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09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由中药材组成的组合物,商品名为四通感冒茶。
伤风感冒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治疗感冒的药物多种多样,有中药有西药。西医认为,感冒是由感冒病毒侵犯机体而引起的症状,感冒病毒的种类较多,感冒病毒在机体中所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治疗感冒的药物都是抗病毒类药物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病毒灵、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感冒清、感冒灵、康泰克等等,这些药物都具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难以控制感冒所产生的各症状,往往引起嗜睡或疲软。祖国医学对伤风感冒的认识与西医有所不同。祖国医学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风邪、热邪或寒邪入侵机体所引起的,因此伤风感冒就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之分,引起的症状就有少阳症、太阳表证之别。目前常用的治疗伤风感冒的中成药有银翘感冒片、板兰根颗粒剂、感冒颗粒剂、桑菊感冒片等等,这些药物对感冒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感冒所表现出的症状难以一一消除。例如风热感冒兼有少阳证,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头目眩晕,寒热往来,胸肋胀满、心烦喜呕、食欲降低,口苦咽痛、项强头痛、咳嗽咯痰,鼻塞流涕等,上述药物对这些症状的治疗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蕴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们所知及目前难以解释的宝藏。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筛选不同的药物,组合制备成各种剂型的成药,用以治疗兼有少阳证的各种伤风感冒,克服现有成药中不能理想地消除兼有少阳证的各种伤风感冒所产生的症状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柴胡、葛根、黄芩、石膏、枳壳、竹茹、薄荷、防风、荆芥、白芷、党参、水半夏、大枣、生姜、甘草组成,上述药物组合物的重量比例是当防风、荆芥、薄荷、枳壳、党参分别为1份时,竹茹、黄芩、白芷、水半夏、甘草分别为0.5~2.0份,柴胡、石膏分别为0.9~2.5份,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1.0~4.0份。优选方案为当防风、荆芥、薄荷、枳壳、党参分别为1.0份时,竹茹、黄芩、白芷、水半夏、甘草分别为0.8~1.5份,柴胡、石膏分别为1.2~2.0,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1.5~3.0份。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分别制成茶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片剂和胶囊剂,具有疏风清热、补中扶正、和胃降逆的功效。没有任何毒副反应,经广西中医药研究所的研究,药效学的试验结果如下A、本发明对发热家兔的清热作用。选健康的家兔注射伤寒Vi多糖菌苗,致体温升高,然后用本发明灌胃给药,经与对照组对照,模型对照组和给药组静注菌苗后1小时,家兔体温平均升高1.4℃,灌胃给药后1、2、3小时,给药组平均体温比模型对照组分别低0.6、0.8、0.9℃,结果提示本发明有一定的清热作用。
B、本发明对小白鼠镇痛作用(扭体法)。选健康小白鼠灌胃给药后1小时,于腹腔注射洋醋酸溶液,观察20分钟,记录引起扭体的次数,经过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对照,对照组扭体26次,给药组扭体次数10次,提示本发明有镇痛作用。
C、抗炎实验,本发明对巴豆油所致小白鼠耳部炎症的影响。选健康小白鼠灌胃给药后,用巴豆油致炎液涂于一侧耳两面,致炎4小时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对巴豆油所致的小白鼠耳部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D、本发明的抗菌、抗菌毒作用。
a、本发明的抑菌试验。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均有抑菌作用。
b、本发明的抗病毒作用,采用鸡胚试验法,结果表明本发明对流感病毒各型有抑制灭活作用,对甲1型、甲3型、乙型有完全抑制灭活作用。
经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临床验证结果如下所纳入之观察对象均为中医辩证属于风热感冒而兼有少阳证之普通感冒患者,中医诊断标准为A、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炎红、脉象浮数。
B、少阳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滑,脉弦。
西医认断标准为A、发病急,初起咽干痒、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B、鼻粘膜充血,水肿及较多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将本发明制备成每包3.2克的袋泡茶开水浸泡后口服。经120例临床观察结果证明,本发明对风热感冒而兼有少阳证者,病状体征如身热、头痛、咳嗽、咽干痛、鼻塞、流涕、口苦、咽充血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1)。
