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纱包打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34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纱包打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用纱包打包器,它属于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外科创面植皮后的纱包固定装置。
创面缺损植皮后使皮片与深部组织紧密均匀接触是皮片活动的主要条件之一。目前所知的方法是手工将缝合线打结将纱包固定,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缝线分布不均匀,压力亦不均匀,另外手工操作费时、费力,纱包固定不准、不稳、易脱落。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纱包固定既规范又可靠的纱包打包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医用纱包打包器,它包括打包钳和结线盒。打包钳的两个手柄之间设有弹簧片,交叉部位由轴连接,打包钳的前端为钳头,它是两个分别与手柄连为一体并与手柄相垂直的扁圆体,两个扁圆体之间以弧面相啮合。结线盒形似倒置的瓶盖,中间部分上凸呈圆弧形,其弧度与钳头的上下啮合面弧度相匹配,周边外缘呈齿状并向中心倾斜。


如下图1为打包钳结构示意图图2为结线盒立体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打包钳(1)和结线盒(2),图1是打包钳(1)的结构示意图,它由手柄(11)、弹簧片(12)、轴(13)和钳头(14)组成。两个手柄之间设弹簧片(12),交叉部位用轴(13)连接,打包钳前端是钳头(14),钳头是两个扁圆体,它们分别与两个手柄连为一体,并与手柄相垂直,两个扁圆体之间以弧面相啮合。当捏握两个手柄(11)时,弹簧片(12)被压紧,钳头(14)啮合。手柄放松后,弹簧复位,钳头张开。
图2是结线盒(2)的示意图,它是与打包钳(1)配套使用的单独构件,形似倒置的瓶盖,中间上凸呈圆弧形,其弧度与钳头(14)的上下啮合面弧度相匹配,周边外缘呈齿状并向中心倾斜。使用时将植皮创面缝合线逐一通过结线盒(2)的齿槽,将结线盒(2)置于钳头(14)的上下扁圆体之间,齿面朝上,捏握手柄(11),此时钳头(14)将结线盒(2)挤压,周边齿状外缘随之向中心倒伏至结线盒呈扁平状并将缝合线均匀压住,打包后将打包钳(1)抽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缝合线分布均匀、压力均匀,有益于创面植皮的早日愈合。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纱包打包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打包钳(1)和结线盒(2),打包钳(1)的两个手柄(11)之间设弹簧片(12),交叉部位由轴(13)连接,打包钳前端为扁圆形钳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纱包打包器,其特征在于钳头(14)是两个扁圆体,它们分别与两个手柄连为一体,并与手柄相垂直,两个扁圆体之间以弧面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纱包打包器,其特征在于结线盒(2)形似倒置的瓶盖,中间上凸呈圆弧形,其弧度与钳头(14)的上下啮合面弧度相匹配,周边外缘呈齿状并向中心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打包钳和与其配套使用的结线盒组成的医用纱包打包器,打包钳的两个手柄之间设有弹簧片,两手柄交叉部位用轴连接,钳头是两个与手柄连为一体并与手柄相垂直的扁圆体,两个扁圆体之间以弧面相啮合。结线盒形似倒置的瓶盖,中间凸起呈弧形,周边外缘呈齿状并向中心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缝合线分布均匀、压力均匀,有益于创面愈合。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18527SQ9521007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0日
发明者王东 申请人:王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