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解剖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085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解剖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解剖刀。
背景技术
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如解剖刀类切割器具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专门设计的前端的金属手柄,所述前端固定着一把刀片。该刀片的固定通常是将其凹槽滑进手柄前端的凸道而进行的。刀片的固定和移动困难,并且经常导致伤害或刀片的滑脱。
本技术领域最近的发展包括制造一次性手柄,该手柄允许使用者在处置时不用把刀片从手柄上卸下而刀片和手柄。这样减少了使用者受伤的机会,但是刀片仍然没有保护,在使用后对解剖刀进行处置时具有危险。
本技术领域其他改进包括刀片移动装置,允许刀片处置前以更方便和安全的方式将刀片从手柄中取出。这些装置是与手柄分开的,使用时,使用者手上并不总是手持该装置。另外,这些装置提高了解剖刀的成本。
本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使用装配到解剖刀手柄上的安全刀套。使用后向前方移动或滑动该刀套以盖住刀片。再有,这些装置并不是作为解剖刀的整体部件模压成型的,因而增加了解剖刀的成本。另外,它们还妨碍解剖刀的持握。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剖刀,由解剖刀刀片的刀把和刀架构成,通过垂直于解剖刀主轴延伸的铰接结构,刀架与刀把铰连接,铰接结构适合于使刀架在操作位置和非操作位置之间铰接旋转,其中,操作位置是使用中固定于刀架上的刀片露出的使用位置,而非操作位置是刀片保持在刀把内形成的凹槽中的位置。
本发明一种形式的刀架可适于反复地转至和离开刀片的非操作位置。在本发明的这种形式中,借助于在刀架和刀把的相应表面上形成的接合结构,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刀架与刀把可以方便地可释放地接合。
解剖刀可以由塑料材料整体注塑成形的,其中,铰接结构是由形成于刀架和刀把间的削弱部分的整体模压线构成的。
接合结构可以由在刀架远端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构成,所述凹槽适于与从刀把上突出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结构互补接合。相反地,可在刀把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凹槽,所述凹槽适于与从刀架上突出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接合结构互补接合。
解剖刀包括在刀片操作位置保持刀架的机构,保持机构由一个或多个易碎薄片构成,易碎薄片整体模压成形延伸在刀架和刀把的部件间,它们在操作位置相互相邻,而当使用中刀架铰接转动到非操作位置时,会相互分开。
刀架可包括位于铰接结构任一侧上的近端和远端,刀架的远端用于接收刀片,而刀架的近端由刀架主体构成,在刀片操作位置,刀架与刀把隔开并与刀把同轴延伸,借助于易碎薄片保持在刀把中,当使用中刀架铰接旋转至非操作位置时,铰接旋转刀架主体,通过移动刀架主体,导致易碎薄片断裂以使刀架的远端转至刀把中形成的空腔内,刀把上的接合结构可与刀架远端上形成的接合结构接合以将刀片保持在刀把内的凹槽中。
在刀把上的铰接结构可以由断裂的薄片部分构成。
刀片可以是一种传统解剖刀刀片,通过分别形成于刀片和刀架上的内接的槽和销,可拆卸地把刀片固定于刀架上。
刀架可以包括刀座和接合件,通过刀片上的适当定位孔,接合件可与刀座接合以将刀片固定到刀架上。
此外,刀片可焊接或粘接到刀架上。
在另一形式中,刀片可与塑料刀架注塑成形为一体。
本发明包括一种由上述解剖刀构成的一次性解剖刀,其刀架适于一次转至并相应固定保持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在刀架和刀把上形成的接合结构适于将刀架锁定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
附图简介图1示意地示出本发明解剖刀在操作位置的立体图,图2示意地示出图1中的解剖刀介于操作和非操作位置的中间位置时的立体图,图3示意地示出图1中解剖刀在非操作位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解剖刀在操作位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圆圈区域5的细部侧视图,图6示出图1中解剖刀的刀架的分解图,示出了刀片固定在刀架上的方式,图7示意地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解剖刀在操作位置的立体图。