本发明可制备成袋泡茶剂、颗粒剂、片剂、液体剂和胶囊剂。以下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取枳壳、薄荷、防风、荆芥、党参分别为800克,取竹茹、水半夏、黄芩、白芷甘草分别为400克,柴胡、石膏分别为720克,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960克,再按下述步骤制备先将柴胡504克、防风561克、荆芥561克、薄荷477克混合粉碎、过筛,所得细粉作吸汁材料,其余部分与按重量比例的葛根等十一味药物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36(65~80℃)的稠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40~90%进行醇沉,静置后取上清液浓缩到稠膏相对密度为1.12~1.36,吸汁材料与稠膏拌匀、干燥、包装成1000袋灭菌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先取枳壳、薄荷、防风、荆芥、党参分别为800克,取竹茹、黄芩、白芷、甘草、水半夏分别为720克,柴胡、石膏分别为1360克,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2000克,先将柴胡952克,防风561克,荆芥561克,薄荷477混合粉碎、过筛、所得细粉作吸汁材料,再按实施例1的步骤制备。包装成1000袋。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先取枳壳、薄荷、防风、荆芥、白芷、党参分别为800克,取竹茹、黄芩、白芷、甘草、水半夏分别为1600克,取柴胡、石膏分别为2000克,取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3200克,先将柴胡1400克,防风561克,荆芥561克,薄荷477克,混合粉碎,过筛,所得细粉作吸汁材料,再按施例1的步骤制备,包装成1000袋。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先将部分柴胡、防风、荆芥、薄荷粉碎成混合药粉备用,另一部分加水提取挥发油备用,提取挥发油后的残渣与其余十一味药一起加水加热提取,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到相对密度1.12~1.36(65~80℃)的稠膏,与混合药粉拌匀、制粒、干燥后喷入挥发油,加入适量润滑剂硬脂酸镁和崩解剂糊精,压片、包糖衣后即得。服用时,开水送服。
实施例5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实施例4的步骤制粒后整粒、喷入挥发油,分装入空胶囊,包装即得,服用时,开水送服。
实施例6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将柴胡、防风、薄荷、荆芥加水提取挥发油、残渣与其余十一味药一起按实施例4的步骤制得稠膏,按稠膏与白糖粉1∶6~10的比例加入白糖粉,混匀、制粒,喷入挥发油,干燥后包装即得颗粒剂,服用时加开水溶解后口服。
实施例7本发明所述十五味药,按重量比例将柴胡、防风、薄荷、荆芥加水提取挥发油、残渣与其余十一味药加水提取,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20(65~80℃),加入适量单糖浆和防腐剂混匀,分装即得溶液剂,服用时,开水送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柴胡、葛根、黄芩、石膏、枳壳、竹茹、薄荷、防风、荆芥、白芷、党参、水半夏、大枣、生姜、甘草组成,上述药物组合物的重量比例是当防风、荆芥、薄荷、枳壳、党参分别为1.0份时,竹茹、黄芩、白芷、水半夏、甘草分别为0.5~2.0份,柴胡、石膏分别为0.9~2.5份,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1.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防风、荆芥、薄荷、枳壳、党参分别为1.0份时,竹茹、黄芩、白芷、水半夏、甘草分别为0.8~1.5份,柴胡、石膏分别为1.2~2.0份,葛根、大枣生姜分别为1.5~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制备成袋泡茶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制备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和液体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中药材组成的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袋泡茶、颗粒剂、片剂、液体及胶囊剂。现有中成药及西药,对消除风热感冒兼有少阳证的症状,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发明由防风、白芷、枳壳、竹茹、柴胡、葛根、黄芩、石膏、薄荷、荆芥、党参、水半夏、大枣、生姜、甘草十五味药组成,经临床验证,具有疏风清热,补中扶正和胃降逆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兼有少阳证的风热感冒。
文档编号A61P31/16GK1144662SQ95100560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4日
发明者黄国杰 申请人:黄国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