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贴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7107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腮腺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外用发泡药物。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肿痛伴发热为其特征。目前西医无特效疗法,常采用对症治疗如注射抗腮腺炎针剂,口服复方板兰根冲剂及病毒灵等治疗,但消肿较慢,常需4-7天才能消肿。中医治疗本病常用“清瘟解毒丸”或中药小柴胡加石膏汤,需服药4-7天才能消肿,虽也有用“如意金黄散”加醋调糊敷患处,或用鲜人掌加明矾、冰片捣烂外敷患处,但都需每天换药1-2次,一般4-7天才能消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药物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药物处方为,班蟊10%、蟾酥5%、雄黄20%、藤黄15%、僵蚕20%、大黄10%、冰片5%、白芷5%、胆矾10%。
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种药物,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分装每包0.2克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药物科学配方,有消毒、散结、止痛作用;敷于患外肿大部位,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可使局部毒邪外出,故力宏效著,疗效快,只贴一次即可,可在2-3天内肿消痊愈,不需服用任何药物,疗效100%。此药用法简单方便,不需打针吃药,对患儿优为适宜;成本低,疗效高,适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推广使用。
本药用法是取药粉0.1-0.2克撒膏药中或伤湿止痛膏中,贴于患处肿起的最高部位,合并颌下腺肿大者可同时贴其肿大部位,周围贴紧,不可使药粉漏出,一般贴后10-12小时可取下,可见贴药部位起一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水泡,使其黄水流尽,用消毒棉球擦干即可。
本药可制成粉状,利用膏药胶布等使药品与患处直接接触,也可调成糊状或直接制备成特效膏药贴于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外用药物“腮腺贴”,由纯中药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处方为班蟊10%、蟾酥5%、雄黄20%、藤黄15%、僵蚕20%、大黄10%、冰片5%、白芷5%、明矾10%;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种药物,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合均匀,分装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取定量(0.1-0.2克)药物直接敷于患部,数小时后使患部毒邪外出,起一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尽黄水,用消毒绵擦干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可制成粉状,利用膏药、胶布敷于患处,也可调成糊状或直接制成特效膏药贴于患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外用发泡药物“腮腺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药由班蟊、蟾酥、雄黄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用本药外敷于患处肿大部位,使局部毒邪外出,排除毒水,病患治疗一次即愈。
文档编号A61K9/06GK1148965SQ96100978
公开日1997年5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9日
发明者彭小平 申请人:彭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