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多孔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48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锥形多孔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药液肌肉注射用锥形多孔注射针头。
目前医院所使用的注射针头,都是由一根细管与其轴线成锐角的夹角斜面割开或锯开而形成斜面尖形,且斜面周边锐利如刀。注射时斜面尖端刺入,但斜面如刀的周边却是切割开皮肤、肌肉、血管等纤维组织而使针杆进入体内,这样就造成针道处组织纤维被割断,拔针后并不能很快闭合,因而产生出血多,常有局部血肿、针眼溢血、针眼外溢药液等,另外还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而造成感染。在CN2054695U中公开的只是一种多孔注射针头,其针尖仍是斜面尖形,仍存在上述的缺点,这种针头的注射针道在放大镜下观察针眼是“﹀”形,两边皮肤纤维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减轻病人疼痛、不切割纤维组织、药液吸收快的注射针头。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锥形多孔注射针头同样由液管接口和针杆构成,其结构特点是针杆的针尖部分是封尖的园锥尖形,出液孔分别开在距针尖0.2cm、0.5cm、0.8cm处的针杆侧壁上,三孔轴线在园周投影互为120°,孔径大小均等,其面积总和大于或者至少等于针杆内孔面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注射针头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针尖改为封尖的园锥尖型,注射时是靠针尖的刺力和随后的挤撑力进入体内,就避免了对人体组织的切割操作,拔针后针道周围正常的纤维组织可立即回缩,很快封闭针眼,从而减轻了疼痛,避免了出血、药液的外溢和细菌侵入感染的机会,在放大镜下观察针眼呈点状,周围皮肤纤维无断裂,闭合的很好。另外针杆上有三个出液孔,分别在不同的深度,因此注射时能分流药液,减轻对组织的压力和刺激,并可加速对药物的吸收。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图1、液管接口2、针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如
图1所示,锥形多孔注射针头是将现有针杆的针尖部分改为封尖的园锥尖形,出液孔开在距针尖0.2cm、0.5cm、0.8cm的三处不同高度的侧壁上,但三孔在园周上的夹角是相等的,互为120°,其孔径的大小也是相等的,三孔面积的总和大于或者至少是等于针杆内孔的面积,加速药液的分流和吸收减轻患者的疼痛。
权利要求1.一种锥形多孔注射针头,是由液管接口(1)和针杆(2)构成,其特征在于针杆(2)的针尖部分是封尖的园锥尖形,出液孔开在距针尖0.2cm、0.5cm、0.8cm处的针杆上,三出液孔在园周上的夹角互为120°,其孔径大小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锥形多孔注射针头,由液管接口和针杆构成,针杆的针尖部分为封尖的圆锥尖形,出液孔开在距针头0.2cm、0.5cm、0.8cm三处不同高度的针杆侧壁上,在圆周的夹角互为120°。其孔径大小是相等的,便于药液的分流和吸收,减轻患者的疼痛,可防止血肿、出血、药液外溢及避免细菌侵入的感染。
文档编号A61M5/32GK2196486SQ9421812
公开日1995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5日
发明者罗时龙, 周静国, 王桂荣 申请人:罗时龙, 周静国, 王桂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