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568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混悬液型外用搽剂,亦称顽癣湿灵搽剂。
人体皮肤由变态反应、异常细胞增生、接触过敏、物理刺激、病菌感染等引起的银屑病(点滴状)、脂溢性皮炎、虫咬皮炎、洗衣粉皮炎、金戒指皮炎、染发剂皮炎、头皮湿疹、阴囊湿疹、肛门湿疹、胼胝性湿疹、苔癣样湿疹、手癣湿疹化、足癣湿疹化、结节性痒疹以及阴虱等皮肤病大多为顽固难治之症,长期以来给诸多患者带来不便甚至痛苦。目前国内外治疗这方面病症的药物种类甚多,而疗效各有所长。但是,这些药物普遍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的甚至在抗真菌药物中掺入皮质激素。这类药物的缺点是1.用药时有效,停药后反跳,完全属于一种短期行为性疗效,难以治愈;2.由于病症被皮质激素所短时压抑的原发病会很快复发,导致新的类固醇皮炎,不仅使病症久治难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本发明为克服诸多激素类皮肤病药物的弊端,在深入研究上述皮肤病发病机理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种采用数种有效组分合理配伍组成的新的皮肤病外用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任何皮质类固醇激素且疗效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成本低的皮肤病外用搽剂(亦称顽癣湿灵搽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甲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 0.2克~16克;雷锁辛 3克~45克;
石碳酸 3克~45克;扑尔敏 0.2克~16克;白矾 1克~20克。
上述技术方案甲中,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冰片或薄荷脑1克~20克。
上述技术方案甲中,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无水乙醇 1.2克~20克;丙三醇 4克~30克;硼酸 0.4克~10克;蒸馏水 40克~80克。
上述技术方案甲中,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2.5~1∶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乙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 0.5克~40克;克霉唑 1克~60克;扑尔敏 0.1克~15克;白矾 1克~45克。
上述技术方案乙中,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冰片或薄荷脑1克~45克。
上述技术方案乙中,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丙三醇 20克~40克;蒸馏水 60克~80克。
硼酸 0~10克。
上述技术方案乙中,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3~1∶6。
本发明充分注意到不同部位的人体皮肤对药物耐受性不同的特点,对于治疗颜面部的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染发剂皮炎以及有渗出之阴囊湿疹、已成脓之足癣湿疹化的患者,不使用含有雷锁辛、石碳酸两种刺激性组分的技术方案甲,而采用无刺激性的克霉唑代替雷锁辛及石碳酸组分所构成的技术方案乙,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因此技术方案甲与技术方案乙在使用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皮肤的患病部位以及患病部位的皮表状况。具体为银屑病属红皮病型、脓疱型、泛发型、地图型、副银屑病患者,不使用技术方案甲;神经性皮炎不在技术方案甲适应症内,系须与它药合用方能获佳效;脂溢性皮炎发生于颜面部,不使用技术方案甲;染发剂皮炎累及颜面部不使用技术方案甲;阴囊湿疹伴渗出、糜烂、皲裂时,不使用技术方案甲;肛门湿疹伴渗出、糜烂、皲裂或同时伴女阴瘙痒,不使用技术方案甲;胼胝性湿疹皲裂处不使用技术方案甲;手癣湿疹化伴急性渗出及皲裂处,不使用技术方案甲;足癣湿疹化伴溃疡、糜烂之炎症,不使用技术方案甲。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甲中,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具持久的止痒、镇痛作用,尤适合于阴部及肛门湿疹,虽遇雷锁辛可形成半固体团块,但因有其它药物参与故可中和;雷锁辛具杀菌、止痒、收敛作用,我国《药典》明载其用于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石碳酸具杀灭细菌及芽孢并起防腐作用;白矾具燥湿去热、解毒杀虫作用,本技术方案甲用之可解雷锁辛、石碳酸之烈;冰片或薄荷脑具消炎、消肿、止痒作用,现代药理学揭示其又具抑杀霉菌之作用,虽不溶于水,但得石碳酸则可液化;扑尔敏具拮抗变态反应、抑制肥大细胞增生作用,但历来常用于内服,本发明将其外用,既作为药物成分又作为防止因使用本搽剂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的制约性介质。
本发明技术方案乙中,克霉唑对各种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藻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然而因其在不同部位的疗效有异,临床似已很少用之,本技术方案乙将其与它药配伍,弥补了不足,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另外克霉唑不溶于水,涂搽后易脱落,但在分散媒中的丙三醇作用下,则可在涂搽的皮肤表面留住其药物粉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不含激素类成分,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适用面广,无副作用,使用方便。2.制备工艺简单,技术容易掌握。3.药物性能稳定,不变质,无污染。4.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
现将本发明所述外用搽剂临床病例疗效情况统计如下病类总数(人) 治愈(人) 有效(人) 无效(人)银屑病16 7 9脂溢性皮炎18 16 2虫咬皮炎 44 44洗衣粉皮炎96 96金戒指皮炎39 39染发剂皮炎18 17 1头皮湿疹 33 33阴囊湿疹 47 47肛门湿疹 68 68胼胝性湿疹13 11 2苔癣样湿疹22 19 3手癣湿疹化113 113
足癣湿疹化84 84结节性痒疹47 45 2阴虱 15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技术方案甲),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苯佐卡因10克;雷锁辛 30克;石碳酸 30克;扑尔敏 10克;白矾10克;冰片10克。
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无水乙醇10克;丙三醇 15克;硼酸5克;蒸馏水 70克。
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3。
将药物配方按上述配比配好后粉碎,将分散媒溶剂按上述配比配好,然后按所述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二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技术方案乙),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
苯佐卡因15克;克霉唑 50克;扑尔敏 5克;白矾15克;冰片15克。
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丙三醇 22克;蒸馏水 75克;硼酸3克。
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4。
将药物配方按上述配比配好后粉碎,将分散媒溶剂按上述配比配好,然后按所述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 0.2克~16克;雷锁辛 3克~45克;石碳酸 3克~45克;扑尔敏 0.2克~16克;白矾 1克~2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冰片1克~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薄荷脑1克~2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无水乙醇 1.2克~20克;丙三醇 4克~30克;硼酸 0.4克~10克;蒸馏水 40克~80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2.5~1∶5。
6.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搽剂由药物配方和分散媒溶剂合成,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含有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 0.5克~40克;克霉唑 1克~60克;扑尔敏 0.1克~15克;白矾 1克~45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配方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冰片或薄荷脑1克~45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含有丙三醇20克~40克;蒸馏水60克~80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媒溶剂中每百克进一步含有硼酸0~10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配方与分散媒溶剂的重量比是1∶3~1∶6。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亦称顽癣湿灵搽剂),由药物和分散媒按比例合成,甲组配方为:1.药物中每百克含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0.2~16克;雷锁辛3~45克;石碳酸3~45克;扑尔敏0.2~16克;白矾1~20克。2.分散媒中每百克含无水乙醇1.2~20克;丙三醇4~30克;硼酸0.4~10克;蒸馏水40~80克。3.重量比为1∶2.5~1∶5。乙组配方为:1.药物中每百克含苯佐卡因或达克罗宁0.5~40克;克霉唑1~60克;扑尔敏0.1~15克;白矾1~45克。2.分散媒中每百克含丙三醇20~40克;蒸馏水60~80克。3.重量比为1∶3~1∶6。本发明最大特点是用低价原料配制出疗效好、不含激素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3/06GK1178673SQ9710669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30日
发明者王更红 申请人:王更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