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双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73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腔双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鼻出血的鼻腔止血器具。
对于严重的鼻出血,目前仍以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法为主,其操作复杂,特别是非专科医生不易掌握,常因此延误病情,反复填塞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死亡,如填塞不当,还可因压迫致严重的并发症。根据上述问题,国内外有人试用单气囊代替填塞物,但设计上未能考虑鼻腔解剖特点。因此问题尚无彻底解决,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一种理想的鼻腔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向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鼻腔止血器具。有效地克服原填塞法存在的问题,使操作简单,便于急救,安全无并发症,提高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三腔管和双水囊的形式,三腔管设中央管,保持鼻腔通畅,可进行吸痰或吸氧,利于对休克者的抢救。双水囊附属于三腔管,二位一体,管身设有鼻咽腔深度标志线,可使操作简单,一次成功,便于急救。充盈的双水囊形态恰与鼻腔解剖特点相适应,作用部位准确、无误、避免了原填塞法压迫不当的弊病。止血器还可利用低温和外涂止血药物。止血效果明显高于原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由下列附图绘出。


图1是本止血器之剖面图。
图2是止血器置入鼻腔后的具体状态图。

图1中可看出止血器包括一个三腔管(1)和水囊(2)(3),三腔管设中央管(6)直径为3mm,借开口(9)与腔相通,可行吸痰或吸氧,注水管(4)借开口(7)与鼻咽囊相通,注水管(5)借开口(8)与鼻腔囊相通。图中双水囊处于充盈状态,鼻咽囊直径为2.5~3cm,鼻腔囊长度为4-5cm。
图2 为止血器置入鼻腔后的具体状态。鼻咽囊(3)呈球形,作用于鼻咽腔B,鼻腔囊(2)呈园柱状作用于鼻腔前部D,恰好作用于严重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因此该止血器效果可靠,是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理想器具。
实施例该止血器应用于临床治疗严重鼻出血100余例,疗效显著,完全可代替传统的填塞止血法,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便于在各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三腔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主要由三腔管(1)和双水囊(2)、(3)组成,其特征是三腔管为止血器支架,其包括中央管(6)、注水管(4)、(5),鼻腔囊(2),鼻咽囊(3),三腔管设鼻咽腔深度标志线(10),止血器置入鼻腔后,两水囊分别注入冷盐水或冰水,压迫鼻咽部和鼻腔前部,水囊表南涂以外用止血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双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其特征是止血器以三腔管(1)为支架,在中央管(6)上设开口(9)可进行吸氧或吸痰、水囊(3)和(2)为二位一体结构,注水管(5)设开口(8)与鼻腔囊(2)相通,注水管(4)设开口(7)与鼻咽(3)相通,设鼻咽深度标志线(10)使置管方便,准确无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双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其特征是盈后为园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双水囊式低温鼻腔止血器,其特征是三腔管之中央管(6)直径3mm,鼻咽囊(3)充盈后之直径为2.5-3cm,鼻咽囊(2)之长度为4-5cm,两囊充盈后恰与鼻腔解剖特点相吻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治疗严重鼻出血的止血器具,由三腔管和双水囊组成。设有鼻咽腔深度标志线。三腔管包括中央管和两根注水管,中央管贯穿鼻道与咽腔相通,两注水管分别开口于双水囊,前为鼻咽囊,充盈后为球形,后为鼻腔囊,充盈后为圆柱状。使用时注入冷盐水或冰水,促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水囊表面涂以外用止血药物,以加速止血。止血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有效地克服了鼻腔填塞法的缺点,便于临床应用,可在各级医院中推广。
文档编号A61B17/12GK2199754SQ9321449
公开日1995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4日
发明者刘法池, 吴甲辰 申请人:吴甲辰, 刘法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