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81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血液处理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临床自身静脉血经磁、光、氧处理后回输的医疗设备。
九十年代之前,作为物理疗法的光量子血液治疗仪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临床应用。其原理是将患者自身静脉血经紫外线辐射并充以高浓度氧后再回输,达到治病的目的,此称为光、氧二合一型血液处理装置。进入九十年代,作为三合一型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开始问世,其治疗机理更为先进,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但如何设置有效磁场、合理利用磁能,对提高血液的磁化效果尤为重要。
目前对血液充磁方式有多种,但均因磁场设置不尽合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磁化效果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底部具有灯管、壳体上方的血容器分别同进氧管、排氧管相连,其结构要点是在血容器底部设置有支撑体,支撑体上具有永久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磁化面积和磁化空间大本实用新型是在血容器的底部设置永久磁铁,为尽可能大的面积和空间范围内对血液充磁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与已有的径向多点式充磁装置相比,其磁化效率可提高6倍以上;2.空间磁场的均匀性好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血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永久磁铁,可使血容器内的血液充分得到磁化,从而避免了现有装置中因永久磁铁设置不当而造成的磁场死角。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的支撑体及永久磁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支撑体为弧形体的永久磁铁设置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支撑体分为二个的永久磁铁设置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4,壳体4的底部具有灯管5,壳体4上方的血容器8分别同进氧管10、排氧管9相连,血容器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体7,支撑体7上具有永久磁铁6。
壳体4的底部的机座3通过传动机构2同机体1的电机12相连;壳体4的侧方通过摇杆11同机体1相连。
为使磁场均匀性更好,永久磁铁6均匀设置在支撑体7为网线13的结点上。
支撑体7可呈弧形支撑体14;支撑体7也可设置分为上支撑体15、下支撑16,在上支撑体15、下支撑体16之间设置有永久磁铁6。
使用时,先将适量的静脉血液注入血容器8内,再将血容器8置于支撑体7的上方,接通进氧管10并使排氧管9与净化装置接通,电机12运转,通过传动装置2使血容器8作顺时针、逆时针晃动,此时血液同时接受充磁、充氧和紫外线照射,当达到设定时间时、停机。从血容器8内取出血液、回输到人体,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操作过程。
权利要求1.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的底部具有灯管5,壳体4上方血容器8分别同进氧管10、排氧管9相连,其特征在于血容器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体7,支撑体7上具有永久磁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永久磁铁6均匀设置在支撑体7为网线13的结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体7呈弧形支撑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体7设置分为上支撑体15、下支撑体16,在上支撑体15、下支撑体16之间设置有永久磁铁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血液处理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临床自身静脉血经磁、光、氧处理后回输的医疗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具有灯管,壳体上方的血容器分别同进氧管、排氧管相连,其结构要点是在血容器底部设置有支撑体,支撑体上具有永久磁铁。本实用新型具有磁化面积和磁化空间大、空间磁场的均匀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N2/08GK2273195SQ96226659
公开日1998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4日
发明者吴先升, 张建华 申请人:辽宁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