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37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床,尤其是指一种带有按摩凸块可做多种变化的按摩床。
现有按摩床如


图1所示大多是藉由机械构件实现连动而对人体进行按摩,零部件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而模式单一,可供按摩的选择、调整以及变化却不多,对不同体形,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适应性较差,因此现有的此种按摩床不能满足按摩使用者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操控变化按摩模式适应按摩者需要的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它包括基座、纵向螺杆、导杆、单式纵向游动座、上、下微游动轨、马达及按摩凸块,其特征是基座为一固定体,其上设一中央轴座及纵向马达,纵向马达转轴套合于中央轴座并与纵向螺杆连接;单式纵向游动座后侧及两侧分别设中央管座及侧边管座、侧边轴座,并在中央管座设有与纵向螺杆相啮合的内螺纹,而两侧边轴座、侧边管座设两枢接的导杆;单式纵向游动座前侧设上、下微游动轨,上、下微游动轨各设有上下相对的轨槽,轨槽上设有上、下齿条,齿条间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并设有带动其运动的横向马达,末端设等高的按摩凸块。
上述设计,通过马达及传动机构,可调整按摩凸块的位置,达到适合按摩者需要按摩的穴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按摩椅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动作示意图;图4为图2实施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构造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动作示意图;图7为图5应用实例示意图。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有基座4、纵向螺杆1、导杆15、单式纵向游动座2、上微游动轨5、下微游动轨51、纵向马达3、及按摩凸块8,其中该基座4为一固定体,在其中央位置处设有一竖立的纵向马达3,该纵向马达3转轴套合于一中央轴座12内面与一纵向螺杆1连接;另在基座4两侧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侧边轴座13,其上又各设有一光滑的导杆15,配合在单式纵向游动座2后侧面24中央及两侧处亦各设有中央管座21及侧边管座22,该中央管座21内设有螺纹,其恰可套入枢接螺合于纵向螺杆1,而两侧边管座22内侧光滑,可套入枢接于导杆15,并配合座椅的椅顶横梁承接,可平衡单式纵向游动座2;而在单式纵向游动座2前侧面23适当位置上设有一适当间距的上微游动轨5及下微游动轨51,上、下微游动轨5、51又各设有相对应的轨槽52,该轨槽52上则分设有相对应的一齿轮67及上齿条6及下齿条63,而上下齿条6、63将受制于其后可被横向马达65(如第5图所示)带动的齿轮67转动而向左或向右移动,另外在上下齿条6、63的末端侧边各连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按摩凸块8,由于受到上下齿条6、63的带动,两按摩凸块8将得以作聚合或分离的移动。
如图3、4,当纵向马达3做一适当的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将可带动纵向螺杆1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对亦可带动纵向游动座2做上升或下降移动,如箭头所示;且由于有导杆15及座椅的椅顶横粱承接作用,故纵向马达3在带动纵向螺杆1在转动时,将可避免单式纵向游动座2跟着旋转或左右晃动的敝端出现。另一方面,位于上下齿条6、63间的横向马达65转动时,将可带动齿轮67转动及上下齿条6、63做左右方向移动,且由于在上下齿轮条6、63的未端侧边各连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按摩凸块8,故两边的按摩凸块8将受到上下齿条6、63影响而做聚合或分离。其中纵向马达3及横向马达65将可籍由预先设计的控制电路而被驱动做正向或反向转动,因控制电路设计的不同,将分别带动按摩凸块8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做不同的位移,组合起来即成为多变化的按摩行进路线模式。且由于基座4上的纵向马达3或单式纵向游动座2上的横向马达65,其正反转向的驱动皆可籍由控制电路所操控,故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于做各种变化的按摩模式,可提供使用者多样化选择,至于控制电路的设计为已有技术,在此从略。将本实用新型放于一座椅的靠背10中,藉由控制电路操控单式纵向游动块2的上下升降及按摩凸块8的左右聚合或分离移动,当使用者的背部贴靠于靠背10时,即可藉按摩凸块8的接触而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活动。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个别部件有所不同,但为同一目的效果属于同一构思的另一实施例,其可将单式纵向游动座2改为一复式纵向游动座25,该复式纵向游动座25设计为一具有中央孔洞27的“口”型结构,在其上面部设有一横向螺杆75,该横向螺杆75的一端设有一马达座体9,且在其中设有一平移马达91,可传动该横向螺杆75转动,横向螺杆75又穿组于一具有螺孔73的横向游动座7,该横向游动座7横跨于复式纵向游动座25的前侧杆29两侧而分别向下延伸,在其向下延伸部又设有相对应具有适当间距的上下微游动轨5、51,上下微游动轨5、51上又设有相对应的轨槽52(如第2图所示)和上齿条6、及下齿条63,且在上下齿条6、63的末端侧边各连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按摩凸块8。且由于基座4的纵向马达3作用,可带动纵向螺杆1转动而让复式纵向游动座25做上下升降运动;又,马达座体9内的平移马达91旋转而带动横向螺杆75转动,因此可让横向游动座7做左右旋转;另外,横向游动座7内的横向马达65可带动齿轮67旋转,而让上下齿条6、63促使按摩凸块8做聚合或分离动作;上述的三个马达皆受制于控制电路操控而使按摩凸块8做各种变化的活动按摩。
如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供多人坐的长沙发椅靠背10中,可同时对多人背部、颈部、腰部等进行按摩。
权利要求1.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它包括基座、纵向螺杆、导杆、单式纵向游动座、上、下微游动轨、马达及按摩凸块,其特征是基座为一固定体,其上设一中央轴座及纵向马达,纵向马达转轴套合于中央轴座并与纵向螺杆连接;单式纵向游动座后侧及两侧分别设中央管座及侧边管座、侧边轴座,并在中央管座设有与纵向螺杆相啮合的内螺纹,而两侧边轴座、侧边管座设两枢接的导杆;单式纵向游动座前侧设上、下微游动轨,上、下微游动轨各设有上下相对的轨槽,轨槽上设有上、下齿条,齿条间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并设有带动其运动的横向马达,末端设等高的按摩凸块。
2.活动健身模式按摩床,它包括基座、纵向螺杆、导杆、复式纵向游动座、上、下微游动轨、马达及按摩凸块,其特征是基座为一固定体,其上设一中央轴座及纵向马达,纵向马达转轴套合于中央轴座并与纵向螺杆连接;复式纵向游动座为一具有中央孔洞的“囗”形结构,其上设有横向游动座及其横向螺杆,横向螺杆一端设有马达座体及其马达,并穿组于一具有螺孔的横向游动座,横向游动座横跨于复式纵向游动座的前侧杆两侧而分别向下延伸,在延伸部又设有相对应的上、下微游动轨,上、下微游动轨又设有相对应的轨槽和上、下齿条,在上、下齿条末端侧边各连设有同一水平高的按摩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床,解决多变化问题。由基座、螺杆、导杆、游动座、游动轨、马达及按摩凸块等组成,基座上通过管座设螺杆及导杆,纵向螺杆相啮合的内螺纹,而两侧边轴座、侧边管座设两枢接的导杆;单式纵向游动座前侧设上、下微游动轨,上、下微游动轨各设有上下相对的轨槽,轨槽上设有上、下齿条,齿条间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并设有带动其运动的横向马达,末端设等高的按摩凸块。用于按摩。
文档编号A61H15/00GK2270495SQ9621852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3日
发明者褚圣雄 申请人:褚圣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