器变换为低压大电流,大电流通过采样电路加至调理针。本发明用调理针刺激淋巴结,调理人体免疫网络和微循环系统,具有治疗时间短,对患者无痛苦和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治疗恶性肿瘤及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文档编号A61N1/04GK1079171SQ9310691
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6日
发明者颜明玉, 李垣, 徐伟明, 侯豫秦 申请人:西安三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