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鲨鱼软骨粉胶囊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154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鲨鱼软骨粉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鲨鱼软骨粉胶囊,更具体地说涉及以鲨鱼的后脊椎、鳍、头和肩胛软骨为原料制备的鲨鱼软骨粉胶囊。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这种软骨粉胶囊的方法。
鲨鱼软骨是从深海洋动物鲨鱼中提取出来的组织成分,它是一种蛋白质纤维网组织,包括鲨鱼软骨活性蛋白、硫酸软骨素、粘多糖等活性物质。研究已经发现鲨鱼软骨具有多种活性,如溶菌酶活性、细胞生长促进活性、对蛋白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血浆酶的抑制活性。科学研究证明,鲨鱼软骨中的活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能阻止肿瘤的成长与蔓延,而且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同时软骨中的粘多糖能促进人体的免疫功能,提供人体的抵抗能力。
根据1939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报告指出,肿瘤是靠新血管生长的,一旦产生肿瘤,其生长率必定与新生血管的生长率成正比。肿瘤扩散越快,需要的养分越多,排泄物越多,要求其周围的新生血管越多,以协助肿瘤生长。根据科学的研究报告,鲨鱼软骨的硫酸软骨素、活性蛋白质能强有力地阻止新血管的生长。研究表明,如果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肿瘤得不到所需养分,那么肿瘤就会停止发育,慢慢缩小,就会“饥饿”枯死。因此现已将鲨鱼软骨用于抗肿瘤、治疗癌症。另外它还能治疗关节炎、皮肤性疾病如牛皮癣等。
就鲨鱼软骨的治疗功效,其完全基于软骨中的活性蛋白质、硫酸软骨素、粘多糖等物质的活性。因此在鲨鱼软骨粉的制备工艺中,保证鲨鱼软骨粉有效成分的活性至关重要。另外鲨鱼软骨粉的细度关系到人体能否充分吸收。
现有的生产工艺,在除掉附在鲨鱼软骨表面的肉和脂肪时,多采用蒸煮,将鲨鱼煮热,使肉和脂肪脱离,这样的处理工艺会失去鲨鱼软骨细胞中的精华,还会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因为鲨鱼软骨中的活性蛋白质、硫酸软骨素在大于45℃时,即开始被破坏变性。在大量的有机溶剂中或在强氧化剂或强酸碱性条件下,活性蛋白酶和硫酸软骨素也会发生变异,失去活性。目前有些生产工艺在使鲨鱼软骨干燥时,多采用烘烤技术,或采用丙酮、乙醚等脱水使鲨鱼软骨粉脱水干燥,这种处理也使鲨鱼软骨中的活性物质失去抗癌作用。用普通的干燥方法生产软骨粉,充满水份的蛋白质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变质,对这种工艺生产的鲨鱼软骨粉进行生物化学鉴定显明有相当高的细菌感染。蛋白酶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变质,同时也容易被生物酶分解失去活性。现有的生产工艺,在碎软骨、除臭及干燥过程中,经过强化除色、过滤、添加糊精和蛋白酶以及消毒过程,使产品易于人体吸收,但是蛋白酶分解产品的同时,也将活性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失去抑制新血管增生的功效。在现有制备工艺的粉碎、研磨工序中,由于软骨与研磨机切口高速碰撞,产生大量的热,单依靠冰水冷却,无法降低温度,如果采用大型的可控机进行研磨,无法使软骨迅速离开机体,最终也无法控制温度。由于现有工艺在研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而使部分物质失去了活性。因此现有工艺无法在45℃以下研磨出很细的粉末,即难以研磨出易于人体吸收的250目以下的鲨鱼软骨粉。
因此在制备鲨鱼软骨粉胶囊的去杂质、选料、干燥及研磨工序中,控制温度、化学品及化学品的浓度对保证鲨鱼软骨粉含有高量有效活性成分至关重要。因此鲨鱼软骨粉的制备工艺仍在不断地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鲨鱼软骨粉胶囊,其含有高含量的易于人体吸收的活性成分,同时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蛋白质、硫酸软骨素、粘多糖等物质的活性,其中鲨鱼软骨粉的细度在250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备鲨鱼软骨粉胶囊的工艺。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鲨鱼软骨粉及制备工艺。
