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740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人饮用的具有药用功能可祛病健身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善,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医药知识可知,丹参具有很好的抗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临床研究证明,丹参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型中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丹参制成汤、片的剂型已很常见。在人们的日常饮品中加入丹参还不多见。虽然有,但丹参含量不高,例如,中国专利CN1101283A《营养减肥茶》和CN1091249A《抗衰保茶及其制备方法》,这些专利中采用了丹参作为减肥保健的配方成份之一,其丹参是未经过提炼的,含量很小,只占总量的10~20%,药效较小。特别是对目前流行的袋泡茶来说,单袋饮品重量只有2.5g左右,用不经过提炼的丹参与茶配伍,更是如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健茶饮品中,在茶含量不少的前提题下,增加丹参有效成份的比例,并提供这种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保健茶的方案是由丹参为原料煎制的丹参提取物与可做饮品的植物茎叶粉末配制而成,以植物茎叶粉末为载体,吸附丹参提取物,其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90%,载体为10~96%;其载体可选茶叶、陈皮粉末,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80%、茶叶为15~70%,陈皮粉末为5~40%;其载体也可只选茶叶粉末,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90%、茶叶为10~96%。其制备工艺是丹参、茶和陈皮备料→浸泡→第一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二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三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四次煎煮→滤出丹参液→混合四次获得的丹参液→蒸发浓缩混合液→浓缩丹参液的乙醇再稀释→搅拌→沉淀去渣→二次蒸发浓缩混合液→回收乙醇→获取丹参膏→丹参膏与茶、陈皮配比→混合→干燥→质检→分装。
本发明保健茶的优点是饮用沏法与常规袋泡茶或普通茶叶相同。味香微苦;既可做饮品,又可祛病,有益于人的保健。
本发明的附图有一个

图1本发明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下面以实施例结合工艺流程图对本发明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一、丹参、茶和陈皮备料选取优质丹参、茶和陈皮,茶和陈皮制成10~80目的粉末。
二、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本实施例取3吨水1.丹参液的煎制将丹参用6~8倍的水,分四次浸泡重复煎煮。本实施例以丹参与水1∶7.5为例说明。
第一次一吨丹参坯料,加水2.8~3.1吨,本实施例取3吨水,浸泡1小时,加温煎煮,煎煮温度77~82℃(摄氏温度,下同),煎煮时间3小时,滤出丹参液;第二次加水1.8~2.1吨,本实施例取2吨水,煎煮,煎煮温度77~82℃,煎煮时间2小时,滤出丹参液;第三次加水1.3~1.6吨,本实施例取1.5吨水,煎煮,煎煮温度72~77℃,煎煮时间1.5小时,滤出丹参液;第四次加水0.8~1.1吨,本实施例取1吨水,煎煮,煎煮温度70~73℃,煎煮时间1小时,滤出丹参液。
2.丹参液的合并将四次煎制的丹参液合并,对混合后的丹参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浓缩处理时可以采用降膜蒸发器,加速浓缩过程,丹参液被浓缩至波美度为1.10~1.15(80℃)时,冷却至40℃左右,缓缓加入乙醇,使之含量达到60%左右,充分搅拌,静止沉淀24小时左右,过滤去除残留的细渣,加温蒸发分离乙醇,进行二次浓缩丹参液,并回收乙醇备再用,丹参液被浓缩至波美度为1.35~1.40(50~60℃),即成为一种膏状的丹参膏(波美度为1.35~1.40摄氏50~60℃的丹参膏,干燥后可得到三分之一左右的丹参提取物,在配比时应考虑这一比例关系)。
三、丹参膏与茶、陈皮粉的配比以丹参膏18~22、茶53~57%、陈皮23~27%的配比为例,取550克茶,250克陈皮,650克波美度为1.35~1.40(50~60℃)的浓缩丹参膏,650克丹参膏经干燥工序后丹参提取物可达200克左右。
四、丹参膏与茶和陈皮粉的混合将茶粉、陈皮粉与丹参膏按上述配比喷洒混合搅拌。
五、干燥在干燥设备中以60~80℃下干燥,干燥成颗粒壮物。
