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底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足底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具,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足底按摩装置。
按照中医学理论,按摩足底相关的反射区域或称穴位可以治疗体内疾病及进行保健,已较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于是市场上各种按摩仪器层出不穷,已令人目不暇接,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只要将仪器搬回家,日常治疗和保健只需利用自己方便的时间即可进行,而不必再去医院找专门的医生。
目前常见的足底按摩装置多为电动控制,使用者将脚置放于按摩器上,开启电源,仪器以一种有规律的震动刺激足底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操作起来简便安全。还有一种更为简易的足底按摩装置就是一种拖鞋,这种拖鞋与足底接触的表面一体成型布满塑胶凸粒,人脚踩在上面,凸粒就会刺激足底的各反射区域而起到按摩的作用。
上述常见足底按摩装置共同的缺点在于不能有选择地进行穴位的按摩,即凡是接触到的足底穴位都同时受到刺激,依据中医理论,足底的各个反射区域或穴位分别与人体不同的器官相通,当体内某一器官发生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足底的相关穴位进行治疗,而若各穴位同时受到刺激反而会发生“相克”,从而抑制所需激活脏器和经络的运行,也就是全刺激等于没刺激,自然也就起不到治疗保健的效果。
此外电动按摩器的制造成本较高,所以规格一般是固定的,不考虑使用者脚的大小,使用的效果也就更难评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底按摩装置,使用者可以按照需治疗或保健的器官疾病有选择地对相应的足底反射区域进行按摩,并且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真正有效地达到按摩保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摩装置由座体和按摩针体组成,座体上设有若干个孔,这些孔的设置方式是按照人体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而确定,在所选定的孔中分别插置有可对足底相应部位起按摩作用的按摩针体。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某种疾病的治疗保健时,可按产品的使用说明先确定需按摩的相关区域的孔,在孔中插置按摩针体,然后按照标志将脚置于其上,此时选定的反射区域或穴位就会被按摩针刺激起到按摩的作用,而足底其它众多穴位则不会被同时刺激。
本实用新型与市场上常见的各类足底按摩装置相比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只对选定的反射区域有按摩作用,能够实现有针对性地治疗,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而且不要求使用者掌握穴位或反射区域的分布,可以对所设孔进行编号,并在使用说明中标明选择和操作方法,使用者根据治疗需要“对号入座”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产品形式,供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如所述座体可以为硬质板体,例如特制的板材、硬塑料板等;座体上可设置有两组孔,分别对应于人体的左右足底;座体上的孔可设置成竖直凹孔,按摩针体则为粗细均匀的棒状体,长度略大于凹孔的深度;该孔亦可为竖直凹孔或穿孔,按摩针体则为螺钉形状,其顶端部略大于孔的孔径;另外,该座体及按摩针体可以为软质塑胶材料制成,即座体为一软质塑胶垫,座体上的孔设置成凹孔,其底部孔径大于上口端,而按摩针体的形状则与之相适应为锥状凸粒。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座体上设置穴位孔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穴位孔中插置按摩针后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成按摩鞋垫的实施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实施的有益效果。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足底按摩装置包括有座体101和按摩针体301,在该座体101上设有若干个孔201,这些孔201的设置方式是分别按照人体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而确定,亦可称为穴位孔,并于所选定的若干穴位孔201中分别插置有可对足底相应部位起按摩作用的按摩针体301。

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按摩装置的座体101上对应人体左右足部设有两组穴位孔201,为便于使用者掌握操作,可以对这些穴位孔201进行编号,并于两组穴位孔201的外围分别标示出左右脚的轮廓202,并配以使用说明。为提高这些孔201与足底各反射区域对应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各种尺码的系列产品供使用者根据脚的大小来选择,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某种疾病的治疗保健时,可按产品的使用说明先确定需按摩的相关穴位孔201的编号,在孔中插置按摩针体301,然后按照标志将两脚置于座体101上左右脚相应位置处,此时选定的区域就会被按摩针301刺激起到按摩治疗的作用,而足底其它众多穴位则不会被同时刺激。
例如使用者欲使用本实用新型治疗胆结石,可以先按说明书的指示,将按摩针分别插入左右脚处的2、14、15、16、24号穴位孔中,然后将两脚分别放上,即可实现按摩。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产品形式,请参阅图2、3、4,座体101可以为硬质板体,如特制的板材、硬塑料板等;如图2所示,其上的穴位孔201可设置成竖直凹孔,按摩针301则为粗细均匀的棒状体,长度略大于凹孔201的深度;如图3所示,该孔还可设置成竖直凹孔或穿孔201(本实施例中为竖直穿孔),按摩针301可以为螺钉形状,其顶端部略大于穴位孔201的孔径,插入孔中时,顶端部被孔201卡持凸出于座体101的表面,供刺激按摩穴位;再如图4所示,座体101及按摩针301可以为软质塑胶材料制成,即座体101为一软质塑胶垫,便于携带,此时穴位孔201则可设置成锥形,即孔的底部孔径大于上口端,而按摩针体301则为与之相适应的锥状按摩凸粒。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两个分别对应左右足的按摩垫,如图5所示,为以软质塑胶制成不同尺码的按摩鞋垫,使用者先将按摩凸粒301置于所选定的孔201中,如图中2、14、15、16、24号孔,然后将该按摩鞋垫放入鞋中,在行走办事过程中也能随时进行按摩治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方便,易于掌握,使用者不必了解足部反射区域或称穴位的分布及较高深难解的中医原理,只需依说明在座体上已设置好的相关孔中插置按摩针。
2、只在选定的若干孔中插置按摩针,即有目的地对需治疗的穴位实现按摩,确实起到按摩治疗的目的。
3、原料成本低,加工制作方便,所以可制成各种尺码的系列产品供使用者根据脚的大小来选择,更可提高穴位按摩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1.一种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摩装置由座体和按摩针体组成,座体上设有若干个孔,这些孔的设置方式是按照人体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而确定,在所选定的孔中分别插置有可对足底相应部位起按摩作用的按摩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可以为硬质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和按摩针体为软质塑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座体上设置有两组孔,分别对应于人体的左右足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为竖直凹孔,按摩针体则为粗细均匀的棒状体,长度略大于凹孔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为竖直凹孔或穿孔,按摩针体为螺钉形状,其顶端部略大于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座体上的孔为凹孔,其底部孔径大于上口端,而按摩针体的形状则与之相适应为锥状凸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可以是两个分别对应左右足的按摩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底按摩装置,该按摩装置由座体和按摩针组成,该座体上设有若干个孔,这些孔的设置方式是分别按照人体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而确定,亦可称为穴位孔,并在所选定的孔中分别插置有可对足底相应部位起按摩作用的按摩针体,使用时只对选定的反射区域有按摩作用,而且不要求使用者掌握其分布,只需按说明要求操作,根据治疗需要“对号入座”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61H15/00GK2373092SQ9920561
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2日
发明者庄芬玲 申请人:庄芬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