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44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中的骨折固定板,由其是用于治疗姆指掌骨骨折的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
目前对本奈氏骨折治疗采用传统的骨牵引法和内固定法,作好骨牵引或内固定后再在外面用石膏固定,这两种方法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局部麻醉,患者痛苦大,医疗费用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本奈氏骨折治疗操作过程简单,不需要麻醉,减少患者痛苦,同时也减少医疗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木竹、塑料、石膏、金属作基板材料,加工成与手臂及手掌里侧相吻合的弧形弯,在骨折部位打一圆孔孔内套成螺纹,在板外边的两端和中间粘接尼龙扣带,治疗时用尼龙扣带把板扣紧在手臂和姆指前侧端,用与孔内螺纹相配合的螺栓拧入孔内,里侧垫一片垫片,螺栓顶在垫片中间,在X光机下调整此螺栓,使垫片压紧骨折部位,用以固定。
通过上述方案,可不用麻醉和手术治疗本奈氏骨折,医务人员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同时可随时用X光检查骨折处接合情况,发现错位、脱离可随时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正面图图2侧面图图3、中部截面图图4、使用示意图图中1、基板
2、螺纹孔3、螺栓4、垫片5、尼龙扣带6、本奈氏骨折位置在以木竹、塑料、石膏、金属为材料制作的基板1上钻一螺纹孔2、用塑料或木料制一个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3、用塑料或木竹制成一个垫在螺纹孔2内侧的垫片4,基板外侧的两端和中间分别装置用于捆绑固定的尼龙扣带5,使用时把垫片用脱脂棉和纱布包好放在本奈氏骨折位置6处,基板1用尼龙扣机带5捆绑在小臂前端和姆指上,拧入螺栓,在X光机下继续调整螺栓,直至骨折处吻合压紧,为适应不同情况使用,螺纹孔2和螺栓3可采用多个。
实施例1,以木竹制成宽6厘米长20厘米,厚0.6厘米基板用水蒸煮软化后弯成与手臂及手掌里侧相吻合的弧形弯,定型干燥后在本奈氏骨折发生处钻1直径8毫米圆孔用M10×1普通丝锥攻出螺纹,用直径10毫米尼龙塑料棒套M10×1螺纹截成2厘米段长,一端磨光另一端锯一豁口用以拧动使用,把3段尼龙扣带分别用胶粘在基板的中间和两端外侧,再用1至2毫米厚的塑料板剪成2厘米宽4厘米长,加热弯出弧形弯制成垫片。
实施例2,以石膏翻制出大中小各套模具,在模具内以石膏加水浇制出基板,干燥后备用,使用时选出大小合适的基板,对应位置上用手钻钻孔后攻丝,用圆木棒制成螺栓配上尼龙扣带和薄木片塑料片制成的垫片,即构成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
权利要求1.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属医疗器材中的骨折固定板,由木竹、金属、塑料、石膏加工制成的基板(1),基板(1)上有与手臂及手掌里侧相吻合的孤形弯,基板(1)在本奈氏骨折位置(6)处钻有螺纹孔(2)内有螺栓(3)螺栓(3)顶在垫片(4)上,基板(1)外侧有尼龙扣带(5)其特征是基板(1)上带有螺纹孔(2)和螺栓(3)。
专利摘要本奈氏骨折外固定板属医疗器材中的骨折固定板,以木竹、塑料、石膏、金属制成基板上带有螺纹孔、垫片、尼龙扣带,临床使用时调整螺栓,由螺栓顶垫片压紧骨折部位,可不用牵引、穿骨针等手术方式,简单安全可靠,无痛苦的治疗本奈氏骨折。
文档编号A61F5/00GK2174965SQ9321640
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2日
发明者孙连强, 刘钢厚 申请人:伊春市中医中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