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811阅读:2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肛门直肠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位直肠癌保留原肛门手术使用的器械。
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距肛门侧缘7厘米以内的肿物。传统治疗方法为Miles′手术。但人工造口术给病人带来精神负担和生活不便。部分病人因此而拒绝手术。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其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保肛手术已被临床医生所采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由于部位深在,肿瘤切除后,直肠肛侧断端缩回盆底,用管状吻合器吻合有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使肛门、直肠及盆底组织上移,便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有利于管状吻合器吻合的辅助器械——肛门直肠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肛门直肠推进器,由推进器头、直调整杆、弯调整杆、底座组成,推进器头为伞状,前部为圆柱形突起,中部为圆锥形,后部为圆柱形,从后部沿轴向钻有不通孔,后部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直调整杆开有键槽,一端插入不通孔中,螺钉经螺纹孔拧紧在键槽中,将直调整杆与推进器头固定,弯调整杆弯角为直角,一端与直调整杆为可回转式连接,底座为一个夹持用的U形块,顶面上连有圆柱形套管,底面钻有螺纹孔,螺钉从此拧入,弯调整杆的另一端插入套管,弯调整杆的这一部分开有键槽,套管的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螺钉经螺纹孔拧紧在键槽中,将弯调整杆与底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应用推进器后,使吻合成功率由45.9%提高到77.1%;手术时间由211±18分缩至183±14分;吻合口瘘由11.76%降到3.1%;术后无1例因吻合口瘘引起死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由推进器头1、直调整杆2、弯调整杆3、底座4且成,推进器头1为伞状,前部为圆柱形突起,中部为圆锥形,后部为圆柱形,从后部沿轴向钻有不通孔5,后部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6,直调整杆2开有键槽7,一端插入不通孔5中,螺钉8经螺纹孔6拧紧在键槽7中,将直调整杆2与推进器头1固定,弯调整杆3弯角为直角,一端与直调整杆2为可回转式连接,底座4为一个夹持用的U形块,顶面9上连有圆柱形套管10,底面16钻有螺纹孔11,螺钉12从此拧入,弯调整杆3的另一端入套管10,弯调整杆3的这一部分开有键槽13,套管10的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14,螺钉15经螺纹孔14拧紧在键槽13中,将弯调整杆3与底座4固定。
如图2所示,操作方法病人取截石位,臀部垫高15-30度。常规消毒肛周皮肤及肛门直肠后,将推进器底座4通过旋转螺钉12固定于手术台床缘。上下移动弯调整杆3至合适高度后用螺钉15固定。然后双手持推进器头1沿直调整杆2向肛门盆底方向推动,使癌肿及癌旁组织接近术野为止,用螺钉8固定推进器头1。为使直肠肛侧断端显露更清楚,便于手术操作,在直调整杆2与弯调整杆3之间设计了可回转式连接。腹部操作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相同。当癌肿及部分肠管切除后,可清楚显示出直肠肛侧端。剪去肠壁断端边缘部分组织送冰冻,活检无癌细胞后,用七号丝线在肠两断端作荷包缝合。取下推进器,从肛门插入管状吻合器完成吻合。
使用推进器注意事项推进器是管状吻合器的辅助器械,操作简单。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把器械用酒精浸泡30分钟,操作时要保持无菌以防感染。2.在完成第一次操作后,应维续保持推进器无菌,如吻合不够满意时,还可用推进器把吻合口顶回盆腔,以手法缝合加固吻合口。3.操作前应熟悉该器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
自1980年开始应用国产GF-1型管状吻合器对中、上段直肠癌吻合较为容易,增加了保肛机会,但对低位直肠癌有一定困难,尤其对骨盆狭小或巴胖病人。本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能使肿瘤及癌旁组织向盆腔上移3-5厘米,术者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除能彻底切除肿瘤和瘤下缘正常3厘米的肠管外,还容易缝合下荷包。应用本新型肛门直肠推进器使保肛成功率明显提高;吻口瘘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权利要求1.一种肛门直肠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推器头(1)、直调整杆(2)、弯调整杆(3)、底座(4)组成,推进器头(1)为伞状,前部为圆柱形突起,中部为圆锥形,后部为圆柱形,从后部沿轴向钻有不通孔(5),后部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6),直调整杆(2)开有键槽(7),一端插入不通孔(5)中,螺钉(8)经螺纹孔(6)拧紧在键槽(7)中,将直调整杆(2)与推进器头(1)固定,弯调整杆(3)弯角为直角,一端与直调整杆(2)为可回转式连接,底座(4)为一个夹持用的U形块,顶面(9)上连有圆柱形套管(10),底面(16)钻有螺纹孔(11),螺钉(12)从此拧入,弯调整杆(3)的另一端插入套管(10),弯调整杆(3)的这一部分开有键槽(13),套管(10)的圆柱侧面钻有螺纹孔(14),螺钉(15)经螺纹孔(14)拧紧在键槽(13)中,将弯调整杆(3)与底座(4)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位直肠癌保留原肛门手术中管状吻合器的辅助器械肛门直肠推进器,由调整头(1)、直调整杆(2)、弯调整杆(3)、底座(4)组成,由螺钉连接组合为整体,能使肛门、直肠及盆底组织上移,便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有利于管状吻合器的吻合。
文档编号A61B17/11GK2264568SQ96226499
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6日
发明者王廷振, 陈春生, 刘恩卿, 罗一成 申请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