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减压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640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肠梗阻减压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非手术治疗肠梗阻使用的导管。
肠梗阻病人的发病率较高,除绞窄性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的单纯性梗阻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至今为止,国内对单纯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胃肠减压手段,目前非手术治疗该病习惯沿用的导管有胃管和M-A管,胃管为单腔管,仅能行胃内抽吸,不能起到减压梗阻肠段的作用;M-A管插管困难,肠管无法扩张,不能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更难以随肠蠕动下移到达梗阻的肠段,因而减压效果较差,致手术比例提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手术创伤又可能引起新的肠粘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梗阻减压导管,它可经鼻插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空肠行梗阻段肠腔内减压,同时亦可直接解除部分高位梗阻,使大部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避免手术之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要由主腔吸引管、球囊和球囊注水管构成,主腔吸引管的前端有3-6cm为实心体,实心体内设有金属球,实心体的外部设有球囊,距主腔吸引管顶端5-15cm区间内开有吸引孔,球囊注水管的前端开有注水孔并处于球囊内。
根据具体治疗需要,在主腔吸引管内插有金属导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的前端设有金属球和球囊,在自身重力、肠蠕动力及吸引减压作用下,导管逐渐下移直至接近或到达梗阻段肠管,气囊充水后在肠腔内可随肠蠕动下移,扩张狭窄段肠管,且具有内支撑作用,能保持导管在肠腔中央,避免吸住肠粘膜导致损伤。吸引管内设有支撑导丝,可在X线、B超引导下,或床边盲插将减压导管直接插入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由于该导管可直接进入小肠或梗阻近端,可经吸引管抽取肠内内容物进行检验,还可经吸引管注入药物进行治疗,增加治疗效果;该导管亦可为重症病人术前、术后提供肠内营养用;还可经导管作小肠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尤其适用于癌性梗阻、高龄梗阻及手术后早期并发肠梗阻病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腔吸引管1、球囊3和球囊注水管2构成,主腔吸引管1和球囊注水管2选用硅胶、硅塑、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橡胶或光导纤维制成,球囊3采用乳胶囊,主腔吸引管1的前端5cm为实心体,实心体内设有7个金属球4,实心体的外部设有球囊3,距主腔吸引管1顶端6-13cm区间内开有两排、每排四个吸引孔5,球囊注水管2的前端开有注水孔6并处于球囊3内,球囊注水管2末端注水口8处设置一个单向注水阀门9,加压后水不会外漏,但可吸出;主腔吸引管1内插有金属导丝7。
治疗时,消毒后的导管球囊3抽空后,将导管经鼻腔插入,利用金属导丝7的应力,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下插至空肠后,由球囊注水管2末端注水口8处经注水孔6向球囊3内注入10-30ml水,在导管自身重力和肠蠕动力作用下,使导管逐渐下移到达或接近梗阻段肠管,球囊3可扩张狭窄段肠管,还具有内支撑作用,且能保持导管在肠腔中央,避免吸住肠粘膜导致肠粘膜损伤;肠内内容物由吸引孔5经吸引管1排出体外。本导管不透X线,需作小肠造影时,可将造影剂经主腔吸引管1注入小肠内。
权利要求1.一种肠梗阻减压导管,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主腔吸引管(1)、球囊(3)和球囊注水管(2)构成,主腔吸引管(1)的前端有3-6cm为实心体,实心体内设有金属球(4),实心体的外部设有球囊(3),距主腔吸引管(1)顶端5-15cm区间内开有吸引孔(5),球囊注水管(2)的前端开有注水孔(6)并处于球囊(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梗阻减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腔吸引管(1)内插有金属导丝(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非手术治疗肠梗阻使用的导管。主要由主腔吸引管、球囊和球囊注水管构成,主腔吸引管的前端有3-6cm为实心体,实心体内设有金属球,实心体的外部设有球囊,距主腔吸引 管顶端5-15cm区间内开有吸引孔,球囊注水管的前端开有注水孔并处于球囊内;主腔吸引管内插有金属导丝以保证导管顺利进入小肠。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尤其适用于癌性肠梗阻、高龄肠梗阻及手术后早期并发肠梗阻病人。
文档编号A61M25/00GK2266429SQ9622357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31日
发明者陈辉, 方先业 申请人:陈辉, 方先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