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00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睡眠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颈椎压迫性综合症或用于颈椎病家庭保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体移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牵引器。
常用的牵引器械有骨牵引、皮肤牵引、石膏绷带固定、对抗牵引等,但它们各有特点1、骨牵引为创造性牵引,易锈发感染。2、皮肤牵引不利于面部损伤患者、皮肤损伤患者及鼻呼吸困难者。3、石膏绷带固定不适合老年患者的颈椎病、腰椎病的治疗和家庭保健。4、对抗牵引易损伤腰肌、不适宜老年病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途广、牵引力小、疗程短、疗效好、肌抗力最小、不伤肌肉筋膜,病人自我感受良好,不使用任何催眠药物而能进入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下达到牵引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不受医疗条件限制,而且比较经济实用的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牵引颈椎时,改牵引头部为固定头部,变躯干不动为活动。安装固定带和枕弓,使头部固定较牢靠,在躯干活动板下面安装活动轮,使躯干平行移动而牵引颈部。牵引腰椎时,固定双下肢足踝部位,利用胸段以上部位平行牵引,而达到胸腰椎的目的,以上两种牵引由于牵引力小,患者自我感觉比其它牵引方法舒服,能够自然地进入睡眠,在睡眠时能够持续牵引,而不间断,同时在睡眠状态下牵引,肌抗力最小,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之头部固定、足踝部固定,躯干平行活动,利用弹簧弹力牵引,在睡眠状态下牵引,肌抗力最小,牵引效果最满意。2、本实用新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安全、方便。3、本实用新型,副作用小,既可作治疗用,还可作家庭保健用,最宜老年人颈椎病、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和家庭保健。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且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
图1为牵引器固定部分(1)枕弓,(2)固定带,(3)垫板,(4)固定板;图2为牵引器活动部分(5)活动板上层,(6)加固条;图3为牵引器活动部分下层;(7)滑动轮,(8)牵引弹簧,(9)插孔。活动板上层盖在活动板下层上面,下层不动,上层在下层的弹簧作用下,在滑轮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昏迷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横断性脊髓损伤患者禁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先把睡眠牵引器固定部分、活动部分置床上,分别在固定板、活动板上铺上垫巾,检查牵引是否通畅,再进行牵引治疗。1、牵引颈椎时,头部置固定板上,用固定带固定头部、胸腰部置活动板上,垫板置双下肢下面,御下插钉,活动板在弹力下牵引,开始牵引十分钟时注意观察患者脸部表情、血压、呼吸、心跳等情况。如无不良反应,继续牵引直至有效牵引时间。解除牵引时必须用气垫枕套固定颈部,便于翻身和下床活动。但解除牵引时间,根据病情要严格限制。2、牵引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双下肢踝部置固定板上、枕弓两则,用固定带固定双踝部位,胸腰椎以上部位置活动板上。因其牵引时间长。翻身时用垫板同时掰肩胛部和殿部;持续牵引30天左右。3、牵引腰椎间突出症和椎体移位时,牵引2---3天后,需在病变椎体下加垫,继续牵引2----3天,去垫后继续牵引5---7天。4、解除牵引后,必须平位卧床休息5---10天,开始功能锻炼并逐渐加大锻炼力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由固定部分、活动部分所构成的睡眠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由垫板和固定板组成,固定板装有固定带和枕弓,活动部分由活动板上层和活动板下层组成,活动板下层安装弹簧装置和滑轮装置,活动板上层为带边条的整块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睡眠牵引器,其特征在于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构成。
专利摘要睡眠牵引器,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颈椎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体移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不受医疗条件限制,而且比较经济实用的牵引器具。它由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由垫板和固定板组成,活动部分由活动板上层及下层组成。与其他牵引器具相比较有明显三大优势,牵引时间短、牵引效果好、牵引副作用小,尤其适宜老年患者的牵引治疗。
文档编号A61F5/04GK2375269SQ9823048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5日
发明者周邦生 申请人:周邦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