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99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氧装置,特别是便携式输氧器。
人体需要氧,正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氧能满足其生理需要量,但在特殊生理、病理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氧气。目前人们输氧采用的装置是医用氧气瓶和氧气袋;由于医用氧气瓶体积大、重量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仅限于医院内急救和治疗使用;而氧气袋存在着使用时间短,无法准确控制氧流量,还需靠人工挤压,使用起来不方便。另外上述两种供氧装置均存在着瓶内或袋内余气量不易控制,若使用过量,会导致空气倒灌入瓶内或袋内,从而影响瓶内或袋内氧气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重复灌氧,携带方便,且能自动控制瓶内余气量的便携式输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便携式输氧器,由瓶体、阀门、减压阀、加湿瓶、输氧管组成,阀门固定在瓶体上,减压阀通过导管、流量控制开关与加湿瓶连通,输氧管与加湿瓶连通,其特征是还具有一单向阀,单向阀一端与瓶体上的阀门通过螺纹活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是拧开瓶体的阀门、瓶体内的氧气顶开单向阀,通过减压阀流入到加湿瓶内,经加湿瓶加湿、过滤,再由输氧管供人们吸氧。当瓶体内氧气压力小于1个大气压时,单向阀自动关闭,使外界的空气不会倒灌入瓶体内。若需向瓶体内充氧,可拧下阀门与单向阀的螺纹活接头,卸下单向阀、减压阀、加湿瓶的组合件,接上充氧接头,打开阀门即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医用氧气瓶和氧气袋相比,具有携带方便,重复充灌的优点,且能自动控制瓶体内的氧气余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附图所示的便携式输氧器,由瓶体(1)、阀门(2)、减压阀(3)、加湿瓶(4)、输氧管(5)、单向阀(6)组成,阀门(2)固定在瓶体(1)上,减压阀(3)通过导管(7)、流量控制开关(8)与加湿瓶(4)连通,输氧管(5)与加湿瓶(4)连通,加湿瓶(4)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单向阀(6)一端与瓶体(1)上的阀门(2)通过螺纹活接头(9)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3)螺纹连接。单向阀(6)由阀体(10)、阀杆(11)、弹簧(12)、阀盖(13)组成,阀体(10)上设有进气口(14)和排气口(15),在阀杆(11)的前端固定有进气口封头(16),其上套有弹簧(12),阀杆(11)装在阀体(10)内,在阀体(10)的一端装有阀盖(13),当瓶体(1)内氧气压力高时,可顶开进气口封头(16);若瓶体(1)内氧气压力低于1个大气压时,弹簧(12)使阀杆(11)上的进气口封头(16)将阀体(10)上的进气口(14)封闭,以防止外界空气倒灌。
权利要求1.便携式输氧器,由瓶体(1)、阀门(2)、减压阀(3)、加湿瓶(4)、输氧管(5)组成,阀门(2)固定在瓶体(1)上,减压阀(3)通过导管(7)、流量控制开关(8)与加湿瓶(4)连通,输氧管(5)与加湿瓶(4)连通,其特征是还具有一单向阀(6),单向阀(6)一端与瓶体(1)上的阀门(2)通过螺纹活接头(9)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3)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输氧器,由瓶体、阀门、减压阀、加湿瓶、输氧管组成,阀门固定在瓶体上,减压阀通过导管、流量控制开关与加湿瓶连通,输氧管与加湿瓶连通,其特征是还具有一单向阀,单向阀一端与瓶体上的阀门通过螺纹活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医用氧气瓶和氧气袋相比,具有携带方便,重复充灌的优点,且能自动控制瓶体内的氧气余量。
文档编号A61M16/00GK2328381SQ98230469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4日
发明者黄由芬, 黄志军 申请人:黄由芬, 黄志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