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离子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59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离子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发生器,尤其是一种高效离子灭菌器。
众所周知,离子发生器主要是以产生大量负离子而进行灭菌的。目前负离子发生器有开放式、封闭式以及中国专利局授于实用新型专利的“高能负离子净化器”(专利号为912103914)等,都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据上述的原理,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强氧杀菌的,并能提高工效的高效离子灭菌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氧的高效离子灭菌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实现的高效离子灭菌器是利用高压电晕放电原理,以产生强大的负离子风速和微量臭氧,对机前的空间含有各种细菌,病菌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并对空气中微粒子灰尘、烟雾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和亲和力。
本机是采用在具有竖栅板的前后面机壳内装有两排竖向按排的电极,一排为正电极,一排为负电极,正负电极分别安装在上横槽和下横槽内,在负电极上装有放电针,正负电极杆为20-40个或19-39个,在每根负电极杆上针尖端数为13个,极杆间距为15-25mm,正负极距离为20-30mm。
电路控制部分是采用220伏交流电,经电位器、定时器由变压器,经三倍压整流可得到20000伏-25000伏的直流负高压,输出电流为40-80毫安。
控制电路采用了定时器和电位器可以对不同的杀菌时间进行自动控制,电位器是对控制不同所需的臭氧含量所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结构合理,负离子浓度高,臭氧含少,风速强等特点。并且该机采用立式电极杆,积尘少有利于清洁的优点;此外本机经过测试风速可达1.5-2米/秒, 负离子浓度为3×107/cm3,臭氧含量为0.05-0.08PPm。高效离子灭菌器可以用于食用菌行业,可使菌丝不受化学刺激,菌丝生长快,出菇多,比药物接种提高工效5-7倍,还可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医疗等领域。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作以进一步的说明。

图1、2、3所示高效离子灭菌器是采用在具有栅板1的前后面机壳2内装有两排竖向按排的电极4、5,一排为正电极5,一排为负电极4,正负电极分别安装上横槽3和下横槽内7,在负电极4上装有放电针6,正负电极杆为20-40个或19-39个,在每根负电极4杆上具有针尖6端数为13个,极杆间距为15-25mm,正负极距离为20-30mm。正负电极4、5通过导线路14与机座位13内的电路板15相连接。
在机体的正面上分别安装有电位器11、定时器12、指示灯10、开关9及电源插座8。
电路控制部分是采用220伏交流电,经电位器11、定时器12由变压器B经三部压整流可得到20000伏或25000伏的直流负高压,输出电流为50-60毫安。
控制电路采用了定时器和电位器可以对不同的杀菌时间进行自动控制,电位器是对控制不同所需的臭氧含所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离子灭菌器,其由正负电极杆,电路及框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在具有竖栅板(1)的前后面机壳(2)内,具有两排竖向按排的电极(4)、(5),一排为正电极(5),一排为负电极(4),正负电板分别在上横槽(3)和下横槽(7)内,在负电极(4)上具有放电针(6),正负电极(4)、(5)杆为20-40个或19-39个,在每根负电极(4)杆上具有针尖(6)端数为13个,极杆间距为15-25mm,正负极距离为20-30mm;(B)、电路控制部分供电为220伏交流电,经电位器(11)、定时器(12)由变压器B经三倍压整流可得到20000伏-25000伏的直流负高压,输出电流为40-80毫安。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离子灭菌器,它是采用在机壳内装有两排竖向安排的电极,一排为正电极,一排为负电极,在负电极上具有放电针,电路控制部分是经电位器、定时器由变压器经三倍压整流可得到2000伏或2500伏的直流负高压。该机具有工艺结构合理,负离子浓度高,臭氧含量少,风速强等特点。并且该机采用立式电极杆,积尘少有利于清洁的优点;高效离子灭菌器可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医疗等领域。
文档编号A61L2/14GK2164832SQ93228499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广洲, 阚校武 申请人:陈广洲, 阚校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