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05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尤其是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胸腔内液体、气体的多功能胸腔引流管。
目前在医院临床上使用的胸腔引流管,往往存在着胸外部分无法固定的问题,如缝合比较麻烦,又会给病人造成痛苦。同时,功能单一,不能用于灌洗和保留注入胸腔内的药液。因无刻度指示,不能很好的控制引流管插入胸腔内的深浅,影响引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控制插入深浅、便于注药灌洗、不需缝合可固定、减少病人痛苦的多功能胸腔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由一根带有主孔和侧孔的引流管体,其特征在于插入胸腔内的管体表面部位上设有指示刻度和环形气囊,露在体外的管体上套有双肩形活动固定卡,固定卡之上的管体壁上设有连通的带活动夹的注药灌洗管及带单向阀门的充气管,充气管通过管体壁上设有的气道与下面的气囊相连通,管体的上端配有活动夹。使用时,先将引流管插入患者胸腔内,由刻度指示控制插入深浅,直至气囊进入体内,从单向阀注入气体,经充气管、气道使气囊充气完成内固定,再由管体上套有的固定卡,沿管体表面滑动,完成胸外的固定。一方面从管体的主孔和侧孔引流出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注药灌洗管达到灌药冲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病人痛苦,具有临床引流的实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由一根带有主孔(9)和侧孔(8)的引流管体(1),其插入胸腔内的管体(1)表面部位上设有指示刻度(10)和环形气囊(7),露在体外的管体(1)上套有双肩形活动固定卡(5),固定卡(5)之上的管体(1)壁上设有连通的带活动夹(12)的注药灌洗管(11)及带单向阀门(3)的充气管(4),充气管(4)通过管体(1)壁上设有的气道(6)与下面的气囊(7)连通,管体(1)的上端配有活动夹(2)。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由一根带有主孔(9)和侧孔(8)的引流管体(1),其特征在于插入胸腔内的管体(1)表面部位上设有指示刻度(10)和环形气囊(7),露在体外的管体(1)上套有双肩形活动固定卡(5),固定卡(5)之上的管体(1)壁上设有连通的带活动夹(12)的注药灌洗管(11)及带单向阀门(3)的充气管(4),充气管(4)通过管体(1)壁上设有的气道(6)与下面的气囊(7)连通,管体(1)的上端配有活动夹(2)。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由一根带有主孔和侧孔的引流管体,其插入胸腔内的管体表面部位上设有指示刻度和环形气囊,露在体外的管体上套有双肩形活动固定卡,固定卡之上的管体壁上设有连通的带活动夹的注药灌洗管及带单向阀门的充气管,充气管通过管体壁上设有的气道与下面的气囊连通,管体的上端配有活动夹。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固定牢靠、便于注药灌洗、引流彻底、病人痛苦少的临床效果。
文档编号A61F2/958GK2373113SQ99210658
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0日
发明者张宇峰, 阎庆林, 李温斌, 陈玉环, 阎冀豫 申请人:张宇峰, 阎庆林, 李温斌, 陈玉环, 阎冀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