一种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制备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其中鲨鱼软骨粉的细度在250目,其蛋白质的含量为42-50%(重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10%(重量),脂肪含量为0.2-3%(重量),其余的是水份、钙、磷等微量元素(1)取鲜活鱼宰杀,取出软骨,置于3-6%亚硫酸钠缓冲液中浸泡3-4小时,除去软骨中的重金属,所说的亚硫酸氢钠缓冲液的pH在5.5-6.5之间,所说的重金属包括铅、汞和砷等;(2)取出软骨,放入0.05-0.2%纤维素酶和0.05-0.1%蛋白酶中浸泡1-2小时,分解并除去附着在软骨上的肉及杂质,清除、洗净得到纯软骨;(3)将纯软骨置于市售的干球抽湿机中,在28-35℃,常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72小时-100小时,除去93%以上的水份;(4)用切片法将干燥的软骨整骨切碎,最大厚度不能超过5mm;(5)进行二级超细粉碎,采用串联的两台市售的SF-300型高速粉碎机,它们均与冰水冷却设备相接,第一台粉碎机的筛网由原来的250目改为6mm粗孔筛,第二台粉碎机的筛网仍为250目,这样粉碎出的软骨粉的温度不超过45℃,粉碎精细度为95%通过250目筛;(6)紫外线杀菌,装入胶囊制成成品。
一种鲨鱼软骨粉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鲜活鱼宰杀,取出软骨,置于3-6%亚硫酸氢钠缓冲液中浸泡3-4小时,所说的亚硫酸钠缓冲液的pH在5.5-6.5之间;(2)取出软骨,放入0.05-0.2%纤维素酶和0.05-0.1%蛋白酶中浸泡1-2小时,分解并除去附着在软骨上的肉及杂质,清除、洗净得到纯软骨;(3)将纯软骨置于市售的干球抽湿机中,在28-35℃,常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72小时-100小时,除去93%以上的水份;(4)用切片法将干燥的软骨整骨切碎,最大厚度不能超过5mm;(5)进行二级超细粉碎,采用串联的两台市售的SF-300型高速粉碎机,它们均与冰水溶液设备相接,第一台粉碎机的筛网由原来的250目改为6mm粗孔筛,第二台粉碎机的筛网仍为250目,这样粉碎出的软骨粉的温度不超过45℃,粉碎精细度为95%通过250目筛;(6)紫外线杀菌,装入胶囊制成成品。
本发明在原料的处理方面,由于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暴露在大量致癌化学物质和高浓度大量重金属的海水之中,因此有必要对原料进行处理,除去重金属离子,以保证产品对人体的安全。本发明采用3-6%亚硫酸钠缓冲液浸泡,其pH在5.5-6.5之间,这样的浓度和pH不会对鲨鱼软骨的活性产生影响,处理前湿软骨的总砷含量为9.5mg/kg,其中无机砷为0.56mg/kg;处理后,湿软骨的总砷含量为1.7mg/kg,其中无机砷为0.11mg/kg,铅、汞均未检出。
本发明在对软骨上的肉和杂质的处理中,采用0.05-0.2%纤维素酶和0.05-0.1%蛋白酶,这样浓度的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只能分解和除去软骨上的肉和杂质,而不会对软骨本身产生影响,经过这样的有机液浸泡,除去不需要的组织,保留了柔软且富含蛋白质的侧翼。这种处理方式比传统的处理鲨鱼软骨,蛋白质的含量要高出20%(重量),从而提高了活性蛋白质在产品中的比例。
本发明在干燥步骤中采用了干球抽湿机,温度控制在28-35℃,在常压条件下进行,这样保证了软骨活性物质的活性,同时避免软骨受细菌的感染。这样干燥可以除去93%(重量)以上的水份,利于软骨粉的储存稳定性,同时能保持粉碎后的软骨粉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松散度。
本发明在粉碎过程中,采用了新的二级超细粉碎工序,其使用串联的两台市售的SF-300型高速粉碎机,它们均与冰水溶液设备相接,第一台粉碎机的筛网由原来的250目改为6mm粗孔筛,第二台粉碎机的筛网仍为250目。切片后的软骨通过第一级(6mm筛孔)研磨能迅速离开机体,使温度无法升高,而研磨出的颗粒大小恰好在第二级(250目)研磨时,能迅速离开。这样的研磨工序,得到了250目的细粉,粉碎精细度为95%通过250目筛,易于人体吸收。同时在研磨时的软骨粉的温度不会超过45℃,这样保证活性成分不损失。而普通的研磨,由于软骨与研磨机切口高速碰撞,产生大量的热,单依靠冰水冷却,无法降低温度。如果采用大型的可控机进行研磨,无法使软骨迅速离开机体,最终也无法控制温度。因此普通研磨损失了大部分活性成分。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取出200公斤鲨鱼软骨,置于5%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3-4小时,取出软骨,在流水的工作台上,人工除去大部分附着在软骨表面上的碎肉及杂质,用0.1%浓度纤维素酶和0.5%浓度蛋白酶浸泡1-2小时,除去不容易清除的肉和杂质,保留了柔软且富含蛋白质的侧翼,清除、洗净,得到纯软骨132公斤。
将得到的纯软骨用不锈钢托盘放到干球抽湿机中进行干球抽湿,在28℃-35℃之间,常压下处理,干燥72-100小时,得到干软骨重41.8公斤。
用切片法将干燥的软骨整骨切碎,最大厚度不能超过5mm。
打开制冷机,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打开粉碎机,让其空转2分钟,方可进料,粉碎软骨粉37.76公斤,在粉碎过程中,温度不超过40℃。
在皮带式紫外杀菌机上杀菌,皮带线速度为0.8-1.2米/分。
