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胃安药袋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975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胆胃安药袋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胃炎及因胆囊炎、胃炎引起疼痛的中药外治袋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目前医学临床治疗胆囊炎、胃炎及因胆囊炎、胃炎引起的上腹部、右肋部、右后背部疼痛,主要采用口服药物或肌肉、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这种方法药效维持时间短,用药频繁;容易对胃或血管造成伤害;对慢性胆囊炎、胃炎及因慢性胆囊炎、胃炎引起的疼痛、疗效不佳;没有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没有克服因外界寒冷空气刺激腹壁,造成胆囊及胃痉挛,加重胆囊炎症、胃炎症、胆绞痛症、胃绞痛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疗法的缺点,设计一种治疗胆囊炎、胃炎及因胆囊炎、胃炎引起的胆绞痛、胃绞痛的中药外治袋。该袋由37味中药组成“常规型”,39味中药组成“高级型”。常规型中药处方由以下六类药物组成1、清热解毒利胆类龙胆草20克,夏枯草20克,金钱草20克,茵陈20克,生黄芩20克,生山药20克,木通20克,生大黄20克,马钱子10克。2、活血消瘀类川芎20克,牡丹皮20克,制乳香20克,制没药20克,姜黄20克。3、辛香行气通经类枳壳(麸炒)20克,元胡(醋制)20克,川楝子(醋制)20克,柴胡20克,香附(醋制)20克,木香20克,檀香20克,降香20克,山柰10克,苍术20克。4、温经散寒止痛类吴萸20克,丁香10克,川椒10克,肉桂10克,细辛10克,附子10克,生草乌10克,雄黄6克。5、益气养血,顾护正气类党参30克,当归20克。6、开启毛窍,醒神通关类蟾蜍3克,薄荷脑4克,樟脑2克。胆胃安药袋的高级型中药处方是在常规型处方的益气养血、顾护正气类药物中加生晒参10克,在开启毛窍、醒神通关类药物中加麝香1克。该方寒热并用,抑扬兼顾,升降并存,阴阳平调,顾护正气,通利毛窍,与人体动态生理功能相一致,激发和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
上述药物中蟾蜍、薄荷脑、樟脑、麝香用玻璃或陶瓷研钵分别研成细粉;其余药物分别碾碎,过20目筛,按处方组成及用量调配、混匀。胆胃安药袋分内芯(3)和外层(1),内芯(3)用以上配好药末每20-40克装入10-15×20-30厘米的长八角形普通棉平布袋内,封口后,摊平袋内药物,用缝纫机每隔2至3厘米环形缝制,在环形缝制的基础上,再交叉缝制四条直线,以固定袋内药物。胆胃安药袋的外层(1)用普通棉平布或蚕丝织物缝制,呈长八角形,略大于内芯(3)。在外层(1)的一面内壁缝有与该外层面大小相等的塑料薄膜(或橡胶薄膜)(2),作为胆胃安药袋的正面,无塑料薄膜(或橡胶薄膜)一面为背面。在其横向上沿留有5-7厘米开口(9)。在缝好后的外层(1)纵向的一头再缝-3-6×20-60厘米的松紧带(7),外层(1)的另一头和松紧带(7)的另一头各缝-3-6×3-6厘米尼龙搭扣(8),调开搭扣正反。将内芯(3)装入外层(1)内。使用时把胆胃安药袋横放于上腹部,即肚脐与胸骨角之间,使无塑料薄膜(或橡胶薄膜)的外层面(即背面)一侧与皮肤接触,将松紧带(7)向后拉绕身一周至胆胃安药袋另一头用搭扣(8)固定即可。药物通过胆胃安药袋的布眼散发到皮肤,在开窍药的作用下,由皮肤进入皮下,肌肉、胆囊、胃及局部体内,发挥通络开窍,行气消瘀,利胆和胃,清热解毒,散寒止痛,扶正强身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类胆胃安药袋能持续通过皮肤发挥药效,药物释放缓慢,维持治疗时间长;对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仍有治疗作用;能缓解和消除胆囊炎、胃炎引起的疼痛;能防止因外界寒冷空气刺激腹壁造成胆囊痉挛、胃痉挛,加重胆囊炎症,胃炎症,胆绞痛症,胃绞痛症;避免因口服或注射药物造成对其它组织器官的伤害。该中药外治袋可根据个体差异制成多种规格。制作工艺简便,治疗适应面广。


图1为胆胃安药袋侧视剖视图;
图2为胆胃安药袋外观图;
图3为胆胃安药袋内芯外观图;
在图1中有胆胃安药袋外层(1),该外层由一层普通棉平布或蚕丝织物构成;在外层的一面内壁缝有与该外层面相当的塑料薄膜或橡胶薄膜(2),构成胆胃安药袋的正面;外层一端缝有3-6×20-60厘米松紧带(7);松紧带(7)和外层(1)的另一端各缝有正反不同搭扣(8)。内芯(3),由普通棉平布包裹其外;在内芯内装有中药(4)。在图3中内芯外有用缝纫机每隔2-3厘米环形缝制线(5),和交叉缝制直线(6)。
权利要求
1.治疗胆囊炎,胃炎及因胆囊炎,胃炎引起的疼痛的胆胃安药袋,该袋有外层(1)、内芯包布(3)和包布内中药(4),其特征在于内芯中中药处方由六类药物组成分常规型和高级型两种,常规型处方是清热解毒利胆类龙胆草20克,夏枯草20克,金钱草20克,茵陈20克,生黄芩20克,生山药20克,木通20克,生大黄20克,马钱子10克;活血消瘀类川芎20克,牡丹皮20克,制乳香20克,制没药20克,姜黄20克;辛香行气通经类枳壳(麸炒)20克,元胡(醋制)20克,川楝子(醋制)20克,柴胡20克,香附(醋制)20克,木香20克,檀香20克,降香20克,山柰10克,苍术20克;温经散寒止痛类吴萸20克,丁香10克,川椒10克,肉桂10克,细辛10克,附子10克,生草乌10克,雄黄6克,益气养血,顾护正气类党参30克,当归20克,开启毛窍,醒神通关类蟾蜍3克,薄荷脑4克,樟脑2克。高级型处方是在常规型处方的益气养血,顾护正气类药物中加生晒参10克;在开启毛窍、醒神通关类药物中加麝香1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其特征是内芯中中药蟾蜍、薄荷脑、樟脑、麝香分别用玻璃或陶瓷研钵研成细末,其余中药分别碾碎,过20目筛,按处方药物组成及用量调配、混匀,然后再分别按处方需要加入研好的蟾蜍、薄荷脑、樟脑、麝香,混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其特征是外层(1)的一面内壁缝有与该外层面相等的塑料薄膜(或橡胶薄膜)(2)。
全文摘要
中药外治袋,特别是治疗胆囊炎,胃炎及因胆囊炎、胃炎引起疼痛的胆胃安药袋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该外治袋由37味中药依法炮制、调配、制作,组成“常规型”,39味中药组成“高级型”。它克服了传统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的缺点,使药物通过病变局部皮肤,缓慢进入病灶区,长时间发挥疗效,能缓解和消除胆囊炎、胃炎引起的疼痛,对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仍有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95958SQ9310676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日
发明者王隽田 申请人:王隽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