实施例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次性医用解剖刀10。
图1示出的医用解剖刀10由刀把20和设置在刀架40上的解剖刀刀片30构成。
刀把20和刀架40具有刀把十字结构47的互补件25,45,以局部改进解剖刀10的刀把。此外,通过垂直于解剖刀主轴并穿过十字部47延伸的铰接结构,刀把20和刀架40相互铰接在一起,其加大区域用作增加铰接区域。
解剖刀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一个整体,其中,铰接结构是由形成于刀架和刀把之间的变弱部分50的整体模压成型线构成的。
刀架40可在刀片30其露出使用的操作位置(参见图1)和把刀片30保留在刀把20内凹槽22中时的非操作位置(参见图3)之间转动。
在刀架和刀把20的相应表面上形成的接合结构作用下,刀架40最好是适于一次转至并保持在刀片30的非操作位置上,这些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刀架适于反复转至刀片的非操作位置和离开这个位置。在本发明的这种形式中,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通过刀架和刀把相应表面上所形成的接合结构,刀架与刀把可释放地接合。
刀架40包括在铰接结构50任一侧上的近端和远端。在刀架40处于刀片30的操作位置时,刀架40的远端42适于接收刀片30,而近端由与刀把20分开并与刀把20成一直线的刀架主体44构成。
在整体模压成型的、并沿刀架主体44和刀把20之间延伸的易碎薄片24构成的保持机构(参见图5)作用下,刀架主体44保持在刀把20中。
此外,或再者,易碎薄片可整体模压成型以延伸穿过铰接结构50。
当使用时刀架40铰接在非操作位置时,刀架主体44的铰接旋转导致易碎薄片24断裂,通过移动刀架主体44,允许刀架40的远端42转至刀把20中形成的空腔26内。
刀片30是借助于分别形成于刀片30和刀架40上的、可内接合的槽和销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到刀架40上的传统解剖刀刀片。刀架40包括刀座42.2和由盖板42.4构成的接合件,通过刀片30中的适当定位孔32,盖板42.4可与刀座42.2接合,并且是以插销和插座形式将刀片30固定到刀架40中,参见图6。
图7示出了另一种解剖刀,其中,通过分别形成于刀片30和刀架40上的、可内接合的槽和销结构,把刀片30固定到刀架40上。刀架40具有带相应的接合构形的覆盖折叶48,当覆盖折叶48固定到刀架40上的相应表面52上时,覆盖折叶48铰接固定到刀架40上以包住刀片30。
刀架40也具有一个保护刀鞘54。
此外,刀片可以焊接或粘接到刀架上。再有,刀片可以与注塑成型的塑料刀架成型为一体。
使用中,带有刀片30(为操作位置)的一次性医用解剖刀10为无菌包装。在刀架40适于从操作位置一次旋转至非操作位置时,刀片30是露出的以便使用,而刀架40则被易碎薄片24锁定在位。
在刀架40适于反复旋转时,解剖刀可在刀片30处于非操作位置下包装。使用前,刀架40将转至并锁定在操作位置。
一旦完成所要求的外科作业,就对刀架40施压。为了施加足够压力以使刀架主体44和刀把之间的易碎薄片24断裂,使用者仅须把刀片30和刀架40使劲压在桌面或其他表面上。薄片24的断裂允许刀架40在图2的箭头方向旋转180度。这样,使用者要握住刀把20“折叠”解剖刀10。结果,通过移动刀架主体44,刀架40的远端42转至刀把20内的空腔26中。然后,通过猛击解剖刀10,对刀架主体44施以足够压力,例如,以将刀架40锁定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上。这是因为在刀架40压回刀把20内的空腔26中时,刀架40和刀把20的相应部分上所形成的锁紧结构相接合而实现的。
锁紧结构(图中未示出)可以由夹子结构构成或类似地由刀架40上的加大部分构成,它被压入形成于刀把20围绕空腔26区域中的补充凹槽。
另外,锁紧结构可以由锁定于刀架40上凹处的、刀把20上的加大件构成,或者锁紧结构可以通过摩擦配合表面构成。
在所有情况下,锁紧结构的尺寸保证相互可靠接合以防止解剖刀10再次被使用。
在刀把上的铰接结构50刀把侧的十字形部分25形成凹槽25.1,以与十字形部分45互补。在刀架40的非操作位置上,凹槽25.1套住十字形部分45,从而允许刀架完全转至其非操作位置。
十字形部分25用作十字形部分45邻靠的支座,以防止刀架40转动超过180度。此外,刀片30向上靠着刀把中的凹槽22。