六、质量检查七、分装入袋可分装成袋泡茶形式,也可散装。
本发明保健茶按下述几个实施例进行配比,可得到不同效果的保健茶产品。
第一个实施例的配比为丹参提取物20%、茶55%、陈皮25%,按此配比方案获得的保健茶其味香微苦。
第二个实施例的配比为丹参提取物4%、茶70%、陈皮26%,按此配比方案获得的保健茶其味清香,药效轻,近于一般的茶饮料。
第三个实施例的配比为丹参提取物80%、茶15%、陈皮5%,按此配比方案获得的保健茶其香味,较苦,药效好。
第四个实施例的配比为丹参提取物15%、茶60%、陈皮25%,按此配比方案获得的保第五个实施例的配比为也可不加陈皮,只选料丹参膏与茶未,以丹参提取物4~90%、茶末10~96%的茶粉按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配制。
本实施例的保健茶在制备时丹参是以其提取的浓缩成份与茶、陈皮等吸附混合得到的。这样一来,丹参在成品茶中所占比例很高,实际相当于丹参坯料在成品茶中占整个袋泡茶的50~65%左右。在一般每袋仅有2.5g的袋泡茶中,丹参提取物占0.5g,茶和陈皮含量占2g,丹参拆算成实际坯料,相当于1g~1.5g左右的丹参量。因此,本发明保健茶的优点是每袋的茶量即充足,丹参的含量又很高。饮用这种茶,即有茶香,口感好,祛病疗效又高。适于人们日常饮用,特别适合中老年饮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茶的特征在于它由丹参原料煎制的丹参提取物与可做饮品的植物茎叶粉末配制而成,以植物茎叶粉末为载体,吸附丹参提取物,其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90%,载体为10~96%,载体为10~80目的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配比为丹参提取物占20%,载体占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茶叶,其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90%、茶叶为10~9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茶叶和陈皮,其配比为丹参提取物为4~80%、茶叶为15~70%,陈皮粉末为5~40%。
5.一种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是丹参、茶和陈皮备料→浸泡→第→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二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三次煎煮→滤出丹参液→第四次煎煮→滤出丹参液→混合四次获得的丹参液→蒸发浓缩混合液→浓缩丹参液的乙醇再稀释→搅拌→沉淀去渣→二次蒸发浓缩混合液→回收乙醇→获取丹参膏→丹参膏与茶、陈皮配比→混合→干燥→质检→分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丹参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为分四次重复浸泡煎煮,获取丹参液,丹参与用水之比为1∶(6~8)第一次一份丹参坯料,加2.8~3.1倍的水,浸泡1小时,加温煎煮,煎煮温度77~82℃(摄氏温度,下同),煎煮时间3小时,滤出药液;第二次加1.8~2.1倍的水,煎煮温度摄氏77~82℃,煎煮时间2小时,滤出药液;第三次加1.3~1.6倍的,煎煮温度摄氏72~77℃,煎煮时间1.5小时,滤出药液;第四次加0.8~1.1倍的水,煎煮温度摄氏70~73℃,煎煮时间1小时,滤出药液。将四次煎制的丹参液合并,对混合后的丹参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丹参液被浓缩至波美度为1.10~1.15(80℃)时,冷却至40℃左右,缓缓加入乙醇,含量达到60%左右,搅拌,静止沉淀24小时左右,过滤去除残留的细渣,加温蒸发分离乙醇,进行二次浓缩丹参液,丹参液被浓缩至波美度为1.35~1.40(50~60℃)的丹参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保健茶由丹参提取物、茶叶和陈皮等组成,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是将丹参加水,分四次浸泡重复煎煮,过滤,合并过滤的药液,浓缩,加乙醇稀释,搅拌,沉淀去渣,分离乙醇后二次浓缩药液至波美度为1.35~1.40,按丹参提取物4~80%、茶15~70%、陈皮5~40%的配比,将丹参提取物与10~80目的茶叶、陈皮粗粉混合,干燥,分装。该产品饮用口感好,具有活血化瘀,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康复保健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0GK1223803SQ9810026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3日
发明者孙乃居, 吴爱英, 叶宝华 申请人:大兴安岭北奇神保健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