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电永磁体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97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电永磁体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按摩器电永磁体动力装置,是申请号为931041562按摩器动力的又一种设计。
申请号为931041562之蜂窝状列杆撞击按摩器,其动力是电动机。它是电动机带动转盘,转盘上与之为一体的放射状连续凸轮,使传力杆作垂直于转盘的加速位移,通过联接传力杆和撞击杆的柔性传力弹簧,最终使撞击杆对人体作高频、密集撞击式按摩。
此种动力结构,由于转盘的特征,按摩器的外形只能做成园柱形。这一限制,是此种按摩器的缺陷。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就蜂窝状阵列杆的特征,设计了板形电磁体加六棱柱永磁体之动力装置。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申请号为931041562发明装置的每根传力杆下端,安装一个六棱柱永磁体,其磁极在六棱柱上下两端。众多六棱柱永磁体,棱面对棱面,组合成一平板,其南北极,在平板的两个面上,按规律间隔排列。在众多六棱柱永磁体组成的平板下,平行安装一个板形(周边可园可方)电磁体,它产生的交变磁场磁力线,垂直于自己的上下平面。板形电磁体接通220V交流电工作时,每一瞬间,众多六棱柱永磁体中的一半,由于与板形电磁体面对面的那头磁极磁力线,与板形电磁体所产生的电磁线方向相反,从而受到斥力,作向上加速位移,驱动传力杆,通过联接传力杆和撞击杆的弹簧,使撞击杆撞击放在按摩器弧形踏板上的人体被按摩面。
此种动力设计方式,实现了蜂窝状阵列杆撞击按摩器外形可按需要设计的目的,且由于动力的转换和传递无硬性接触,非有益震动和噪音有明显降低,是蜂窝状阵列杆撞击按摩器的高级形式(相对来说制造工艺复杂一些,成本高一些)。
以下结合附图
作进一步描述图一、图二、图三是申请号为931041562发明的说明书附四是本发明装置纵向剖视五是图四B-B向剖视图参照图一申请号为931041562之发明,其原理是电动机⑨带动转盘⑦,转盘⑦上与之为一体的放射状连续凸轮,使由④、⑥组成的传力杆作垂直于转盘⑦的加速位移,通过联接传力杆④和撞击杆①的柔性传力弹簧③,最终使撞击杆①柔性的撞击放在弧形踏板②上之人体被按摩面。
而本发明是在每个传力杆⑥的下端(参照图四),安装一个六棱柱永磁体(19),六棱柱永磁体(19)的磁极,在六棱柱上下两端,其全部六棱柱永磁体(19)之排列,如图五所示。
在众多六棱柱永磁体(19)组成的平板下,平行安装一板形电磁体(18),其周边,可园可方,且产生的交变场强磁力线,垂直于自己的上下平面。板形电磁体(18)接通220V交流电工作时,每一瞬间,众多六棱柱永磁体(19)中的一半,由于与板形电磁体面对面那一头磁极磁力线,与板形电磁体(18)所产生的磁力线方向相反,从而受到斥力,作向上加速位移,驱动传力杆⑥,通过联接传力杆⑥和撞击杆①的柔性传力弹簧③,最终使撞击杆①撞击放在按摩器弧形踏板②上的人体被按摩面。
权利要求
1.一个由板形电磁体18,众多六棱柱永磁体19组成的电、永磁体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板形电磁体18产生的交变电磁场磁力线垂直于自己的上下平面。
2.权利要求1规定之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永磁体(19)外形为六棱柱,磁极在六棱柱上下两端。
3.权利要求1规定之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六棱柱永磁体(19)棱面对棱面,依次排列,组成一平板。
4.权利要求1规定之动力装置,其特征是众多六棱柱永磁体(19)组成平板时,分成两组,一组南级向上,另一组南极向下,且依次按规律间隔排列。
5.权利要求1规定之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六棱柱永磁体(19)与传力杆⑥下端作固性联接。
6.权利要求1规定之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板形电磁体(18)与由众多六棱柱永磁体(19)组成的平板平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现有蜂窝状阵列杆撞击按摩器动力装置中转盘放射状连续凸轮对按摩器外形设计的限制,另外设计了由板形电磁体和六棱柱永磁体组成的动力装置。本装置是靠板形电磁体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对六棱柱永磁体作用的斥力,使按摩器工作,从而利用板形电磁体周边外形可方可圆的特征,达到能变换蜂窝状阵列杆撞击按摩器周边外形造型设计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H23/02GK1095584SQ93106659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8日
发明者游伟 申请人:游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