用半自动胶囊填空机将鲨鱼软骨粉装入胶囊,得7150颗胶囊。
生产出的产品的技术指标如下(1)感观指标
(2)理化指标
(3)卫生指标
本发明生产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含有丰富的硫酸软骨素、粘多糖、活性蛋白质CDI、钙、磷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使人体内的“抗新生血管增生因子”迅速增长,具有强烈的抗炎抗肿瘤(癌)作用,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所生产的鲨鱼软骨粉保持了良好的生物修复功能(B.R.M),证明能够有效地修复关节和肌肉,并且是极好的美容佳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制备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其中鲨鱼软骨粉的细度在250目,其蛋白质的含量为42-50%(重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5-10%(重量),脂肪含量为0.2-3%(重量),其余的是水份、钙、磷等微量元素(1)取鲜活鱼宰杀,取出软骨,置于3-6%亚硫酸钠缓冲液中浸泡3-4小时,除去软骨中的重金属,所说的亚硫酸氢钠缓冲液的pH在5.5-6.5之间;(2)取出软骨,放入0.05-0.2%纤维素酶和0.05-0.1%蛋白酶中浸泡1-2小时,分解并除去附着在软骨上的肉及杂质,清除、洗净得到纯软骨;(3)将纯软骨置于市售的干球抽湿机中,在28-35℃,常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72小时-100小时,除去93%以上的水份;(4)用切片法将干燥的软骨整骨切碎,最大厚度不能超过5mm;(5)进行二级超细粉碎,采用串联的两台市售的SF-300型高速粉碎机,它们均与冰水冷却设备相接,第一台粉碎机的筛网由原来的250目改为6mm粗孔筛,第二台粉碎机的筛网仍为250目,这样粉碎出的软骨粉的温度不超过45℃,粉碎精细度为95%通过250目筛;(6)紫外线杀菌,装入胶囊制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其中亚硫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其中纤维素酶的浓度为0.1%,蛋白酶的浓度为0.05%。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鲨鱼软骨粉胶囊,其中所说的重金属包括铅、汞和砷等。
5.一种鲨鱼软骨粉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鲜活鱼宰杀,取出软骨,置于3-6%亚硫酸氢钠缓冲液中浸泡3-4小时,所说的亚硫酸钠缓冲液的pH在5.5-6.5之间;(2)取出软骨,放入0.05-0.2%纤维素酶和0.05-0.1%蛋白酶中浸泡1-2小时,分解并除去附着在软骨上的肉及杂质,清除、洗净得到纯软骨;(3)将纯软骨置于市售的干球抽湿机中,在28-35℃,常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72小时-100小时,除去93%以上的水份;(4)用切片法将干燥的软骨整骨切碎,最大厚度不能超过5mm;(5)进行二级超细粉碎,采用串联的两台市售的SF-300型高速粉碎机,它们均与冰水溶液设备相接,第一台粉碎机的筛网由原来的250目改为6mm粗孔筛,第二台粉碎机的筛网仍为250目,这样粉碎出的软骨粉的温度不超过45℃,粉碎精细度为95%通过250目筛;(6)紫外线杀菌,装入胶囊制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制备工艺,其中亚硫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5%。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制备工艺,其中纤维素酶的浓度为0.1%,蛋白酶的浓度为0.05%。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制备工艺,其中所说的重金属包括铅、汞和砷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鲨鱼软骨胶囊,还涉及制备这种软骨胶囊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亚硫酸氢钠浸泡鲨鱼软骨,除去软骨中的重金属;然后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处理软骨,除去不需要的组织;采用干球抽湿方法干燥软骨;对软骨进行二级超细粉碎。这样制备的软骨含有高含量的活性物质,有极好的储存稳定性,具有强烈的抗炎抗肿瘤(癌)作用,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
文档编号A61K35/32GK1201666SQ9810269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日
发明者吴兰宝, 陈维国, 卫才学 申请人:深圳银健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