在确保解剖刀10废弃过程中,在刀片30安全无害之前,开业医生不要松开刀把20。
权利要求
1.一种解剖刀,由解剖刀刀片用的刀把和刀架构成,通过垂直于解剖刀主轴延伸的铰接结构,刀架与刀把铰接,铰接结构适合于使刀架在操作位置和非操作位置之间作铰接旋转,其中,操作位置是使固定于刀架上的刀片露出使用时的位置,而非操作位置是刀片保持在刀把内形成的凹槽中的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架适于反复地转至和离开刀片的非操作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通过形成于刀架和刀把相应表面上的接合结构刀架与刀把可释放地接合。
4.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解剖刀是由塑料材料整体注塑成形的,其中,铰接结构是由形成于刀架和刀把间的变弱部分的整体模压线构成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刀片操作位置上保持刀架的机构,保持机构由一个或多个易碎薄片构成,易碎薄片整体模压成形并在刀架和刀把的部件间延伸,它们在操作位置相互相邻,而当使用中刀架铰接转动到非操作位置时,会相互分开。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架包括位于铰接结构任一侧上的近端和远端,刀架的远端适于接收刀片,而刀架的近端由刀架主体构成,在刀片操作位置,刀架与刀把隔开并与刀把同轴延伸,并在易碎薄片作用下保持在刀把中,当在使用中刀架铰接旋转至非操作位置时,铰接旋转刀架主体,通过移动刀架主体引起易碎薄片断裂而使刀架的远端转至刀把中形成的空腔内,刀把上的接合结构可与刀架远端上形成的接合结构接合从而将刀片保持在刀把内的凹槽中。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在刀架远端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与从刀把上突出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结构互补接合。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在刀把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凹槽与从刀架上突出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结构互补接合。
9.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片是一种传统解剖刀刀片,通过分别形成于刀片和刀架上的可互联的槽和键,刀片可拆卸地固定于刀架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架包括刀座和接合件,通过刀片上的适当定位孔,接合件可与刀座接合以将刀片固定到刀架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片被焊接或粘接到刀架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片与塑料刀架注塑成形为一体。
13.按照权利要求3-12任一所述的解剖刀,其特征在于,刀架适于一次转至并相应固定保持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在刀架和刀把上形成的接合结构适于将刀架锁定在刀片的非操作位置。
14.一种解剖刀,基本上为说明书中参照附图所描述的解剖刀。
15.一种一次性解剖刀,基本上为说明书中参照附图所描述的解剖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解剖刀(10),由刀把(20)和位于刀架(40)上的解剖刀刀片(30)构成。通过垂直于解剖刀主轴延伸的铰接结构,刀把(20)和刀架(40)铰接连接。刀架(40)可在刀片(30)露出以便使用的操作位置和刀片(30)保持在刀把(20)内所形成的凹槽(22)中的非操作位置之间旋转。通过形成于刀架(40)和刀把(20)的相应表面上的接合结构,刀架(40)最好一次转至并保持在刀片(30)的非操作位置上。解剖刀由塑料注塑成形为整体,其中,铰接结构是由形成于刀架和刀把之间的变弱部分(50)的整体模压成线构成的。
文档编号A61B17/3211GK1211170SQ96198488
公开日1999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1日
发明者马里乌斯·范德梅韦 申请人:哈韦尔工业(私人)有限公司, 托马斯·伊恩·彼得·达梅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